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名: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或者 察布查爾縣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以錫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伊犁河谷盆地伊犁河南岸和中天山西端。
縣情概況
位置面積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以錫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伊犁河谷盆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地伊犁河南岸和中天山西端。介於東經80°31′-81°43′,北緯43°17′-43°57′之間。東以塔爾德溝為界與鞏留縣為鄰,西以中俄《伊犁界約》線為國界與哈薩克斯坦國相接,南以烏孫山分水嶺為界與特克斯、昭蘇兩縣毗連,北隔伊犁河與伊寧市、伊寧縣、霍城縣相望。縣境東西長90公里,南北寬70公里,總面積4430.24平方公里/4482平方千米(簡冊)。
人口民族總人口164832人(2003年)。有錫伯、維吾爾、哈薩克、漢、回、蒙古等25個民族。
地形氣候
縣人民政府駐察布查爾鎮,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695千米。郵編:835300。行政區劃代碼:654022。區號:0999。拼音:Chabucha'er Xibo Zizhixian。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地勢自南向北形成多級階梯,東窄西寬,南高北低,自東向西漸趨開闊,自南向 地圖北逐漸平坦,形狀象一面打開的旗幟。地形分為南部山區、山麓、丘陵、中部傾斜平原、北部河流階地和河漫灘等五個地貌類型。有伊犁河、察布查爾河等水系。屬大陸性北溫帶溫和乾旱氣候,熱量豐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春長,冬季寒冷,夏秋短,夏季炎熱,降水較少,年均氣溫7.9℃,極端最高氣溫39.5 ℃,極端最低氣溫-43.2℃。年平均日照時數2 810.7小時,≥10℃的積溫3 389.1℃,無霜期161天,年均降水206毫米。
201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申報的“錫伯族刺繡”,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美術項目類別,序號12。 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錫伯族 文/郭耀嵩 在我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的接壤處,有一個全國惟一的錫伯族自治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縣內聚居著2萬名錫伯族人,是我國錫伯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縣。 錫伯族在我國約有18萬人,主要分布在遼寧、上海和新疆。錫伯族原籍遼寧省的瀋陽一帶,清乾隆二十九年,清政府為加強新疆地區的邊防力量,從瀋陽、遼陽和撫順等17個地市抽調錫伯族官兵1018人,連同其家屬3275人,告別故土,來到新疆戍邊,形成了現在的察布查爾縣。 錫伯族以其勇敢而著稱華夏。千百年來,他們為民族發展而獻身。遷往新疆後,他們英勇善戰,平定內亂,抵禦外侮,為捍衛邊陲做出了貢獻。錫伯族擅長射箭,曾被稱之為“箭族”。而今,射箭已成為其體育項目之一。1979年,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建造了一座大型的射箭廳,組建了射箭隊,曾為國家輸送了不少優秀的射箭運動員,有些曾在國內全運會和其他運動會上奪得金、銀獎牌,為祖國和民族爭得了榮譽。 錫伯族是個非常勤勞的民族。尤其是察縣錫伯人,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把察縣建成了塞外大花園和邊疆糧倉(“察布查爾”錫伯語意為“糧倉”)。而今的察布查爾,綠樹成蔭,風光秀麗,空氣清新,人民生活美滿幸福。改革開放以來,錫伯人很快找到了脫貧致富奔小康新的經濟成長點,建立了以旅遊為主體的馬鹿養殖基地、大草場等,收入極為可觀。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錫伯族以其聰明的智慧飲譽海內外。察縣的錫伯族特別重視教育,兒童入學或在家裡除學習本民族語言和漢語外,還要學習維語和哈薩克等語言。