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初建
本區原在半截戲樓街有簡易清真寺,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在現處買地建寺,時社長許金玉、社人蓋倍章、楊兄臣、馬清榮、蔣里本、李文原、郭逢源、馬勇勝、郭文源、郭老三、丁子倍、郭鋒山、李先知、楊子更、陳原生、陳金生等人為建寺付出很大的努力,時有大殿12間,殿有3門,門照文殊寺街清真寺做的;木房4間,講堂4間,有海里凡二人。
修繕重建
1958年,該寺合於北大寺,大殿被拆,在大殿的原基地上建四間房作為廠房,其他房間也被占用。1986年8—10月根據各寺坊東西歸各寺坊所有的政策,本街回民要回本坊的東西。在市、區統戰部支持下,本坊成立了由楊占海、楊公臣、趙福順組成的北門大街清真寺籌備管理小組,廠及民眾占用的寺房騰出來,有關單位歸還一千六百多元,再加上本街坊回民捐款,買兩方木料以修門等,將一個空蕩蕩的、破爛不堪的寺恢復修建成為一個很壯觀的清真寺,並於1987年開放。
規模建制
現該寺,大門向東臨街,向西左為水房三間,右為閱覽室三間,中間修一花池。再往西為四間過廳,內設講堂。往西為大殿四間,面積大。有海里凡三人,寺師傅一人。
地理交通
北門大街清真寺在開封市北大寺西半里許,北門大街路西73號。
其它相關
據回憶不完全統計的歷任阿訇有:周福祥(開封人、來自文殊寺街清真寺)、金夢齡(民權人)、吳少順(民權縣人)、郭阿訇(開封縣張莊人)、丹鵬舉(開封人)、李阿訇(南陽、漯河一帶人)。
現任阿訇為楊濟玉,華陰縣康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