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區域短板,長抓不懈
扶貧事關民生福祉、全面小康,是習近平最關心的事。每年兩會,他都要著重強調脫貧攻堅。
西部地區是脫貧攻堅最突出的短板,我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超過一半在西部。每年兩會習近平到過的代表團必有西部省份。2013年是西藏,2014年是貴州,2015年是廣西,2016年和2017年是青海和四川、新疆。
在這些代表團,習近平同代表們一起討論交流,摸情況、找窮根,不斷強調“貴在精準”、“扭住精準”。今年在四川代表團,習近平又提出要下一番“繡花”功夫,將精準貫徹全過程。
“脫貧不要脫離實際隨意提前”“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堅決制止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這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習近平十分重視,每次到代表團都有新要求。
除了西部,東北三省習近平也非常關注。5次兩會,他4次來到東北三省代表團。
近年來,東北三省經濟增速放緩,結構性矛盾突出,習近平連續“把脈”東北發展,為結構最佳化升級“補課”,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讓東北三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
“一定要調結構啊。”習近平反覆叮嚀。
今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之年,來到遼寧代表團,他再次突出強調了振興實體經濟。
這些區域短板,事關全局,又都是“硬骨頭”,必須“啃”下來。
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關鍵在黨。從嚴治黨也是習近平長抓的一項內容。
在各代表團,他談“三嚴三實”,強調政治生態,要求抓住“關鍵少數”,一再指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意義,不斷詮釋著“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創新理念,常講常新
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關鍵。“五大理念”中,創新是方向、是鑰匙,更是習近平兩會期間必談的內容。
5次到上海代表團,習近平次次都講到創新。從科技創新到制度創新,習近平年年作出部署,要求上海當好“創新發展先行者”,先行先試,大膽創新。他今年對上海提出的4個“新作為”,創新是關鍵。
在解放軍代表團,習近平講得最多的就是軍民融合發展,幾乎每年都要“劃重點”。開展軍民協同創新,推動軍民科技基礎要素融合,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創新”這個軍民融合發展之要,習近平不厭其煩,一遍遍強調。
創新發展,人才是重要因素。政協人才濟濟,習近平一直高度重視。
2013年參加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會時,習近平指出,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變“要我創新”為“我要創新”。
2017年在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聯組會上,習近平專門強調激發知識分子創新活力和潛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習近平常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習近平講創新,就是要求扭住“牛鼻子”,持續抓好,等於為發展裝上了“永動機”。
久久為功,一張藍圖乾到底
歷次兩會,無論是扶貧、改革、創新還是生態保護、“三農”問題、作風建設,習近平都是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抓,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抓,一抓到底。
抓“長”,是習近平對待工作一貫的態度。他不止一次強調,抓工作就要有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恆心和耐力。
“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習近平用這句話形容工作抓“長”的重要性。改革發展,脫貧攻堅,每一項工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的就是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用釘釘子精神,鍥而不捨地抓下去。
回看這5次兩會中習近平長抓不懈的幾件大事,從始至終他都要求不達標準決不交賬,從不滿足於一事之成、一時之效。
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張藍圖乾到底,是習近平的工作作風,也是習近平的人格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