錫伯族人一般會講4種語言,在我國的民族中,當屬佼佼者。為此,錫伯族為國家造就了一批批翻譯人才,每年還要向東北等地輸送大量的語言、體育教師,為我國的民族文化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察縣是我國錫伯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縣。錫伯族具有較深厚的文化底蘊,其風俗習慣、民族語言、民族建築和民族服飾,以及舞蹈、音樂、藝術等方面,均得到了完整的延續和保留,並在語言、戲曲、音樂藝術等方面,有所創造和發展。此外,錫伯族還創作出影響較大的《禁菸歌》,對本民族乃至其他民族的衛生健康,起到了積極的宣傳教育作用。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錫伯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文自然景觀,得到了世人稱頌。察縣著名的圖公紀念館、靖遠寺、射箭廳、西遷節、文工團和瓊博樂森林公園,以及烏孫山、瓊博樂腕足類動物化石和五大河谷盆地等,都是一座座民族文化寶庫,是科學家、科學愛好者和國內外遊客的必到之處,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遊人前來光顧。 百聞不如一見。凡到過察縣的人,無不被那裡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所陶醉;凡接觸過錫伯人的人,無不為他們的聰明智慧而感到欽佩。觀一眼察縣風光,增一份精神享受;握一次錫伯之手,長一分聰穎智慧。察縣錫伯人,張開自己的友誼雙臂,時刻歡迎您的到來。
察布查爾縣的土地總面積為444360公頃,耕地面積為6.4萬公頃,其中山水灌區15880公頃,大河灘區17147公頃,荒地8.5萬公頃;林業用地面積62920公頃;可利用草場328667公頃。
自治縣地地貌、地形複雜,土壤種類也不一。隨著地形、海拔高度的變化,引起了地表水的重新分配,加之降水量的不同,加深了地表植被的差異,因而分布也不一樣。從南向北,依次為高山--亞高山--中山--低山--山前丘陵--洪積(沖積)傾斜平原--扇緣溢出帶--高階地--二級階地--低階地與河漫灘。在不同地貌部位,土壤的分布規律為:高山草甸土--亞高山草甸土--灰褐色森林土--山地黑鈣土--山地栗鈣土--灰鈣土--鹽土--沼澤土--草甸土(淋灌草甸土)。
自治縣的土壤劃分為11個類型,25個亞類型;13個土屬,32個土種。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轄2個鎮、11個鄉(包括1個民族鄉):察布查爾鎮、愛新舍里鎮、堆齊牛錄鄉、孫扎齊牛錄鄉、綽霍爾鄉、納達齊牛錄鄉、扎庫齊牛錄鄉、米糧泉回族鄉、坎鄉、闊洪奇鄉、海努克鄉、加尕斯台鄉、瓊博拉鄉。境內有:良繁場、察布查爾奶牛場、平原林場、山區林場、六十七團、六十八團、六十九團。縣人民政府駐察布查爾鎮。
察布查爾鎮 代碼:654022100 轄4個社區、2個村委會:果爾敏路東街社區、果爾敏路西街社區、查魯蓋路東街社區、查魯蓋路西街社區、寧古齊村、蒙霍爾村。
愛新舍里鎮 代碼:654022101 轄4個村委會:依拉村、安巴帖村、烏珠牛錄村、納旦芒坎村。
孫扎齊牛錄鄉 代碼:654022201 轄5個村委會:孫扎齊牛錄村、雀爾盤村、阿帕爾村、切吉布拉克村、郎卡村。
納達齊牛錄鄉 代碼:654022203 轄2個村委會:納達齊牛錄村、清泉村。
扎庫齊牛錄鄉 代碼:654022204 轄5個村委會:扎庫齊牛錄村、寨牛錄村、納爾洪村、鐵爾曼布拉克村、查乾布拉格村。
坎鄉 代碼:654022206 轄10個村委會:坎村、闊勒特克其村、阿勒瑪勒村、齊格勒克村、蘇阿蘇村、格拉木村、麻扎村、薩爾加孜克村、恰克村、阿拉爾村。
闊洪奇鄉 代碼:654022207 轄9個村委會:闊洪奇村、三盤村、瓊塔木村、玉爾坦村、揚古孜、亞尕奇村、吾日勒克村、阿爾墩村、庫木墩村。
海努克鄉 代碼:654022208 轄5個村委會:海努克村、阿勒斯坦村、切吉村、托普亞尕奇村、瓊布拉克村。
加尕斯台鄉 代碼:654022209 轄5個村委會:加尕斯台村、上加尕斯台村、下加尕斯台村、努拉洪布拉克村、阿克亞爾村。
瓊博拉鄉 代碼:654022210 轄5個村委會:瓊博拉村、索墩布拉格村、墩買里村、小博拉村、普拉克闊拉村。
堆齊牛錄鄉 代碼:654022200 轄4個村委會:堆齊牛錄村、佛營村、依車村、舍里木克村。
綽霍爾鄉 代碼:654022202 轄4個村委會:綽霍爾村、博斯坦村、龍溝村、布占村。
米糧泉回族鄉 代碼:654022205 轄3個村委會:米糧泉村、克米其買里村、阿頓巴村。
種羊場 代碼:654022400
良繁場 代碼:654022401
伊犁州奶牛場 代碼:654022402
平原林場 代碼:654022403
山區林場 代碼:654022404
兵團六十七團 代碼:654022405
兵團六十八團 代碼:654022406
