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耀庭[原會昌縣委書記]

鍾耀庭[原會昌縣委書記]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鍾耀庭,高中文化。1950年8月參加工作,1952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於都縣供銷合作總社股長、地區供銷合作社副科長、贛南區黨委審幹辦幹事,地委組織部幹事、副科長,于都縣西郊公社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于都縣革委會政治部主任、縣委常委,縣革委會副主任、縣委副書記。1977年11月至1978年5月任地委工作組組長,主持會昌縣委工作。1978年5月至1986年11月任會昌縣委書記(其間,1978年5月至1980年7月任縣革委會主任,1980年7月至1986年11月兼任縣人武部第一政委,1980年7月至1984年6月兼任縣政協主席)。1986年11月調任贛州地委委員、組織部部長。

基本信息

平反冤案

20世紀70年代後期,由於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干擾破壞及其流毒尚未肅清,會昌縣黨政班子鬧不團結,搞宗派、壘山頭,影響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鍾耀庭上任伊始主抓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撥亂反正:召開縣黨政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並在上級黨委的支持下逐步調整、充實黨政班子成員;根據中央的決定,對全縣2002名地、富、反、壞分子進行評審摘帽。縣委成立複查、平反、糾正冤假錯案領導小組,對各類被錯誤處理的案件進行複查糾正。到1982年共平反和糾正冤假錯案422件,對180名右派分子和41名中右分子進行複查糾正。

農村改革

調查研究是鍾耀庭做好工作的一大法寶。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縣有2000多戶社員要求包產(包乾)到戶。當時,鍾耀庭不敢表態,不敢支持,怕“偏”。於是,他帶領一個調查組到周田公社調查研究。周田是會昌較大的公社,生產基礎差,科學種田水平較低,生產發展緩慢。1980年公社黨委從實際出發,根據民眾意願實行各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全社包產、包乾到戶達93%。不到一年,公社面貌大變。當年早稻遭受嚴重乾旱情況下,全年糧食仍比上年增產790噸,社員生活也大有改善。事實使鍾耀庭認識到,黨中央提出放寬政策,實行聯產計酬的責任制是十分必要的。他將周田的情況寫成調查報告,經過縣委討論同意轉發給各公社鎮黨委參考。他和縣委其他領導大膽領導農村改革,包產、包乾到戶生產責任制在全縣普遍推開。為了進一步完善和鞏固農村生產責任制,鍾耀庭又深入調查,研究實行生產責任制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廣泛徵求民眾意見的基礎上,縣委制定了《關於穩定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這對全縣農村生產責任制的鞏固和完善,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鍾耀庭主持會昌縣委工作9年多。9年間,會昌舊貌變新顏。1986年與1978年相比,國民生產總值增加93.61%,財政收入增加221.1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282.35%,職工年平均工資增加109.09%。這9年是全縣和諧穩定、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快、人民得到實惠多的時期。這同新中國成立後至十一屆三中全會前,經濟發展緩慢、人民生活改善甚微的狀況,形成鮮明對比。他為會昌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作出很大的貢獻。

清正廉潔

鍾耀庭是烈士的後代,革命傳統銘刻在心裡,落實在行動上。他一心為工作,一切為人民。每年只有在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才抽空回農村老家過春節和親人團聚,正月初二、三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他調離會昌時,車裡裝的只有自己平常的生活日用品,沒有一件貴重的東西。他平易近人,耿直正派,品德高尚。2001年6月24日,鍾耀庭病逝。他在會昌留下一個亮點,更留下會昌人民對他的永遠記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