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良級是球磨級的增產型。1919年,日本海軍由於球磨級性能良好,決定增加6艘球磨級的建造數量,定級為長良級。長良級與球磨級區別只是艦橋不同,因此艦橋可以是唯一的區別兩級。武器裝備、動力系統和艦體面積全部都是一樣。
二戰戰果
長良
服役後編入第16巡洋艦戰隊。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長良”號編入第10水雷戰隊任旗艦。在1941年12月和1942年2月之間,“長良”號參加奪取塞利拜斯島、巴厘島、呂宋島等奪取戰,多數支援陸上作戰。稍後參加了索羅門群島爭奪戰。1943的參加了馬紹爾群島防禦戰,主要增援島上的駐軍,12月4日被美軍航空母艦擊傷,修理後於1944年8月7日在日本九州天草島西部海域被美國潛艇“鳴魚”號擊沉。
五十鈴
服役後編入第16巡洋艦戰隊。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五十鈴”被編入西南地區的第8艦隊。參加了1942年的索羅門群島爭奪戰,11月14日被美軍飛機擊傷,修復後參加了1943的馬紹爾群島防禦戰,主要巡邏和運輸任務,12月4日再一次被美軍航母攻擊,艦體受到嚴重的破壞,被迫返回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修理。鑒於目前的空中威脅,軍方決定改造修理中的“五十鈴”,把全部140mm主炮和水上飛機彈射器拆除。加裝了3座雙聯裝127mm高射炮和數量驚人的防空機關炮,成為名副其實的防空艦。1944年10月5日修復一新的“五十鈴”從新服役,編入小澤治三郎中將指揮的機動部隊(注1)。參加了雷伊泰灣大海戰,25日遭到美軍航空母艦攻擊,受到傷返航。1945年4月7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哇島北部海域被美國潛艇“鮭魚”號和“牛鼻鱝”號擊沉。
名取
服役後多數編入巡洋艦戰隊服役。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長良”號編入第5水雷戰隊任旗艦。在1941年12月和1942年2月之間,“長良”號參加奪取塞利拜斯島、巴厘島、呂宋島等奪取戰,多數支援陸上作戰。稍後參加了索羅門群島爭奪戰。12月被美軍潛艇發射一枚魚雷擊中,艦體受到嚴重破壞。使“名取”長時期不能出海。1944年8月18日在菲律賓薩馬島西部海域被美軍潛艇“舫雨”號擊沉。
由良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長良”號編入第4水雷戰隊任旗艦。在1941年12月和1942年2月之間,“長良”號參加奪取塞利拜斯島、巴厘島、呂宋島等奪取戰,多數支援陸上作戰。稍後參加了索羅門群島爭奪戰。於1942年10月25日,在索羅門群島拉莫斯島南部海域遭到美軍岸機飛機攻擊,命中多彈後失去動力,隨後由驅逐艦“夕立”和“春雨”擊沉。
鬼怒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服役後多數編入巡洋艦戰隊服役。1944年參加了雷伊泰灣大海戰,編入第16戰隊,10月25日在突入雷伊泰灣時,被美國護航航空母艦的飛機擊成重傷,次日沉沒。
阿武隈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長良”號編入第1水雷戰隊任旗艦。長途跋涉參加了偷襲珍珠港中的美國艦隊。1944年10月,參加了雷伊泰灣大海戰,10月25日在蘇里高海峽被美國PT-137魚雷艇擊傷,退出戰鬥時遭B-24轟炸機重創,27日在內格羅島西南海域沉沒。
注1:編有:航空母艦:瑞鶴、千歲、千代田、瑞鳳;航空戰列艦:伊勢、日向;輕型巡洋艦:大淀、多磨、五十鈴;驅逐艦:秋月、初月、若月、霜月、桑、桐、杉、槇。
1942年的“阿武隈”性能表:
標準排水量(噸)
5,170 主炮口徑(毫米)
7x1x140
滿載排水量(噸)
