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信息
出版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1月1日)
叢書名: 科學與未來叢書
平裝: 22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00085761, 9787500085768
條形碼: 9787500085768
商品尺寸: 24 x 16.8 x 2 cm
商品重量: 440 g
品牌: 圖書
ASIN: B006WVCSQ0
圖書簡介
《長鼻子的植物》是“科學與未來 ”叢書的其中一冊,由百軻主編。
《長鼻子的植物》分5個部分,內容包括植物的名字、花花草草中的數學世界、植物的生命之源、植物的“腰桿子”、這真是莖嗎?、葉里乾坤、一葉一菩提、梭梭的葉子哪兒去了?、植物的“隱形保鏢”、植物的“面孔”、尋找恐龍時代的花朵、七情六慾、花間情事、誰是花的“媒人”?、藻類的集體婚禮等。本書給供相關人員參考閱讀。
編輯推薦
由百軻主編和 《長鼻子的植物》內容豐富,圖片清晰精美,文字簡潔明了,通俗易懂,融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使讀者不僅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而且可以使他們更加熱愛科學,從而激勵他們在科學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不斷探索!
圖書目錄
什麼是植物
植物的名字
花花草草中的數學世界
植物的生命之源
植物的“腰桿子”
這真是莖嗎?
葉里乾坤
一葉一菩提
梭梭的葉子哪兒去了?
植物的“隱形保鏢”
植物的“面孔”
尋找恐龍時代的花朵
七情六慾
花間情事
誰是花的“媒人”?
藻類的集體婚禮
神奇的旅行
跟著動物去遠行
千萬別碰我
植物的自衛術
植物的化學防禦戰
熱帶雨林中的絞殺戰
受吃肉的植物
植物對動物的“戰爭”
植物之謎
左0r右——植物手性之謎
植物睡眠之謎
植物的特異功能
植物的味覺
進入植物的夢鄉
聆聽植物的“心聲”
植物也會喊疼嗎?
好色的植物
植物的耳朵
植物的鼻子
植物的情感與理智
當植物患上“多動症”
植物吸水的奧秘
植物是怎樣過冬的
當植物變成發電廠
草染——來自植物的染坊
綠色空氣淨化器
灑香水的植物
植物的“酸甜苦辣”
山花迎春為誰開
植物:環境污染的報警器和去污劑
另類植物
植物中的“攀緣高手”
藤本植物中的“奇人奇事”
大樹如何生小樹
包吃不包住——植物的附生現象
地衣——拓荒先鋒
苦寒之地的生命畫卷
螢光植物——從好看到飛天
古樹——記錄歷史的“世界爺”
會開花的“石頭”
見血封喉——密林中的毒殺手
文摘
什麼是植物
植物的名字
當你在野外或公園裡看到一株陌生的花草時,心中一定最想知道:它叫什麼名字?
對於剛開始學習認識植物的人來說,最感困擾的莫過於植物的中文稱呼。因為植物的中文稱呼常隨著時代及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也正因此,同種植物往往有不同的稱呼(同物異名),如楊桃又被稱為五斂子、陽桃、羊桃;甚至不同的植物可能具相同的稱呼(同名異物),如馬齒莧科的馬齒莧以及桑科的水同木(又稱大有樹)都叫豬母乳。所以要認識植物,不得不先弄清楚稱呼,才能與人溝通。
俗名與拉丁名
可以說,為植物和動物取名字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之一,名字是人們相互之間溝通、交流各種植物信息的基礎。但是因為各民族的文化不一,對同一種植物的稱呼往往不同,交流起來往相對比較困難。通常情況下,世界各國都有用自己國家的文字命名的植物名,這就是俗名。我們所熟知均菊花、玫瑰、牡丹、水杉、銀杏、桫欏、紫荊等,都是植物名際,不過它們不是學名,而是俗名或者地方名。再比如,紅楓在美國東部至少有4種俗名。在英格蘭,白睡蓮至少有15個俗名,如果算上德國、法國和荷蘭的叫法,它有超過240個俗名.有時,一個俗名在不同地區,又用來指稱完全不同的植物。所以俗名通常不能提供植物的屬或種間關係的信息,它們彼此孤立。
為了便於研究和交流,人們迫切需要採用一種萬能的語言,用一種單的、被各國植物學家所一致認同的名字來為植物命名,所以國際上通用一種用拉丁語來表示的植物名。植物的拉丁名是由國際植物學會決議屆定出命名法規,而後施行的,它也是國際植物學界進行交流的標準用名。
這樣做的好處是,植物拉丁學名寫出來,無論哪個國家的植物學家見到都知道指的是哪種植物,避免了使用俗名的混亂。
由於我們使用較多的是植物的俗名,所以下面重點看看植物的俗名。
從蒲公英說起
蒲公英的名字由何而來?筆者困惑了許多年,後來從一個民間傳說里找到了答案。傳說古代一戶人家的姑娘得了乳瘡,後被蒲姓父女二人用一種草治好。姑娘就把那無名草稱為蒲公英,以示對蒲家父女的感謝。從此蒲公英能消炎治瘡的藥效就傳下來了。但故事的真假已不得而知。
最近,筆者查考《本草藥名匯考》一書,對蒲公英這個名字的來歷多了一些了解。
據該書考證,蒲公英原來叫“蒲公草”,始見於唐代《新修本草》一書.到宋代的《本草圖經》上始有蒲公英之名。明代李梃《醫學入門》一書:“蒲公用此草治癰腫得救,故名。”這與前面提到的那個民間傳說相符合。
但“蒲公英”三個字的考證,還有奧秘。
在《新修本草》之前,名醫孫思邈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中有“鳧公英”之名,即為蒲公英。“鳧”音“浮”,指野鴨。“鳧公”,猶“鳧翁”,指野鴨頸上的毛。《急就篇》卷三:“青草雞翹鳧翁濯。”顏師古註:“鳧者,水中之鳥,今謂之水鴨也。翁,頭上毛也。”唐玄應《一切經音義》:“鳥頭上毛日翁。”蒲公英的果實成熟後,果實上端有一喙,喙上端有一叢白色冠毛,其狀如“鳧翁”。“英”實指“花”。屈原《離騷》有“秋菊之落英”句,“落英”即落花。
這樣就明白了:蒲公英開花後,果熟後上端有白毛,如“鳧翁”,因此才叫做蒲公英。由“鳧”字諧音成“蒲”,最終叫出了“蒲公英”之名。
據形態為性為名
許多植物的名,明顯看出是據形態習性而得名的,如銀杏。
據《紹興本草》:“銀杏,以其色如銀,形似小杏,故以名之。”所謂“色如銀”,是指銀杏種子外皮有…層白粉,白如銀的緣故。銀杏又稱“白果”,這是由於去掉銀杏種子外層肉質的種皮後,露出的中種皮呈白色的緣故。為什麼銀杏又被叫作“白果”?乃常人誤以為銀杏種子為果實的緣故。銀杏還被稱為鴨腳木,是因其葉像鴨足的緣故。《本草綱目》中稱銀杏為“公孫樹”。有解釋說,老公公種銀杏樹,許多年還結不出種子來,要等到他的孫輩時,才能吃上銀杏種子。可見,一種銀杏,諸多名稱,皆為依據它的形態習性而來。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