開放人文:福柯的生死愛欲

開放人文:福柯的生死愛欲,作者是米勒,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是2005年4月1日。該書描繪了一個躍動、熾熱、無畏而閃亮的心靈——誠然,它或許帶有些許自我解構的意味,而且都太人性,但它永遠不會被詬病為陳腐、平庸、無名和幼稚。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開放人文:福柯的生死愛欲

米勒這本頗有爭議的書是嚴謹而繁複研究的產物……他討論了瘋癲、死亡和同性戀,尤其是用大量形象生動甚至近乎感官層面的細節描述了施虐-受虐文化

——《新共和》

這本書是對福柯的一生充滿想像力的大膽詮釋,人類三個世紀的現代性遺贈下來的道德和美學傳統被這本書拓廣甚至顛覆了。

——《波士頓環球》

詹姆斯·米勒談論性與哲學、尼采與愛滋等話題的方式可能會讓一些讀者震驚……但正是通過這些看似懸殊的元素,他建構出一種愛欲的人生。

——埃德蒙·懷特(Edmund White)

這本驚人之作,因其思想的靈光極具啟發力;反響之大,也與其討論的對象極為相稱,可以說是進入20世紀晚期西方文化的一本關鍵性讀本。

本書前言

本書不是傳記,雖則它大體上遵循著福柯的生命足跡。它也不是關於福柯著作的綜述,儘管它的確對福柯的大量作品作了詮釋。它毋寧是在敘述一個奮鬥的人生,這種奮鬥旨在實踐尼采的箴言:“成為自己” 。

過軼聞和釋文的交織,我對福柯的作品和生活進行了探索。他的作品像是在表達一種實現某種生活形式的強烈欲望,而他的生活則似乎體現了一種將這欲望付諸現實的執著努力,這努力已獲得了部分的成功。我以一名好盤根究底的記者的興致,蒐集了有關福柯生活的各方面情況,這些情況至今尚無文證,故而大都未經檢驗。本著一名思想史學者的興致,我又對這種生活的文化社會背景作了一番透視。我還以一名文學批評家的興致,對時常縈迴在福柯腦際的一些幻覺和想像的迷念(正是這些東西賦予福柯的文章和日常起居以個性的色彩和基調)作了突出的描繪。我的目的,用福柯自己的話來講,是構想出這樣一種人,他“既非純粹的語法主體又非深層的心理主體,而是那種在著作、信函、草稿、寫作提綱及個人隱私中說‘我’的真實的自我”。①

1987年,即福柯逝世三年後,我開始了本書的寫作。當時有一位專家曾警告我,說我可能是在白費工夫。他的檔案我拿不到手,他的朋友又不會跟我談,我的採訪可能一無所獲。

那時已經出版的一本迪迪埃·艾里邦(Didier Eribon)寫的福柯傳記,對我頗有助益。就在我動筆撰寫的時候,另一本由戴維·馬塞(David Macey)作的福柯傳也準備付梓了。連我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我居然和福柯的大量舊友都談過了話,了解到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且看到了不止一份的珍稀資料。我覺得我並沒有白費工夫。②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講,那位警告過我的專家還是對的。為福柯寫一部蓋棺論定的傳記,的確為時尚早。還有太多的證人沒有把他們所知道的一切都說出來;而更糟的是,還有太多的資料未曾公開發表。