兵團六十九團 代碼:654022407
縣名得自察布查爾渠名。系錫伯語,意為“糧倉”。本系蒙古語“凹陷的隘口”之意。
西漢之前,公元前2世紀,察布查爾僻處要荒,未隸版圖,先後為寨種、月氏居牧。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列入漢朝版圖。西漢迄晉為烏孫國,南北朝時期為悅般國,隋唐為西突厥屬地。至唐為昆陵都護府下溫鹿洲都督府轄地,公元720年歸北庭都護府統轄。南宋屬西遼轄,元初為察合台封地,至公元1274年屬阿里麻里行中書省轄。元末為翰亦刺地,明屬也先瓦剌之後,分四衛拉特,準噶爾部崛起居之。至清興,準噶爾建庭於此,成為準噶爾政治、宗教之中心和渾台吉噶爾丹策凌兀魯思(即蒙語領地之意)。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朝平定準噶爾後,察布查爾變為荒無人煙的原野。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清朝政府自東北調遣錫伯軍民共約3000餘人西遷伊犁,進駐察布查爾屯墾戍邊。乾隆三十年(公元1767年),按新額魯特例,不論旗分,以近200戶為一牛錄,錫伯昂吉共編為八旗八牛錄:鑲黃旗(烏珠牛錄)、正黃旗(寨齊牛錄)、正白旗(依拉齊牛錄)、正紅旗(堆齊牛錄)、鑲白旗(孫扎齊牛錄)、鑲紅旗(寧古齊牛錄)、正藍旗(納達齊牛錄)、鑲藍旗(扎庫齊牛錄)。錫伯八旗,總稱錫伯營,隸屬於伊犁將軍府錫伯營領隊大臣直轄。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為“伊犁塔蘭奇蘇丹汗國”地方割劇政權所轄。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淪為沙俄殖民地,劃歸俄七河省管轄。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清政府收回伊犁。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錫伯營仍屬伊犁將軍統轄。民國元年(1912年),伊犁革命臨時政府被撤銷後,錫伯營屬伊犁鎮邊使署轄,至1915年新疆省都督楊增新將伊犁鎮邊使署改為伊犁鎮守使署後,錫伯營改屬伊犁鎮守使署轄,受新疆都督節制。今縣境內坎鄉、海努克、加尕斯台,自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起皆屬寧遠城阿奇木伯克轄,至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隸屬寧遠縣轄(今伊寧縣)。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劃歸鞏留縣轄。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14日),伊犁屯墾使邱宗浚宣布撤銷伊犁錫伯營(包括四營),同時成立河南設治局(因處伊犁河南岸而命名)。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月1日),升格為縣,正式成立河南縣,海努克、加尕斯台同時劃歸河南縣轄,隸屬於伊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河南縣被鑑定為三等縣。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4日),河南縣因與河南省重名,改名寧西縣。1944年成立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革命政府,寧西縣改稱蘇木爾縣。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後,1950年6月11日蘇木爾縣復稱寧西縣,並宣告成立寧西縣人民政府,隸屬伊犁專員公署。1951年,坎鄉由伊寧縣劃歸寧西縣轄。1954年3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將寧西縣更名為“察布查爾”,並成立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疆域演變】 清代以前,察布查爾屬古民族遊牧區,其境範圍不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錫伯營進駐察布查爾後,其境域範圍有了比較明顯的界線。清乾隆三十二年至嘉慶十三年(公元1767--1808年),錫伯營駐守疆域範圍西至今哈薩克斯坦國境內察林河,東至今縣境加尕斯台鄉,東西長約120公里;南自厄魯特牧地(即今烏孫山北麓)起,北至伊犁河,南北寬約40公里,總面積約4800平方公里。錫伯營實際巡查境域範圍西至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
