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生態農莊

長豐生態農莊

長豐生態農位於長沙縣黃花鎮長豐村長湖片,東與春華鎮春華山村交界,西與黃花鎮新江村隔河相望,南靠撈刀河,北與果園鎮古樓新村相連,是黃花鎮、春華鎮、果園鎮三鎮交匯的“金三角”地帶。

一、概況

長豐生態農莊規劃面積6909.7畝,項目總投資7.5億元,一期投資9,042.99萬元;位於長沙縣黃花鎮長豐村長湖片,東與春華鎮春華山村交界,西與黃花鎮新江村隔河相望,南靠撈刀河,北與果園鎮古樓新村相連,是黃花鎮、春華鎮、果園鎮三鎮交匯的“金三角”地帶,毗鄰長沙經開區星沙產業園,縣際楊麻線、規劃中的北橫線、機場連線線等城市主幹道貫穿項目區,周邊有長永高速、長株高速、開元東路、S207等多條主幹道,距離黃花國際機場、星沙車程均不到20分鐘。
根據農莊的地理特徵、基礎設施條件及規劃的總體定位,將農莊劃分為“二園四區”: 農業高科技產業園(包括果蔬加工物流園)、綜合管理及培訓區、蔬菜生產區、百果園、江南生態民居區、生態保持區。為方便管理和建設將綜合管理及培訓區、果蔬新品種展示區、綠色蔬菜種植體驗基地、葡萄園、果蔬加工物流園等幾部分劃為“核心區”,核心區主要由公司承擔建設和運營。其它功能區則由公司和合作社聯合管理和運營。

二、總體定位

定位:綠色生態環保、山水田園風光、幸福和諧家園
根據項目區的資源條件和產業發展趨勢,本農莊的建設定位是將項目區建設成為集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業產業化龍頭、現代農業技術展示及培訓基地、現代農業科普教育基地及農業休閒基地於一體的現代農業新農莊。
●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利用農莊靠近城市的市場優勢和土壤肥沃、排灌便利的資源優勢,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蔬菜、水果兩大支柱產業,著重建立高標準的蔬菜生產基地和水果生產基地;同時根據市場需求,重點發展淨菜和脫水蔬菜為主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條。
●農業產業化龍頭:農莊建成後,將利用農莊的技術力量、加工生產線及產品銷售收入渠道,採用“農莊+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為與農莊進行合作的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和種苗,收購其產品,成為產業化帶動的龍頭。
●現代農業技術展示和培訓基地:為了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在蔬菜、水果的生產加工上,將採用先進成熟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主要技術有蔬菜的綠色無公害高產技術、蔬菜綠色加工技術、水果的綠色高產技術、蔬菜水果標準化生產等一系列技術。農莊在進行技術集成和套用的同時,也將成熟的技術向與農莊進行合作的農戶以及周邊相關產業的農戶進行推廣,另外,農莊還將利用園區的培訓設施和技術力量為農戶解答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對農民進行培訓,使農莊成為蔬菜、水果產業現代農業技術的展示和培訓基地。
●現代農業科普教育基地:農莊建成後,發達的現代農業產業、先進的農業設施以及優良的生態環境,將為長沙市青少年科普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全市的中少年學生可來農莊學習現代農業生產技術、體驗現代與傳統相結合的農事活動、採摘新鮮的瓜果蔬菜、認識不同的蔬菜、水果新品種。
●農業休閒基地:農莊在規劃建設中注重產業與生態的有機結合,注重產業展示與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機結合,注重人造景觀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根據各種植區域展示的主題內容,結合長沙傳統的農耕文化、項目區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建設融現代農業與歷史人文景觀、自然資源景觀、鄉村旅遊景觀娛樂休閒基地於一體的現代農莊

