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崖古樂府·鐵崖樂府補·清閟閣全集(欽定四庫全書薈要)

他認為,“詩意”是古典詩歌實踐的一個漫長的美學積累。 換言之,不是先驗的“詩意”決定了古典詩歌的形象,而是古典詩歌的實踐塑造了人們現在頭腦中的“詩意”。 對於“詩意”的這種知識考古學的辨析,一方面是對那認為新詩與舊詩具有美學同一性的假設的批駁,另一方面,也是通過追蹤“詩意”話語在新詩實踐中的語義蹤跡,來探討新詩“詩質”的建構。

內容介紹

新詩在其不足百年的歷史中始終面臨著種種質疑和指隸,其中最常見也很有影響的一種,是以中國古典詩歌所形成的美學傳統為尺度,來對新詩的總體成就加以評判。這種輿論近些年來又重新浮現出來,其最核心的論點可以被簡單地概括為:新詩缺乏“詩意”。本期中臧棣的《“詩意”的文學政治》一文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認為,“詩意”是古典詩歌實踐的一個漫長的美學積累。它並不先於尚典詩歌而存在,並不如大多數人所習慣以為的那樣,是詩的本質的體現,或是衡量一種詩歌實踐的終極標準。換言之,不是先驗的“詩意”決定了古典詩歌的形象,而是古典詩歌的實踐塑造了人們現在頭腦中的“詩意”。在這一意義上,對何為“詩意”的理解,實際上深受文學語境的制約,一個古典詩人心目中的“詩意”,與一個現代詩人頭腦中的“詩意”,可能存在很大的區別:“假如無視兩者之間的差異,‘詩意’就可能深陷在最糟糕的文學政治的泥淖中而渾然不覺。”臧棣以一種“關鍵字”梳理的方式指出,正是在“詩意”這一批評語彙上,匯聚著不同層面的文學政治的運作,它不僅存在於那些援引古典詩歌美學成規以責難新詩的廬音中,同樣也存在於新詩自我建構的過程中,由此形成多種解釋向蹲和詩學方案。對於“詩意”的這種知識考古學的辨析,一方面是對那認為新詩與舊詩具有美學同一性的假設的批駁,另一方面,也是通過追蹤“詩意”話語在新詩實踐中的語義蹤跡,來探討新詩“詩質”的建構。而就此種新型的“詩意”而言,新詩已有的歷史也表明並不存在某種單一的、封閉的、整體性的詩學方案,它仍然面向廣袤的可能性敞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