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百年長沙老照片叢書”不能沒有一部以反映長沙百年經濟社會變遷為主的圖集。我們將其取名為《長沙萬象》,它是長沙百年“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的基礎”。然而,要獲取反映長沙百年,特別是前50年社會變遷的歷史照片,又談何容易。在編輯過程中,幾乎沒有現成的圖集可供汲取和參考,甚至經過整理彙編的文字資料也微乎其微。於是我們另闢蹊徑,一是深入民間,去尋訪珍藏;二是廣獵群籍,去沙裡淘金。首先,我們在《長沙晚報》等報刊發布徵集長沙老照片的啟事,並有的放矢地造訪一些“老長沙”。對此,眾多鄉賢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他們翻箱倒櫃,送來了珍藏多年的照片。有些照片畫面雖已泛黃,但圖像還十分清晰,半個多世紀前的景物仿佛就在眼前。如一張老碼頭照片,躉船上“國營招商局長沙碼頭”幾個芝麻大小的字居然還清晰可辨。然後,我們飛往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開始艱難的尋覓。在瀚如煙海的歷史檔案中尋找長沙老照片猶如大海撈針。經過幾十個日日夜夜,在該館利用部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終於在5000多個湖南卷宗中找到近百張珍貴照片。接著我們又到一些博物館和圖書館,在那多年無人光顧的書架上,翻出一本本20世紀初至中葉的書刊,一頁一頁地翻開去,50年前的長沙社會景象再現在我們眼前。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國外印行的書刊,如日本1916年出版的攝影集《長江大觀》、1924—1932年出版的月刊《亞細亞寫真大觀》,以及美國出版的回憶錄《戰時中國教學生涯》等。編者還搶拍了不少老遺存和老場景,有的現在已不復存在了,成了名符其實的老照片。於是,才有了本書市政話舊、社會百業、文化之都、慈善與賑災、史海拾遺、市井風情、湘城訪古、老街拾遺、名人與長沙、梨園春秋、共和國往事、城市與人等欄目以及“老碼頭”、“老郵政”、“老廣告”、“老商標”等160多個專題,真可謂包羅萬象。中國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經濟結構相對穩定,社會發展極為緩慢。儘管它在早中期也曾有過輝煌,但是到後期卻落後了,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牢牢地束縛著人們的手腳,整個社會處於停滯不前和封閉保守狀態。歷史進入近代,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而急劇的變化,造成中國“數千年未有之變局”(李鴻章語)。但這些變化是如何啟動的?具有哪些規律性?以前的史學家迫於政治形勢,只能從階級鬥爭的角度來得出結論。今天,我們再來審視這些老照片,就會發現,近代中國社會的萬事萬物,並非“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社會史不同於一般的政治史、軍事史和思想史,尤其不同於以往以帝王將相、軍閥官僚和英雄人物為中心的歷史。本書收錄的社會百業和社會生活的許多老照片,就更加貼近下層社會、貼近普通人的生活,為各個階層的人所喜聞樂見,正如孟子所云:“口之於味也,有同嗜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近代長沙社會變遷的過程和整箇中國的變化一樣,從實質上來說,就是由傳統社會向近現代社會過渡的過程。是時之長沙,保守力量逐漸衰退,新生力量脫穎而出,“鐵門之城”被衝破,形成政治上的新格局,經濟上的新產業,科技上的新成果,社會上的新風尚,生活上的新需求。亦有積弊成癰,釀成社會大毒瘤,害己、害民、害國家。但總的趨勢是,傳統社會固有的封建性、封閉性、停滯性和落後性在逐步被打破,而近現代社會的民主化、科學化、開放性和文明進步等因素在逐步增長。20世紀後50年的變化較前50年更為深刻,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閉關鎖國到改革開放,從“一大二公”到多種所有制並存,從個人崇拜與迷信到允許人格個性化的存在,無一不經過無數次交鋒,無一不體現文明進步的世界大趨勢。
本書打破按時問編排的慣例,826張照片按構成經濟社會的不同內容作適當編輯,宛如一部“長沙社會大觀”。文字說明不拘一格,或概述史實,或追溯沿革,或反思歷史,或頌揚美好,撫今追昔,感慨系之。某些專題為求其完整,選載了極少數本叢書其他幾冊已用過的圖片。同類圖片解說詞如有出入,均以本書為準。這一幅幅老照片,是檔案、是歷史、是鄉情、是舊夢,有的已渺茫如煙,有的卻記憶猶新,有的令人回味無窮,有的卻不忍一睹,今日重現人間,願鑑賞之餘,能給人以啟迪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