農業產業發展規劃

一、產業發展目標

長豐現代農莊產業堅持以加強第一產業的比重和規模,生態有機農產品苗種繁育、加工技術研發、加工、示範生產為主,兼顧發展休閒觀光旅遊農莊和青少年農業科普教育。通過研發生態有機農業加工新技術,引進新品種,繁育新品種,引進開發新的栽培技術、無公害生產技術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技術,從而調整生態有機農業的產業結構,逐步增加名優特野蔬菜引種示範區和四季水果品種的比例,提高生態有機四季蔬菜和四季水果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進而帶動湘東、湘中,乃至整個湖南生態有機農業的發展。

二、農業產業規劃布局

規劃分為二大農業產業區:
1)、生態種養園
2)、森林植物園
1、生態種養園:特色蔬菜種植區、生態養殖區。
①特色蔬菜種植區:(生態有機四季蔬菜種植區、名優特野蔬菜引種示範區)
特色蔬菜種植基地規劃面積108.39公頃(約1625.86畝),位於長豐現代農莊的西、南部耕地部分,臨近撈刀河,有豐富的水源灌溉。主要發展優質、特色蔬菜,長沙縣是長沙市的郊縣,具有為長沙市區居民提供優質農副產品得天獨厚的條件,也是長沙縣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項目區以長沙市為主要市場目標,採用無公害生產技術,發展優質、特色蔬菜,市場前景好。特色蔬菜具有營養豐富,氣香味美,並具有一定的食療作用與保健功能,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優質蔬菜以其質量上乘的特點,不僅可以搶占湖南市場,而且可以開拓全國市場乃至國際市場。該種植區主要引進湖南省蔬菜研究所研究馴化的產品,如藿香、土人參、紅薯莖尖、荷蘭馬齒莧、觀音菜、番杏水芹菜、黃欷葵、菊花腦、櫻桃蘿蔔、馬蘭花、香味菜苔、羽衣甘藍、抱子甘藍、皺葉甘藍、生菜、植櫻桃番茄、法國香菜、紐西蘭菠菜、荷蘭馬齒莧、東方苦苣、東方壬生、烏塌菜、花椰菜、人生葉、富貴菜、紫背天葵、黃秋葵、田七、野菊花、辣椒葉、薄荷等多種名特優野蔬菜。品種的豐富使蔬菜的國際市場開拓空間更大,近幾年,歐盟無公害蔬菜進口增長率平均達6.0%;北美平均達21 %以上:日本、韓國無公害蔬菜進口量也日益增加,說明蔬菜的國際市場潛力更大。因此,蔬菜項目的實施,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②生態養殖區:
生態養殖區規劃面積4.73公頃(約70.90畝),位於長豐現代農莊南部,養殖在長豐現代農莊內湖及部分撈刀河區域,以生態養魚、土雞鴨為主,生態養殖加大對第一產業的投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堅持可持續發展,又可從中得到經濟效益。
2、森林植物園:四季水果種植區、高檔苗木種植區。
①四季水果種植區:
四季水果種植區規劃面積170.07公頃(約2551.12畝),位於長豐現代農莊山林範圍,主要發展適合當地氣候的水果種植為主,對水果品種進行合理配植,使長豐現代農莊一年四季均有水果豐收,通過對水果的採摘從而吸收周邊遊客的觀光、體驗。水果是人們公認的優質營養保健食品,一直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通過四季水果的種植,運用科技手段提高效益,是農民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通過對當地及周邊地區的種植的農產品調整及果樹的屬性,建議可種植板栗、春華李、祁東酥棗、葡萄、楊梅、美國臍橙等產品。
②高檔苗木種植區:
高檔苗木種植區規劃面積8.71公頃(約130.68畝),位於長豐現代農莊北部山林部分,主要發展高檔及觀賞性的苗木種植為主。通過對流轉的山林提質改造,使之成為一個有特色的高檔植物種植和觀賞基地,為城鄉消費者提供一個休閒觀光的美景勝地,同時,隨著植物的生長,也能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長豐現代農莊通過對高檔植物種植,既能打造一個休閒觀賞區,又能創造旅遊效益,通過種植高檔名貴苗木,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發展高效產業經濟。

