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錫伯渡》由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錫伯渡(代序)
老金貴
彈弓王
捉魚錄
啤酒花
兔記
五子女
鳳求凰
狼祭
淘金記
序言
終於又回到錫伯渡了,這片養育我的土地。也許是這裡有我太多童年和少年的回憶,經常夢回到這裡,一棵樹、一叢草、一捧土……都是那么親切和熟悉!這裡雖然已人去屋廢,一人高的荒草馬上要把它掩蓋了,那條大船也早已不知去向,可我還是感覺那么親切,仿佛有回到家的感覺。故鄉,總是令人魂牽夢繞!
錫伯渡是個很小很小的地方,位於額爾齊斯河上游中段的河南岸,下游距北屯市三十餘公里,上游距富蘊縣一百餘公里,20世紀6(卜80年代為兵團183團一個連級編制的單位,只有二三十戶人家。這裡雖小卻在中國地圖上有它一個點,因為其地理位置曾十分重要,是進出阿勒泰的主要渡口和古牧道。其地名意為錫伯人住過的渡口。
在歷史的長河中,錫伯渡有過三次繁榮時期,每次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第一次是18世紀中期清廷平定準噶爾叛亂後,從今遼寧省瀋陽一帶的17屯中抽調了1020名錫伯族青年和他們的家屬共3275人分兩批西遷到新疆伊犁戍邊。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春天,第一批出發的人通過蒙古大草原從科布多西行翻越烏爾莫蓋提達坂到達這裡。
當時正值盛夏,西遷的錫伯族人到渡口時正是額爾齊斯河的洪水期,河水暴漲水流湍急,根本沒法渡河,加之錫伯族人人馬疲憊糧食也不多了,他們看到這裡風光秀美,河裡滿是魚兒,林里動物成群,於是便決定安營紮寨小住下來。整個夏天錫伯族人都是在這裡度過的,直到夏末水小時才涉水渡河繼續西遷至伊犁。
錫伯族人是射獵和捕魚的能手,他們用捕獲的獵物與當地人交換各種生活用品,教當地人射獵和捕魚技巧,當地人也很喜歡他們。整個夏天,這裡成為方圓百里最熱鬧的地萬,人來人往如集市一般。據傳一個錫伯族小伙愛上一個哈薩克族姑娘,他就留了下來;一個哈薩克族姑娘愛上一個錫伯族小伙,她就跟著走了。後人便稱此地“錫伯渡”。
錫伯渡第二次繁榮是1959年4月,一支由三十三名兵團戰士組成的特殊隊伍來到這裡,支起了三頂帳篷,架起了三口大鍋——至此,兵團又多了一個團級建制單位——183團。後人員逐漸增多,錫伯渡土地有限,183團遷至現在叫雙渠鎮的地方。如今的183團已是有幾千人的團場了,然而.這小小的錫伯渡卻是它的誕生地。
183團團部遷走後,在原來團部的舊址上留下的三十戶左右人家,成立了打魚隊,專門打魚供給團部。後又改為採石隊,進山開採條石為新團部蓋房打地基用。再後來,改為耕田種地的農業連隊(連隊,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體制系列中的一個專用詞,是屯墾戍邊事業中一個最基層的生產單位),但還叫採石隊。70年代中期我上國小時,錫伯渡就試種成功了蘋果,成為阿勒泰地區首個產蘋果的地方,各地紛紛來買蘋果。
後來雖然在北屯修建了水泥的額河大橋,修建了直通阿勒泰市的公路,但錫伯渡仍是一個重要的渡口。福海縣每年春季進山秋季下山轉場的牛群、羊群、駝群、馬群和拖家帶口遊牧的哈薩克族牧民,都要經錫伯渡渡河進出山;河兩岸的牧業隊和生產隊之間的人走親訪友都要經過錫伯渡.那時的錫伯渡一年四季都很熱鬧。
70年代,因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錫伯渡是方圓百里出產特種果菜的地方。除蘋果外還成功種植了海棠果、啤酒花、一號洋芋等,這裡種出的西瓜個大瓤甜,黃西紅柿和南瓜遠近聞名。當時盛傳錫伯渡的黃西紅柿兩個頂一個雞蛋,洋芋又大又沙又甜可當饃吃,走後門才能買上。這裡羊多、魚多、瓜果多,曾令多少人羨慕!
