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煤炭工業局

長治市煤炭工業局主要職責: (一)對全市煤礦生產、建設、經營、安全實施全過程監督管理。 (二)研究提出全市煤炭工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三)組織實施煤礦安全執法工作。根據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提出煤礦安全生產發展規劃和目標建議。 (四)組織全市煤礦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

機構職責

長治市煤炭工業局主要職責:

(一)對全市煤礦生產、建設、經營、安全實施全過程監督管理。

(二)研究提出全市煤炭工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三)組織實施煤礦安全執法工作。根據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提出煤礦安全生產發展規劃和目標建議。

(四)組織全市煤礦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

(五)監督煤礦企業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規程、標準和安全生產條件,設備設施安全及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等規定的執行情況。

(六)負責“一通三防”和建設項目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監督、檢查煤礦企業的安全資金投入和使用情況;負責全市煤礦災害預防工作,組織指導全市煤炭行業環境保護和林業管理工作。

(七)負責煤炭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實施產能、產量監控;依法規範和整頓煤礦生產、建設和經營秩序;協調組織全市煤炭安全生產調度工作。

(八)指導全市煤炭行業生產建設技術工作,監督檢查煤炭企業執行生產,建設規範、規程和標準;統籌全市煤炭行業科技和信息工作;負責科技手段在煤礦安全生產領域的推廣套用。

(九)負責煤炭生產許可證初審。負責煤炭經營資格證的預審上報。

(十)負責全市煤炭行業教育培訓工作;負責煤礦礦長資格、礦長安全資格、煤礦特種作業人員、駐礦安檢員資格的考核、培訓等。

(十一)指導全市煤炭行業財務、會計工作;參與各類煤炭基金、專項資金的收繳、使用和監督管理工作。負責行業內使用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建設項目投資建議計畫的匯總編制和上報工作。

(十二)研究提出全市煤炭行銷策略和政策建議;統籌、協調、調度全市煤礦的生產和銷售。

(十三)承擔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內設機構

機構名稱:辦公室

主要職責:

協助局領導處理機關日常政務工作;建立健全機關各項規章制度;負責機關文秘、政務信息、督查機關目標責任制、機要、檔案、信訪、保密、印鑑、會務、接待等工作。負責起草重要檔案、報告和領導的重要講話;收集、整理、分析和發布煤炭安全信息。

機構名稱:安全科

主要職責: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指導全市煤炭行業安全基礎管理和安全生產日常監管;組織指導煤礦安全生產基本條件審核評價工作;負責一通三防工作的監督管理,確定全市煤炭工業安全生產控制指標;負責煤礦安全生產考核獎懲工作;監督檢查煤礦企業安全投入和使用情況。煤礦安全生產執法:落實煤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煤礦安全長效機制;負責全市煤礦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工作和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監督煤礦企業建立並落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報告制度;管理全市煤炭行業糾察工作。煤礦應急救援:協調全市煤礦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指導全市煤礦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協調組織全市煤礦安全調度工作和煤礦救護隊的日常管理;負責瓦斯檢測監控系統和煤礦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的管理;參與組織煤礦重特大傷亡事故搶險、救護、調查和處理;負責事故搶險中急需物資的組織工作;負責全市煤礦重特大危險源的監控。

機構名稱:規劃發展科

主要職責:

研究提出並組織實施全市煤炭行業發展戰略;擬定並組織實施全市煤炭工業規劃、煤炭生產開發規劃;組織行業實施結構調整,推進煤炭資源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參與全市煤礦資源開發與規劃管理;按有關部門規定,負責行業內使用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建設項目投資建議計畫的匯總編制和上報工作;負責煤礦建設項目的審查並上報投資主管部門,按有關規定組織驗收或初驗上報;負責行業內煤炭加工轉化、資源綜合利用的審查上報;負責煤炭產量監控系統的管理;研究提出煤炭經濟運行年度調控目標,解決煤炭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發布煤炭經濟技術和市場信息;承擔全市煤炭產運銷銜接的相關工作;按有關部門規定,具體承辦全市煤炭銷售工作;建立和完善煤炭價格形成機制;組織指導全市煤炭行業環境保護工作;監督全市煤礦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的落實;負責煤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的預審;參與煤礦開採及洗選設計中環保篇章的審查;參與煤礦建設竣工項目和治理項目的環保設施驗收工作;負責礦區生態治理和環境恢復工作;統籌礦區綠化和林業管理。

機構名稱:技術指導科

主要職責:

