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鴛鴦紋銀盆

鎏金鴛鴦紋銀盆是一件唐代的文物,類別:金器。現藏於法門寺博物館。

【名稱】:鎏金鴛鴦紋銀盆
【類別】:金器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屬】:原法門寺地宮珍品
【文物現狀】:現藏於法門寺博物館
【簡介】:
高14.5厘米,口徑46厘米,足徑28.5厘米,重6265克。
銀盆澆鑄成形,侈口,腹壁下收,做四曲形,圈足外撇,盆外壁兩側口沿下各鉚接兩個鋪首銜環,環上再套接弓形耳。盆底捶揲雙鴛團花,魚子紋地,四曲盆壁,每曲鏨刻兩個鴛鴦團花,四角填飾捲雲闊葉紋,內外紋樣相同。紋飾皆鎏金。造型厚重端莊,盆底鴛鴦嬉遊紋樣姿態生動,構圖巧妙,器壁內外紋飾完全相同,有如透印,工藝水平極為精湛。盆外底鏨刻“浙西”二字,應是浙西道(今鎮江一帶)進奉之物,說明晚唐南方金銀器製作水平已不低於宮廷作坊的產品。
【相關資料】:
唐代多數帝王崇信佛法,故當時佛教極為昌盛。法門寺藏有佛骨真身舍利,自唐高宗開始,大唐皇帝曾七次迎取佛骨至宮內供奉。鹹通十五年(公元874年),僖宗最後一次送還真身舍利至法門寺,連同皇室后妃、貴族百官所捐獻施捨的奇珍異寶一起被封存於地宮之中,直至1987年才被發現。共出土121件(組)金銀器,相當數量可確定為懿宗和僖宗供奉,品級很高。此件銀盆1993年曾與兵馬俑、金縷玉衣、乾隆皇袍等中國最高等級的文物一起前往瑞士洛桑舉辦展覽,引起了轟動,其作為唐文化代表的地位,當之無愧。
收藏金銀器,除了要有良好的專業素養以及深入的專業知識外,還需要更全面廣泛的修養,尤其是審美能力的提高,是極為重要的,因此不能只局限於金銀器的狹小範圍之內,還必須對各類造型藝術如繪畫、雕塑、書法以及其它工藝美術門類等加以足夠的重視,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鑑賞能力。
鎏金表面的灰塵,套用軟毛刷、羚羊皮等柔軟物質輕輕拂拭,注意防止硬物與細小顆粒的機械性劃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