5,925 副炮口徑(毫米)
-
艦長/寬/吃水(米) 162.99/14.75/4.87 高射炮口徑(毫米)
-
動力裝置 4x葉輪機 12x鍋爐 高射機炮口徑(毫米)
2x3x25
軸數(軸) 4 -
動力輸出(馬力) 90,000 魚雷發射管口徑(毫米)
4x2x610
航 速(節) 36 載機(架)
1x水上偵查機
艦載燃油量 350+700 艦載雷達
-
續航力(海里/節) 9,000/10 艦員(人)
438
備註
艦名
建造時間 服役時間 最終使用情況
長良 1920.9.9 1922.4.21 1944.8.7在九州天草島海域被美國潛艇鳴魚號擊沉。
五十鈴 1920.8.10 1923.8.15 1945.4.7在巴哇島海域被美國潛艇擊沉。
名取 1921.5.21 1923.3.20 1944.8.18薩馬島海域被美軍潛艇舫雨號擊沉。
由良 1920.12.14 1922.9.15 1942.10.25在拉莫斯島被美飛機擊成重傷,隨後自沉。
鬼怒 1921.1.17 1922.11.10 1944.10.25日被美國飛機擊成重傷,次日沉沒。
阿武隈 1921.12.8 1925.5.26 1944.10.25在蘇里高海峽被美國魚雷艇擊傷,稍後被轟炸機重創,27日沉沒。
相關詞條
-
武藏號戰列艦
武藏號戰列艦(日文:むさし,英文:Musashi,中文:武藏號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二號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
發展沿革 設計特點 基本數據 服役事件 發現殘骸 -
威斯康辛號戰列艦
威斯康辛號戰列艦,於1942年1月25日動工,1943年12月7日下水,次年4月16日服役,在切薩皮克灣完成海試並加入太平洋艦隊,主要為盟軍艦隊提供強大...
性能參數 服役經歷 -
陽炎級驅逐艦
陽炎級驅逐艦是日本海軍的新型驅逐艦。 此級艦是日本帝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建造的一型驅逐艦。“陽炎”級驅逐艦是日本擺脫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華盛頓條約和倫...
發展沿革 技術特點 性能數據 服役動態 -
高雄級重巡洋艦
高雄級重巡洋艦是20世紀20~30年代日本海軍建造的一級新式重巡洋艦。 高雄級重巡洋艦在妙高級的基礎上改進設計,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巡洋艦之一。由日本海...
發展沿革 技術特點 性能數據 服役動態 -
球磨級輕型巡洋艦
球磨級輕巡洋艦是20世紀10年代末期舊日本海軍繼天龍級之後所建造的第一型五千噸級輕巡洋艦,排水量從天龍級的三千噸一口氣躍升到五千一百噸,而航速也由三十三...
發展沿革 技術特點 性能數據 服役事件 -
霧島號戰列艦
霧島號戰列艦是是舊日本海軍的戰列艦,是開工時作為巡洋戰艦(戰列巡洋艦)建造的金剛級戰列巡洋艦的4號艦。 同型艦:金剛、比睿、榛名。霧島號艦名的出處是以日...
概況 參加戰役概述 技術數據 歷代艦長 -
吹雪級驅逐艦
本詞條所述吹雪級驅逐艦指全部特型驅逐艦建造計畫三部分所建的24艘驅逐艦。 吹雪級特型驅逐艦(日文:ふぶきがたくちくかん,英文:Fubuki-class ...
發展沿革 技術特點 性能數據 服役事件 -
鎮遠號戰列艦
鎮遠號鐵甲艦是中國清朝海軍於德國的伏爾鏗造船廠訂購及建造的炮塔鐵甲艦。清末北洋水師主力艦之一。屬定遠級鐵甲艦。當時有東洋第一堅艦之稱。1880年(光緒六...
性能特點 主要武器 艦史 艦歷 歷代艦長 -
瓦格良號
瓦良格號(Варяг)防護巡洋艦是俄羅斯帝國的一艘防護巡洋艦,其艦名來自於古羅斯時代的瓦良格人。該艦訂造自美國,於1899年下水,1901年服役。190...
建造背景 艦船招標 艦船性能 服役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