The Passion of Michel Foucault福柯的生死愛欲序福柯在1984年去世之前,曾銷毀了大量的個人檔案。在遺囑里,他還禁止在他死後發表一切他無意中留存下來的文稿。迄今還沒有出現福柯的馬克斯·布洛德(Max Brod)馬克斯·布洛德,1884—1968,捷克人,德語文學家,弗蘭茨·卡夫卡的終生密友。曾違背卡夫卡的遺願在他死後發表了他的大量手稿。——譯者注。雖然巴黎已建立起一個專門研究他的機構,但那裡的資料並不充足。就在我寫作本書的時候,福柯的各種短文和答記者問正以好多種文字廣為流傳,而登載這些東西的出版物,有些很難弄清來自何方。現已有人允諾用法文按年代順序出版福柯的短文及談話全集,這套書將最終改變人們對他的著作的看法。但即使到了那時,也還會有更多的材料需要研究。他的長期伴侶達尼埃爾·德費爾(Daniel Defert)掌握著他的筆記本和日記,還有他的個人圖書室。至少有一個人擁有福柯談“性變態”的那捲書的部分手稿,這是他寫《性史》初稿時留下的。但他沒有拿給我看,理由是福柯曾明確地要他允諾永不示人。更有甚者,在寫作此書的這幾年裡,每年我都會發現一些新的資料,其中有些是非法出版、來路不正的。顯然已出現了一個偷賣公共演講錄音帶和自由轉抄本的黑市,那裡生意十分興隆,許多出售品已為收藏家們所珍藏。我不知道當代還有哪一位哲學家的著作能導致如此活躍的黑市。

對比之下,關於福柯的二手資料總的說來都過於粗糙,任何對此有過研究興趣的人肯定都會很快扔掉它們。這種二手文獻令人厭倦,與福柯著作本身產生的影響迥然不同。為取得進展,我感到有必要採取某種裝糊塗的態度。對於這一傾注了福柯畢生精力的事業,我傾向於用儘可能天真的眼光來看待,有意不加評判,只當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事情。

還有其他一些障礙和潛在的陷阱,也須說個明白。例如,要考慮到敘述這樣一個人面臨著一種兩難:他反覆而系統地詰問關於“作者”的各種老式觀念的價值,他對個人身份本身的特性提出了重大質疑,他出於天性而不相信探究隱私的提問方式和未經證實的誠實,然而他又傾向於在某種層面上把自己的作品看作一種自傳。

由福柯關於這類情況的看法所提出的許多複雜問題,不可能在一篇序言裡得到整體的解決。這裡僅舉出這一點就夠了:在最後,我不得不把一種頑強而果決的自我歸於福柯。這種自我棲息在同一具人體裡,與他凡人的生活共始終,多少可以首尾一貫地說明他的行為和對人對己的態度,並把他自己的生活理解為一種按目的論方式構成的“探求”(若用法文表達,便是recherche)。

用這種方式來講福柯的故事,也許有悖於他最深刻的教誨。也許像哲學家阿拉斯代爾·麥金太爾(Alasdair MacIntyre)最近所說的,人們顯然必須使用這種方法(即認為在福柯的內心裡,在他所有的面具和信仰及表面變化的背後,有一種頑強而果決的自我)來探討福柯的本質,這暴露了他的哲學的一個極大的局限性。或者,也許福柯本人從未持有那種沒有道理的關於作者死亡和自我消失的觀點(麥金太爾對這種觀點的拒斥是對的),我相信這一點。③

為這位最不屈不撓的現代懷疑論者寫傳的每一位作者,都會面臨著一些方法論的難題,這些難題,可惜沒能在關於個人身份的探討中獲得徹底解決。因為福柯也對“真實”(truth)概念本身提出了質疑,這暗示著他自己的所有歷史研究,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虛構”之作。④

福柯對歷史學的探討引出了許多問題。這些總是饒有趣味,或許也非常難解。在序言裡談論這些問題當然也不恰當,但在這裡說明一下我想玩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真實遊戲”(借用福柯的用語)還是明智的。

在下文中,我遵照現代學術的慣例,用可以找到的證據來檢驗我的一些預感和想像的閃光。我在書後以章節附注的形式附加了一個內容廣博的注釋,其中註明了每段引語和每一件軼聞的出處,並在適當的地方對一些含糊不明的事情進行了探討,作了一些認真的斟酌。在做每一步工作的時候,我都講究簡潔,力求表達的清晰明快,即使我處理的常常是一些複雜的觀點,有時還是一些玄奧的實踐。最重要的是,我力圖說出真實。⑤

