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
長 19 厘米、高 11.6 厘米,厚 1.2 厘米。
廣州西漢南越王陵出土
作蹲虎欲躍狀,虎 揚頭,口大張,露齒,弓腰,尾巴上揚捲起,姿態威猛生動。虎兩面的毛斑, 系先鑄出彎葉形淺槽,再貼以金箔片,虎眼、耳以細金片勾勒。從側面觀察, 虎形線條流暢,層次分明。整體造型採用局部誇張的表現手法,脖頸粗壯, 前爪微曲穩穩著地,腰弓特甚,臀部緊貼後爪跟上,後爪尖著地,爪跟抬起, 猶如滿弓之箭,準備隨時射出,渾身積聚了巨大的能量。這是目前國內僅存 的一件錯金虎節,不論在造型上還是在工藝上,都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虎節正面有錯金銘文“王命:車徒”。據研究,傳世有龍節、虎節,皆 楚國用器,用途是持節者所到之處可以得到當地官府提供的飲食便利。南越 王墓出土的虎節,形制、字型與傳世的龍節、虎節全同,但銘文有別。從銘文來看,用途應是用以徵調 戰車和士兵的,屬軍事性質的內容,與傳世的秦國虎符(新郪、陽陵虎符)和考古發現的秦國杜虎符的用途相類。故它有可能也是化為兵符使用的。此 虎節的原產地應在楚國,後流入嶺南,歸南越國所有。
相關詞條
-
錯金銘文銅虎節
錯金銘文銅虎節,長19cm,高11.6cm,厚1.2cm。1983年出土,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收藏。
簡介 -
符節
中國古代朝廷傳達命令、徵調兵將以及用於各項事務的一種憑證。用金、銅、玉、角、竹、木、鉛等不同原料製成。用時雙方各執一半,合之以驗真假,如兵符、虎符等。關...
正文 符節制度 -
錯金博山爐
1968年於河北省滿城縣陵山出土。高26厘米,足徑9.7厘米。器型似豆形,蓋肖博山,通體錯金。座把呈透雕三龍出水狀,龍首頂托爐盤。爐盤裝飾以錯金流雲紋。...
文物簡介 工藝變化 錯金錯銀 博山爐傳奇 古詩中描述 -
陽陵錯金銅虎符
陽陵錯金銅虎符,相傳山東省臨城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是秦始皇調動軍隊的憑證。虎的左、右頸背各有相同的錯金篆書銘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
簡介 趣聞 -
虎節
雙柏縣小麥地沖一代的彝族,農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過虎節,彝語稱為“羅麻”。
簡介 起源 虎舞 詞語解釋 文物 -
虎符[中國古代調兵兵符]
小孔。虎符呈站立狀,虎身有錯金銘文9行40字,絕大部分是小篆:“兵甲之符...9.5厘米,符身上有銘文9行40字,錯金而成。銘文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發給陽陵駐守將領的虎符,出土于山東棗莊,上有錯金銘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
基本信息 虎符歷史 虎符作用 形質變化 虎符文物 -
鄂君啟節
見到最早的錯金銀青銅器,就是一件錯金銘文的欒書罐,是春秋中期的,器高四八...。就形制而言,有虎形、馬形、龍形、竹節形。早期的節是剖竹為之,《周禮·小...共出土5件,舟節2件,車節3件,合在一起則呈圓筒狀。節面文字錯金,各有...
鄂君啟節介紹 金銀錯 博鄂君啟金節 車節銘文如下 舟節銘文如下 -
西漢南越王墓
一枚為“文帝行璽”龍鈕金印,此外,還有螭虎鈕“帝印”。龜鈕“泰子”金印以及...
概況 交通信息 地理位置 發掘過程 出土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