那時,錫伯渡的魚太多了,可能因為是渡口船上掉下的牛羊糞多的原因,一群一群的魚在渡口游來游去,隨便下一片網一個鐘頭就上滿了魚。我小時候,到處糧食緊張,連隊就成立了一個打魚隊,每家每天分一水桶魚,一年四李吃魚.連上學帶的午飯都是烤乾魚,可以說,我們那一代錫伯渡小孩是吃魚長大的。
那時錫伯渡魚多到什麼程度,舉兩個例子:一個哈薩克族牧民騎馬從淺水處過河,馬被狗魚(白斑狗魚,又稱喬爾泰)咬得亂跳,上岸一看,牧人兩隻腳上各咬著一條大狗魚,馬的陰莖上咬著一條大狗魚。連隊一個叫條條的青年,一個猛子扎進河裡,搏鬥了好一陣,提出了一條兩米多長、臉盆粗的狗魚。我們小時候釣魚不用食,鉤上扎束羊毛就行了。
那時,當地的哈薩克族人不吃魚,不吃蔬菜,主要吃肉和奶茶乳酪,但他們喜歡漢族人種的西瓜和自釀的酒。於是錫伯渡就有人悄悄在自家釀酒,在自家地里種西瓜,然後用酒和西瓜換來哈薩克族牧人的羊和牛宰了吃肉。記得小時候錫伯渡一到冬天,幾乎家家都會宰一頭牛過冬。那時,除了很難吃上白面饃饃外,魚肉是不缺的。
除了魚多牛羊肉多外,那時錫伯渡口兩岸的樹林裡野兔子特別多,連隊有個外號叫“兔見愁”的,捉兔子的技術高超.少則捉一兩隻多則捉五六隻大野兔子,一年能捉幾十隻甚至上百隻野兔子。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的錫伯渡是它最繁盛時期,那時誰要是想調進採石隊來是很難的。記得那時經常有團電影隊和演出隊來放電影和演節目,後來才知道他們經常來的原因是錫伯渡有魚吃、有肉吃、有好瓜果吃,難怪西瓜一熟電影多了,蘋果一熟好戲多了,冬天一到領導多了呢。進入80年代後錫伯渡開始冷清下來了。
說錫伯渡就不能不講講那兩隻大船。據說,額爾齊斯河在中國流域內有好幾個渡口,曾經還與蘇聯通航,但最大的還是錫伯渡的渡口。渡口南北,各深深地埋下一個大木樁(後改為鋼筋水泥樁,至今還在),木樁上繫著一根鋥亮的鋼絲繩,有擀麵杖般粗,仿佛一張巨大弓上的弦,繃得緊緊的。
鋼繩下系住一個大的動滑輪,滑輪的另一頭把河面上的兩隻大木船死死地抓住。每隻木船有十米長、三米寬.兩隻木船並在一起,上面用厚木板釘成一個約有六十平方米的大船平台,一次能裝一群羊或兩輛大汽車。船工傾斜著身子,雙手緊緊地拽著鋼繩,像拔河似的一把一把地拽,加上水的衝力,大船慢慢駛向對岸。
那時錫伯渡的採石隊歸183團管,而渡口和渡船歸福海縣管。從5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有過兩個船工,一個是我國小同學庫盤的父親,哈薩克族。70年代末庫盤的父親退休了,父親是漢族,母親是哈薩克族的莫合買提接管大船。一直到90年代中期,這艘大船還在擺渡,只是作用越來越小了,和採石隊一起衰落了。
錫伯渡的第三次繁榮是80年代中期,仿佛是一夜之間,錫伯渡上下幾十公里的額爾齊斯河兩岸一下湧來了數萬淘金大軍,在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把兩岸的河灘翻了個遍,無數的樹木被砍伐,額爾齊斯河兩岸滿目瘡痍。一時間,天南地北的幾百人湧進錫伯渡,小小的彈丸之地一下擁擠不堪,熱鬧非凡,人稱“塞外小香港”。 幸虧國家及時制止了阿爾泰山的淘金亂象,儘管如此,河流、草原、山地、林木的破壞仍十分嚴重。短暫的繁華熱鬧之後,錫伯渡像一個受盡凌辱、元氣大傷的老者,開始走下坡路了,到90年代中期,僅剩幾戶人家了。錫伯渡仿佛完成了它的使命。終究被歷史的長河淹沒了。
2012年9月23日,我回到這裡,整個錫伯渡只剩兩戶人家。那兩隻大船早已腐爛成為殘骸,兩岸的碼頭上長著一叢叢野草,原來的一排排房屋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人多高的雜草和鬱鬱蔥蔥的樹木。唯有那條叫額爾齊斯河的大河,仍自東向西靜靜地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