我感到棘手的問題,的確大都是由這種真實所引起。讀者很快就會發現,福柯的思維方式之所以顯得極其新穎別致、引人入勝,在我看來關鍵就在於他對於死亡問題的關注。這種關注是堅定不移的,同時極具含糊性和概然性。他不僅以他的寫作這種通俗易懂的形式,而且——我不無苛刻地相信這一點——還以施虐狂式的性行為這種深奧難解的形式,探索了死亡。儘管福柯自己對他的生活的這一方面有坦率的談論,我在寫書的過程中有時仍不能不感到惶惑,不知自己所作所為是否像某種不怎么光彩的宗教法庭判官。恰如一位美國批評家所尖銳指出的:“在一個不停地增生同性戀的意義,但又懂得如何在集體和個人中將它歸於某種虛假無意識的文化里,很難找到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既能顯示出同性戀的意義,又看上去或感覺起來不像是警察設下的另一個圈套。”⑥

這還不是敘說真實所引起的問題的全部。更麻煩的是,愛滋病進入了故事,在我寫的每一頁書上投下了陰影,使我敘述的生活產生了一種扭曲,而這種扭曲,是我事前絕對不想看到的。福柯,因其對肉體及其快感的徹底探究,實際上已成為一種幻想家;將來,一旦愛滋病的威脅消退了,男男女女們,無論是異性戀者還是同性戀者,都會毫無羞恥或毫不畏懼地重複這種肉體試驗的。正是這種肉體試驗,構成了福柯獨特的哲學探尋的主要組成部分。然而我的書是在一場時疫的陰影下寫的,而且首先將在這種陰影里被閱讀——這一事實太容易令人們從一定程度上懷疑這種可能性了。

然而,可以杜絕後世生活中的輕浮和悲劇的誠實職業是不存在的。儘管危險很多,如被視為醜聞和化約主義、無意識的陳規老套和好色的官能主義,最後還有向敵視福柯為之奮鬥的一切的批評家們提供新的炮彈這種危險(這並非最不重要),我仍堅定地前行,力圖盡我所能說出全部真實。

我的一部分宗旨是老式的:敘說真實從來就是歷史作家的本分。

另一部分宗旨同樣是坦誠的,儘管不大容易說明它的道理。從很多方面看,整整這一本書都是在為此提供證明。米歇爾·福柯好歹是20世紀的代表人物和傑出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生活和他寫作的文本是按一種可使二者相互佐證的方式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的。因此,細述他生活的全部涉及哲學的方面(無論其中的某些內容可能看起來是多么的令人震驚),不僅完全應該,而且非常重要。

我寫本書還出於一種較具個人色彩的目的。我這人懷有這樣一種令人不很愉快的信念,即認為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什麼亞里士多德式的限度,什麼柏拉圖式的關於善的理念,什麼隱含在我們的推理能力之中的道德羅盤,以及什麼謀求意見一致的調節機制,好像靠這些東西我們就有可能消除各種生活形式之間的激烈競爭,就有可能協調它們那些尖銳對立的要求似的。故而尼采的哲學總讓我感到困惑和憤怒,因為尼采的某些追隨者犯有殺人暴行,而我又不能依據他的哲學的內在邏輯(這種邏輯迄今無人能夠駁倒)找出消除這種暴行的簡便方法。

總之,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被曝光之後,弄清“過一種深思熟慮的‘超越善惡’的生活”這句話的含義,就顯得特別有必要了。而在這方面,除了研究福柯這位最富革命性而且極為認真的戰後尼采派的生活之外,恐怕別無更好的辦法。

