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力

鍛造力,是冶金行業中的專業術語,是用形狀各異的模具鍛造一些機械元件。

通過鍛造獲得模組坯料幾何形狀的方法,其靈活性極強。基本可滿足模組坯料規格和尺寸多樣性的要求,具有節省材料、縮短工時等優點。對於模具中的主要零件,由於其熱處理、質量和使用壽命等方面的要求,往往還需要通過鍛造來改善原材料的性能。如通過鍛造使材料的組織緻密、均勻,使其各向異性不明顯等。這時的鍛造不僅是改變幾何形狀,更重要的是要注意鍛造的方法。如採用縱向鐓拔、橫向鐓拔、三向鐓拔和對角線鍛造等。

簡介

模具是由若干個零件按一定規則排列的組合體。模具製造的第一步便是模具零件坯料(俗稱模組)的準備。由於模具零件形式、規格、尺寸和性能的多樣性,以及市場上材料的供應狀態以圓鋼居多,因此,由圓鋼形式的原材料截取適當長度,通過改鍛獲得模組坯料的制坯方式套用極其廣泛。

確認原則

鍛坯的原材料一般為圓鋼,合理選擇圓鋼直徑和確定下科長度是鍛造毛坯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其確定原則可歸納如下:
(1)體積相等,即鍛件毛坯的體積加上鍛造過程中金屬燒損率應等於原材料(圓鋼)的下料體積。
(2)金屬燒損率δ即鍛造力。熱時產生的氧化皮、脫碳層等的損耗率。一般取δ=0.05~0.10。火次增多,鍛造不平度大,材料脫碳傾向大時取大值
(3)原材料長徑比不能太大,一般取L/D=l.5~2.5,最大不超過3。L/D太大,鍛件鍛造過程中可能發生彎曲、夾層等缺陷。
(4)計算後的原材料直徑必須按國家標準的規格進行圓整,且最好是工廠庫房裡現存的或市場上供應的規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