負責煤礦企業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發、引用、推廣工作;統籌全市煤炭行業科技工作;監督檢查煤炭企業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負責對全市煤炭工業經濟運行、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發展等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參與煤礦建設項目的論證、可研、設計和竣工驗收;組織研究重大煤炭工業經濟政策;負責對外宣傳和新聞發布工作;負責煤炭行業地方法規和重要檔案、報告的研究和起草。

機構名稱:行業管理科

主要職責:

指導全市煤炭行業生產建設技術工作;監督檢查煤炭企業執行生產建設規範、規程和標準;擬定並監督實施全市煤礦準入條件和辦礦標準;負責全市煤炭生產的產能、產量控制和煤礦生產能力的核定;按有關部門規定,負責煤礦資源枯竭礦井閉坑、煤炭儲量註銷報告的審批或上報;負責煤礦地質報告的審批或上報工作;負責煤炭生產許可證的發放管理;負責重點煤炭企業託管地方煤礦的核准;負責煤礦標準化建設,指導煤炭行業品牌建設工作;參與整頓煤炭經營秩序,負責煤炭經營資格證初審和煤炭準銷票管理。

機構名稱:機電科

主要職責:

貫徹上級有關機電管理工作的各項法令、條例及規定。制定本市地方煤礦有關機電管理的標準和實施細則;負責對全市各類煤礦安全監控、產量監控、入井人員管理系統的監督管理,為保證煤礦安全生產和領導決策及時提供信息;監督協調全市地方煤礦企業設備管理部門,檢查各煤炭企業機電設備的安全經濟運行,組織全市地方煤礦機電設備檢查、驗收、總結和上報機電質量標準化工作,並監督煤礦企業按國家規定的各類設備淘汰期限按期淘汰;統一編制煤礦供、用電和節電的長遠規劃和年度計畫,協調各煤礦和電力部門的供用電關係,保證煤礦用電;負責全市地方煤礦節能項目的規劃、審查,下達全市地方煤礦的節能考核指標,協調指導節能設備和其它機電設備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套用和改造;配合有關部門和科室參與新建和改擴建項目、衰老礦井報廢、機電設備維簡費的審定和管理、安全檢查和事故追查分析及全市地方煤礦關健崗位的機電職工培訓、統考、技術比武等有關工作;負責本科業務範圍內的文書、檔案、資料的立卷歸檔工作;完成領導和上級交辦的其它工作事項。

領導班子

局長:張進敏

工作分工:領導主持市煤炭工業局全面工作及行業外事工作;主持召開局長辦公會、局務會,研究決定全局重大問題;負責督促、檢查、協調局領導班子的工作。

分管科室:財務科、地方煤礦安全監察支隊、煤礦安全糾察支隊。

副局長:楊富進

工作分工:協助局長分管負責安全生產、搶險救災、應急救援、物資供應;負責行業植樹造林、礦區綠化工作;負責煤礦生產許可證的初審工作;負責地質報告的審批或上報工作;負責糾察隊、安檢中心的安全業務工作;負責職工勞動保護工作;負責行業職業病防治工作;負責後勤管理工作;負責煤炭行業黨風廉政建設和行政監察工作;完成局長交辦的其他工作。

分管科室:行業管理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科、防治水科、礦山救護大隊、煤礦技術服務中心。

副局長:許智慧

工作分工:協助局長負責駐礦安檢員和五人工作組管理工作;負責煤炭經營和銷售票證管理工作;負責煤礦企業兼併重組工作;負責人事、勞資、婦聯、工會、老乾工作;負責井下意外傷害保險工作;負責環境保護工作;完成局長交辦的其他工作。

分管科室:辦公室、編制人事培訓科、經濟運行科、科級環保管理科、駐礦安檢員管理中心。

總工程師:李書林

工作分工:協助局長負責科技工作和煤礦建設工作,指導全市煤炭行業生產建設技術工作;負責煤礦技術和“一通三防”、“三大系統”工作;負責煤礦建設的可行性研究和設計審批或上報工作;負責全省煤炭開採的合理布局和井田規劃;負責行業建設質量管理工作;負責駐礦工程師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工作;負責職業教育培訓工作;負責行業性技術推廣工作,指導企業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負責行業科技成果鑑定和技術職稱的評定;負責煤炭行業規劃發展和信息工作;研究提出全市煤炭工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研究制定煤炭生產建設技術規範、規程和標準;促進行業經濟結構調整;搞好行業綜合統計及分析上報工作;完成局長交辦的其他工作。