當然,這決不是探討福柯作品的惟一途徑。他的書早就大獲成功,同其他的經驗領域、其他的智力類型發生了接觸,在觀念的碰撞中浮沉起落。正像所有時髦人物的遭遇一樣,人們關於福柯也講了許多胡說八道的話,並以他的名義幹了許多胡作非為的事。但他仍應享有一定的聲望,因為即使沒有什麼別的貢獻,至少他在啟發過多種開拓性的歷史——哲學研究方面是功不可沒的。例如,彼得·布朗(Peter Brown)那部令人稱絕的、關於早期基督教時代棄絕性生活現象的再檢討之作《身體和社會》(The Body and Society),保羅·韋納(Paul Veyne)在《麵包和競技》(Bread and Circuses)中對古羅馬風俗制度的闡釋,伊恩·哈金(Ian Hacking)探討推理的統計學方法發展史的《馴服偶然》(The Taming of Chance),弗朗索瓦·埃瓦爾德(Fran?ois Ewald)關於19世紀法國工人的薪水和健康保險的研究著作《精明的國家》(TheprovidentState)等。這還僅僅只是一份長長的清單的開頭,而且這份清單還在不斷加長。

不過,這些研究儘管顯示了福柯的著作在激勵令人興奮的、具有獨創性的學術研究方面的力量,最終卻並沒有使我們接觸到這位哲學家的作品中最奇特(或許也是最令人不安)的東西。福柯在去世之前曾要求我們對它加以理解。

“每時每刻,每走一步,”他在1983年這樣告誡說,“人們都必須把他們所想所說的同他們所做的,同他們的真實身份進行對照。”這就需要考察觀念和存在以及夢想和現實的融合,或者說是甄別這種混淆不清。正如福柯建議的那樣,解開一個哲人的個人詩意態度的鑰匙並非在他的思想里可以找到的,似乎從他的思想可以洞悉他的態度;而是需要在他的生活式的哲學中,在他的哲學生活里、他的精神特質中加以尋找。

本書,即是為紀念米歇爾·福柯而記述的一種“哲學的生活”。

本書目錄

第一章 作者之死

第二章 等待戈多

第三章 袒露的心

第四章 謀殺之城

第五章 在迷宮裡

第六章 殘酷無情

第七章 慘不忍睹

第八章 求知意志

第九章 戰鬥吶喊

第十章 改寫自我

第十一章 他的秘密

後記

關於資料來源和譯文的說明

注釋中使用的縮略語

致謝

作者簡介

譯名對照表

作者介紹

詹姆斯·米勒,現任美國新社會研究學院副教授,該學院自由研究所主任。1981年至1990年間曾擔任《新聞周刊》(Newsweek)圖書和音樂評論專欄作家,兼《娛樂周報》(Entertainment Weekly)、《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新時代》(New Time)和《滾石》(Rolling Stone)等報刊撰稿人。他是芝加哥人,曾在珀摩那學院和布蘭代斯大學學政治與哲學,1975年在布蘭代斯大學思想史博士學位,隨後相紀在德克薩斯大學、波士頓大學、哈佛大學和布朗大學任教。他曾在《政治理論》(Political Theory)、《史學理論》(History and Theory)、《雜家》(Salmagundi)、《大街》(Grand Street)、《目的》(Telos)和論文集《漢娜·阿倫特:公共世界的復興》(Hannah Arendt:The Recovery of the Public World)中發表論著。他的音樂論著曾兩次獲ASCAP-DeemsTaylor獎,他本人也曾擔任《滾石圖說搖滾樂史》(The Rolling Stone Illustrated History)的編著,並為論文集《斯特蘭德:荒島搖滾樂》(Stranded:Rock and Roll for a Desert Island)寫過稿。在本書之前,他已出版過三本書:《“民主在街上”:從休倫港到圍城芝加哥》(Democracy Is in the Street:From Port Huron to the Siege of Chicago)(1987),寫的是60年代的美國新左派運動;《盧梭:民主夢幻家》(Roussear:Dreamer of Democracy)(1984),這是一部關於盧梭思想中的現代民主淵源及盧梭思想對法國大革命的影響的研究專著;《歷史與人的存在:從馬克思到梅洛-龐蒂》(History and Human Existence:From Marx to Merleau-Ponty)(1979),是有關馬克思和法國存在主義者的論著。他和妻子及三個兒子現居麻薩諸塞州的西羅克斯貝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