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機械工程系

協助系主任分管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工作。 主要從事工作與研究方向為教學科研、機械製造中的檢測與裝備技術。 目前承擔的主要教學工作: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基礎。

院系概述

機械工程系成立於2010年,現有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數控技術(專科)三個專業,2011年開始招生,目前在校生536人。
本系擁有一支學歷、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整體素質和業務能力強的專、兼職師資隊伍。現有理論課教師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講師4人,95%以上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實踐指導教師12人,其中5人具有高級工程師和高級技師職稱,7人具有技師職稱。
為實現“兩強”人才培養目標,學院投資1200萬元修建6000平方米校內實踐基地——工程訓練中心,並投資1000萬元購置現代製造技術設備,如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及特種加工設備18台及由106台微機組成的區域網路編程室。目前常規設備有普通車床21台、普通銑床6台、磨床2台,焊接實習車間有直流焊機、交流焊機、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機,還有搖臂鑽床、鋸床、剪板機等常規設備共39台。近期正在籌建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精度設計、機械製造、液壓傳動、CAD/CAM等實驗室。與二十餘家校外機械類相關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係,為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礎。
目前我系工程訓練中心承擔著機械工程、汽車、自動化及工商管理等系的機械製造實習任務。

系部領導

系主任:王洪書 教授主管系全面工作。
副主任:王秀玲 副教授協助系主任分管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工作。
副主任:范悅 副研究員(黨總支書記 德育辦主任)協助系主任分管學生、黨務及印刷技術專業教學工作。
工程訓練中心主任:馬福貴 副教授 協助系主任分管工程訓練中心及實踐教學工作。

工程訓練中心

工程訓練中心是機械工程系學生的重要實踐教學基地,建築面積為6000平方米,內設10個實踐教學區:車工實習區、銑工實習區、鉗工實習區、磨工實習區、焊工實習區、數控車實習區、數控銑實習區、電火花線切割實習區、數控車編程室、數控銑編程室。目前工程訓練中心主要承擔機械工程系、汽車系、自動化系和工商管理系的學生工程實踐教學任務。

專業設定

機械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方向 四年制本科、招理工類、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有工程圖學、工程力學、機械學、電子學、數控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工具機電氣傳動控制等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熟練掌握機械CAD/CAM、數控工具機編程和實踐操作技術,能在機械工程領域從事機電產品設計、研發、製造、安裝、調試、檢測和生產管理工作的套用型高級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技術基礎、工程材料、電工電子技術、數控編程及操作、機械控制工程基礎、測試技術、數控技術、液壓與氣壓傳動、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機械製造裝備設計、精密與特種加工技術、工具機電氣傳動控制技術與PLC套用、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畢業去向:畢業生能在機械製造企事業及相關單位從事現代機械製造加工,機電產品的設計、開發、安裝、調試、銷售和組織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部門或學校從事研究或教學工作。
資格證書:可考取數控車、數控銑、線切割技術等級資格證書。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模具設計與製造方向,四年制本科、招理工類、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有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自動化及控制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能在材料加工理論、材料成型過程自動控制、成型工藝過程及裝備設計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設計製造、生產組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套用型高級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圖學、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控制工程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基礎、數控技術、材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衝壓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模具製造工藝學、金屬塑性成型原理、計算機輔助模具設計(模具CAD)。
畢業去向:能在機械製造企事業及相關單位從事模具設計、模具的製造加工、機電產品的開發、設計、安裝、調試、銷售和組織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部門或學校從事研究或教學工作。
資格證書:可考取電火花線切割、數控銑技術等級資格證書。

師資隊伍

王洪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機械工程系主任。畢業於長春工業大學(原吉林工學院)機械製造專業。原長春工業大學工程訓練中心主任。吉林省高校金工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
主要研究方向為機構分析與綜合。曾榮獲省部級教學科研成果獎一項。
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出版專著一部。
承擔的主要課程有《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構分析與綜合》等。
高秀華,教授,畢業於吉林工業大學。主要從事工作與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及自動控制特種車輛。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共二十餘篇。獲省部級教學科研成果獎1項。目前承擔省部級教學科研項目六項。
最具代表性的教學科研成果:
1、155毫米加榴炮輔助推進裝置(APU),獲得科技進步二等獎。
2、江蘇省產業化項目——徐州重型:QAY300全地面起重機多模式轉向系統的開發。
3、軍工項目:AHI型自走炮行走離合保護控制裝置。
4、吉林省文化廳項目:國慶60周年遊行彩車機械系統設計。
目前承擔的主要教學工作:機械最佳化設計、有限單元法、智慧型車輛。
崔高健,教授,博士研究生。教育部國家級精品課評審專家,吉林省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長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稿件評審專家,長春工業大學優秀主講教師。
主要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在《機械工程學報》等雜誌發表論文近四十篇,其中EI收錄10篇。主持、參與國家級、省級、校級科研項目十餘項,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吉林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三等一項,長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一項。公開出版教材兩部。吉林省省級精品課《機械設計》課程帶頭人,吉林省省級優秀課《機械原理》課程帶頭人。主講機械原硬、機械設計等課程。
王曉東,博士,教授。畢業於天津大學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專業。主要從事工作與研究方向:教學、科研 機電一體化機電測控技術。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共十餘篇,獲省部級教學科研成果獎四項。
最具代表性的教學科研成果:
1、高等學校工程訓練實訓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實踐,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2、汽車離合器從動盤拖曳分離測試機的研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3、汽車離合器從動盤拖曳分離測試機的研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4、汽車制動鼓自動平衡去重檢測系統的研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目前承擔的主要教學科研項目有:汽車離合器主缸綜合性能測試設備的研製;汽車安全氣囊生產線。
目前承擔的主要教學工作:NI虛擬儀器工業控制與檢測。
程凱,教授,長春工業大學、工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業。主要從事工作與研究方向為教學科研、機械製造中的檢測與裝備技術。
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共五篇,獲省部級教學科研成果獎一項。
最具代表性的教學科研成果:
1、汽車發動機異響檢測,實用新型專利2008-09授權。
2、汽車動力轉向器總成液壓油吸取裝置,發明專利2009-12初審合格。
3、汽車動力轉向器總成吸油機專用夾具,發明專利2009-12初審合格,
目前承擔的主要教學科研項目有:轉向架分廠機加車間DNC數控工具機聯網及信息管理系統;汽車動力轉向器流體力學特性及其吸油裝置的研究。
目前承擔的主要教學工作: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基礎。
王秀玲,碩士,副教授,機械工程系副主任。 畢業於吉林大學機械工程專業。主要從事工作與研究方向:教學與研究 數控技術。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三篇。科研及獲獎情況:完成省級科研項目二項,發表論文十餘篇。
最具代表性的教學科研成果有:
1、在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獨立學院以職業為導向的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中擔任總體負責。
2、被吉林省高職院校技能大賽組織委員會聘為2012年吉林省高職院校技能大賽機械機構創意設計與加工項目裁判。
3、論文《以職業為導向改革獨立學院<機械基礎>課程教學》獲得吉林省第七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主要講授課程:機械製圖、機械基礎、數控技術、精密與特種加工技術。
劉永勝,副教授,原空軍航空大學航空機械系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數控加工技術。曾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四等獎2項,沈空科技優秀獎1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承擔的主要課程有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液壓傳動與控制、工具機數控技術、數控工具機編程與操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