主要景點

①主軸1沿線的景點

●荷花池:將進入園區大門道路右側原有的一處水塘,規劃建設為荷花池景觀,兼顧灌溉和觀賞休閒。
●大門及大門生態廣場:布局在項目區中部,建設牌樓式大門,大門口建設生態廣場,廣場周邊擺放映山紅、紅葉石楠、金葉蕕、紅帽月季等園林灌木。
●桂花溝(生態修復):布局在項目區中部的最高處,面積120畝,在裸露的荒山眩栽種桂花等常綠植物,既綠化環境又可作為景觀。主要品種有金秋桂和月月桂兩種,遊客可以觀花、休憩。區內修建小型游步道,長350米,內設小型休憩用石桌凳2套。
●葡萄園:面積100畝,遊客可以參觀葡萄種植管理技術、採收季節還可進行採摘體驗。
●蔬菜新品種展示智慧型大棚:布局在綜合管理區旁,與名貴魚觀賞池相鄰,本項目主要用於蔬菜新品種的試驗與展示。遊客可以在此觀賞不同品種蔬菜特別是稀有的蔬菜品種,體驗最先進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
●名貴魚觀賞及飼餵:觀賞魚池,面積12畝,放養不同的魚類,適應不同愛好的遊客需求。不同種類的魚池,樹立說明標識牌,說明各種魚類的特性。釣魚塘均設定專門垂釣位置,設計遮蔭棚和防護欄,方便遊客垂釣,保護遊客安全。

②主軸2沿線的景點:

●蔬菜種植體驗區:面積100畝,供遊客進行種植、採摘體驗,也可以由城市居民租賃經營,農莊代為管理;
●蔬菜種苗生產及新技術示範區:面積100畝,供遊客參觀蔬菜種苗生產過程,新品種蔬菜;
●綠色蔬菜生產區,面積1300畝,遊客在本區春可觀花;夏可嘗果。

③主軸3沿線的景點:

●蔬菜大棚區:面積380畝,建設有240個標準大棚,供遊客參觀設施蔬菜生產技術;
●綠色蔬菜生產示範區:面積1000畝。

④次軸:

●撈刀河風光:利用撈刀河良好的生態景觀資源,通過對河堤進行改造,美化沿河風光,形成一條沿河的風光帶,供遊客散步和遊玩。
●綠色蔬菜園地風光:

⑤其它景觀

●綜合管理區:利用綜合管理區的設施為休閒和科普教育提供服務。利用培訓樓的相關設施,為遊客提供住宿、餐飲等服務。
●林蔭小徑:從綜合管理區出發,沿主軸向生態保持區內沿山腰依山勢修建林中小道,一條延伸到北面的脆棗園,另一條則向南延伸至有機蔬菜園。小路兩旁種植具有觀賞價值的喬木花卉,沿途有休閒小屋,有涼亭,形成曲徑通幽、鳥語花香的自然生態長廊。
●涼亭:全區布局3個涼亭。一個布局在綜合管理區東北部山的最高點,從這個涼亭可以鳥瞰全區;另外兩個則布局在撈刀河沿河風光帶上,供遊客休憩用。分別以長沙市歷史為依據設立主題亭,如名人亭,主要介紹如黃興、楊開慧、柳直荀、許光達等;書香亭主要介紹本地人文歷史;農耕亭:主要介紹傳統的蔬菜生產方式及農耕歷史等等。讓遊人在休閒漫步中學習和感受本土文化,以增強園區的文化底蘊。
●龍王廟:項目區最南端進入項目區的路邊拐角處的山頂,舊時本有古廟一座,相傳香火旺盛,保一方百姓平安。規劃新建龍王廟,作為園區景觀之一,弘揚中華佛教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