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簡介
鎮江新區大路鎮境內人口稠密,姓氏頗多,各宗族為紀念先祖自建宗祠,其中不乏氣勢恢宏的建築,譬如王氏宗祠。據《大路鎮志》記載:大路王姓最多,主要分布在王巷、長征、薛港等地。在大路鎮範圍內,東有薛港村北族王氏宗祠,西有王巷村王氏宗祠,北有武橋村王家弄王氏宗祠。
據金牌製片人、監製&導演、中國傳媒領軍人物、琅琊王氏後裔、王姓名人、杭州炳極傳媒董事長王立君介紹,王氏先祖分兩個系列:一是山西太原籍(俗稱太原王),另一為山東琅琊籍(俗稱琅琊王),大路鎮地方均有兩系後裔。北宋末年王氏先祖王思聯,字北山,原籍山西太原府人,因避靖康之亂,由太原遷居金陵昇州,後遊學江南,負笈潤東圌南崇賢里(今王巷裡),見民風淳厚,遂築室定居,子孫繁衍,陸續遷居南族、北族、吳家沙、八字橋(屬姚橋鎮) 等地。
宗祠建築及布局
王氏後人為紀念先祖,在村東首建造“王氏宗祠”,祠門朝東,前、中、後三進,每進五開間,前進左邊又接有三間,右邊接二間,後進右邊接有偏房,共有二十餘間,外觀上渾然一體。昔日大門前分放有石鼓一對,“王巷宗祠”四字赫然醒目。重門牌樓系石刻雕飾,刻工精細,開闊的天井青石鋪地,地勢略高於前進,中進三開間敞廳,氣勢高大,雕樑畫棟,檐前花窗隔簾,前後三進檐前全系條石鋪設走廊,中廳屋頂正中懸掛“嚴禮堂”牌匾,前後左右分別懸掛王氏族人光宗耀祖等賀詞牌匾。其中與“嚴禮堂”對面懸掛一塊牌匾“代天覺世”四字,為王氏族人延請治學有方的塾師先生(侯姓)所書,時間當為清代末年。
隨著地勢穿過小天井即到後進,前檐有迴廊環繞,後進為王氏祖先神龕,供奉祖宗牌位。神龕前有擺放供品香祀,迎面刻有“二十四孝”圖。小天井內砌有兩座花壇,右邊為一株桂花,軀幹高大已有數百年歷史,現長得枝繁葉茂,每到八月中秋,金風送爽,丹桂盛開,香飄數里之外;左邊花壇是一株紫玉蘭,每年早春繁花滿樹,其色濃淡有致,艷麗動人,是庭院中名貴觀賞花木。宗祠南山牆外是石榴園,每年初春時節新葉紅色,夏季“五月石榴紅似火”繁花似錦,入秋碩果高掛,花果喻為繁榮昌盛、吉祥的象徵。從王氏宗祠周邊花木的栽培,可見先祖族人煞費苦心。
與王巷王氏宗祠南側毗連的“三太尉廟”,也是為紀念王氏先祖而建的,“王氏宗祠”和“三太尉廟”,堪稱大路鎮西片人文景觀的兩顆璀璨明珠,交相輝映,見證著人世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