分管科室:規劃發展科、瓦斯治理科、煤礦安全信息調度中心、煤礦工程質量監督站、煤礦安全技術培訓中心。

資源概況

長治市物華天寶 ,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礦產額:煤、鐵、錳、鋁、硫磺、石灰石、石膏、石英、大理石等40餘種。
煤炭資源遍布全市10個縣區,預測總埋藏量906億噸,探明儲量為242.14億噸,占山西省探明儲量的12%。煤炭種類較為齊全,有焦煤、瘦煤。貧煤、無煙煤和泥煤。北部的沁源縣、武鄉縣東部等地分布有焦煤、瘦煤和貧煤,其中煉焦煤比重較大。中部的襄垣縣、城區、郊區,潞城市西部、長治縣和屯留縣的東北部為瘦煤、貧煤和無煙煤分布區,煤層厚度平均為15米,含煤係數為7.5米%,而且煤 層穩定,結構簡單,煤質優良,易於開採。
豐富的地下資源,為長治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質基礎。早在春秋時期,就開始手工挖取煤炭、鐵礦,並生產土鐵。戰國時期,長治地區不僅能生產鐵制農具,而且能銳利的兵器、甲仗和手工藝品。唐宋時期,長治的冶煉業已頗為發達。明清時,釀酒業,鑄造業,紡織業都 有很快的發展。近代工業始於1923年潞安鎮守使和當地紳商集資,在長治峙峪村創辦的機器煤礦。但在舊中國,工業發展緩慢,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長治的現代工業少得可憐,而且集中在市區。有電力、自來水、鐵工廠、皮毛製革、棉絲線業、肥皂、印刷、捲菸等 。全部工業產值只有4218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9.8%。建國以後,工業生產迅猛發展,一個以煤炭、電力、冶金、化工、機械、建材為主,包括家電、食品、輕 紡工業的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已基本形成。1998的上,全市擁有工業960多個,工業總產值256.50億元。長治以其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比較雄厚的重工業基礎,成為我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輕工業比較發達的城市之一。
長治工業布局因受地理位置、資源條件、交通條件、工業基礎等自然以及社會因素的影響,大中型企業大都集中在經濟基礎好、交通發達的市區周圍以及資源豐富、開發條件較好的地區。
煤炭工業是長治最重要的工業部門,已有千年開採史。從1923年長治建成峙峪機器煤礦到1945年長治解放的20多年中,全市只生產了860萬噸煤。煤礦設備簡陋、技術落後,生產水平很低。1949年原煤產量僅有61萬噸。解放後,長治煤炭工業不斷發展,煤炭開採逐步實現機械化和現代化。70年代末,潞安礦務局王莊煤礦率先實現了綜合採煤技術的突破,到80年代中期,全局有煤機械化程度達95.15%,並建成了中國煤炭工業現代化礦區。1997全市原煤產量3032.68萬噸,其中潞礦生產1283.68萬噸。全市煤炭工業布局趨向合理,形成了潞安、長治武鄉、襄垣、霍東、高平和陵川7大礦區。潞安礦區無論儲量、產量都居首位。以生產貧煤為主,瘦煤和無煙煤為次;長治礦區以生產瘦煤 為主,貧煤為次;襄垣礦區主要生產貧煤;武鄉礦區以瘦煤為主,焦煤為次;霍東礦區貧煤和焦 煤各占一半;高平和陵川礦區為本市與晉城市跨界礦區,主要為無煙煤和貧煙。改革開放以後,一批鄉村辦小煤礦迅速崛起,成了當地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1997年,鄉村辦礦的原煤產量達1095.38萬噸。進入90年代後期,市場能源結構發生很大改變,單一的原煤 生產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煤炭生產的結構調整已不可避免,限產壓井和治理地方小煤礦已提上日程。1998年,我市原煤產量2916.3萬噸,是1949年的47.8倍,1978年的3.6倍,但比上年下降了3.8%。

1998年,長治公路“四縱四橫”的主骨架已經形成。208國道縱貫南北,309線橫穿東西,北接太舊高速公路,縮短了與沿海發達地區的距離,西連大運路,直達西部腹地,南下晉焦高速公路挺進中原。邯長高速公路已經開工,長晉高速路列入議程。改革20年來,全市新建和拓寬縣鄉公路2422公里,新增公路通車裡程690公里,基本實現了鎮鎮通油路、鄉鄉通公路、行政村通機動車的目標,形成了以長治為中心,乾支結合,縱橫交錯的公路網。公路客運可從長治直達北京、太原、石家莊、西安、鄭州、武漢、濟南等省會城市,以及邯鄲、新鄉、安陽、洛陽、臨汾、晉城等周邊城市。長治民航已開通了長治直抵北京、鄭州、武漢等地的航班,使長治由一個原先封閉的山城成為交通便捷的現代化開放城市。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