清嘉慶十三年至光緒七年(公元1808--1882年),錫伯營察布查爾大渠挖成後,經伊犁將軍批准,將錫伯營界東移至積水潭(今闊洪奇),其疆域東西延長為約130公里,總面積約5200平方公里。
清光緒七年(公元1882年),中俄定約《伊犁界約》後,與霍爾果斯河口對直頭胡、特奇勒乾山以西大片土地皆被劃入俄境。錫伯營界疆域東西長縮短為約75公里,總面積約3400平方公里。
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8年),廢錫伯營八旗制,成立河南設治局。1940年1月1日升格為縣,正式成立河南縣,同時將加尕斯台和海努克由鞏留縣劃入河南縣轄。河南縣轄境:北自伊犁河,南至烏孫山分水嶺,西自中俄《伊犁界約》國界線,東至闊洪齊,總面積約為3638平方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坎鄉由伊寧縣劃歸寧西縣(今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轄後,始成現在的疆域面積4430.24平方公里。
在我國56個民族中,有一個人口少,卻分居東北和西北兩個地區,古老強健,勤勞勇敢的民族。她,就是錫伯族。他們當中的一支人馬歷史上曾經從遼河跨越至伊犁河,留下千古絕唱。他們的後代就是現今的近4萬錫伯人。主要居住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霍城縣、鞏留縣、塔城市、伊寧市和烏魯木齊等地,呈大分散、小聚居狀。
二百多年來,錫伯族人民在祖國的邊陲西部創造並發展了屯墾戍邊文化,保存並發展了自己的語言文字。錫伯語和錫伯文是新疆通用的六種民族語言之一。在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錫伯人一般都能使用漢語、哈薩克語、維吾爾語,少部分人還懂俄語和蒙古語,被稱為“天才的翻譯民族”。
錫伯族歷史悠久,古鮮卑人的遺址嘎仙洞的發現,為研究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錫伯族先民的歷史與文化揭開了新的一頁。公元三世紀(東漢時期),鮮卑據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阿勒泰山的漠北高原。公元四至五世紀,拓跋鮮卑建立了北魏政權,統一了北部中國。在這大統一的過程中,鮮卑人作出了重大貢獻,歷史的長河奔騰不息。入主中原的鮮卑人,大多接受了漢文化,漸漸融入漢族之中,在鮮卑人逐漸成為一個古老的歷史稱呼的時候,在鮮卑族的誕生地和搖籃-----大興安嶺的森林和呼倫池的湖網地區,還有一部分鮮卑人過著寧靜的漁獵生活,所說這些鮮卑人中的一部分,就是今天我國錫伯族的先民。
康熙三十八年至四十一年間,清政府將錫伯族等族人編入外八旗,遷入遼河平原,成為一支騎射精良的勁旅。嗣後,錫伯部隊又被調駐遼寧、吉林、山東、雲南和北京等地。
1762年,清政府於伊犁設立“總管伊犁等處將軍”,管轄新疆。然而,數十年的戰亂,伊犁地區人民流亡,土地荒蕪,牧場凋敝,生產力受到嚴重破壞,邊防空虛,祖國西部這片廣褒的土地出現了無兵防守的真空。強鄰沙俄窺伺,不斷向東擴張,警報頻傳。在這樣的形勢下,清廷深感兵力不足,便調遷英勇善戰並懂得農業生產技術的錫伯人前來守邊。
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清政府下令由盛京等17個城市徵調錫伯官兵,連同眷屬共5000餘人西遷新疆伊犁地區戍守邊防。西遷的錫伯人於當年農曆四月十八日在盛京錫伯家廟太平寺集會辭行,十九日出發。 這次西遷是錫伯族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也是錫伯人的一次痛苦的生離死別。正因有了西遷,錫伯族的歷史和文化得到了改寫,在西陲土地上以她沉甸甸的份量,特有的堅韌執著,譜寫出令她的子孫後代深感輝煌和自豪的歷史篇章。
錫伯族的西遷,是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它與一般的民族遷徙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正是這5000人馬及其後代們,在西遷以後的歲月里創造出許許多多令世人嘆為觀止的壯舉。
公元1764年的農曆四月十九日,錫伯族軍民離開世代相依為命的故土和生身父母,分兩隊乘坐簡陋的交通工具,從盛京出發,踏上遙遠的萬里征程。這是一支無窮無盡的隊伍;騎馬的、坐牛車的、步行的、扶老攜幼,帶著糧食、帳篷等日用雜物,帶著故土的五穀籽種和神物喜力媽媽。他們背負弓箭,腰跨側佩刀,手握長槍,也帶著剛剛離別的深切悲痛。但他們畢竟是一支久經訓練,驍勇善戰的隊伍。一出盛京,他們便加快了行進速度。從盛京出發向北,軍民們通過柳條邊彰武台邊門,向西流去 。一直伸向天際的柳條籬笆牆,像無數士兵舉起槍桿,列隊向這去遠去 隊伍致敬。出彰武台邊門後,折西行入科爾沁平原,再沿西拉木倫河逆行。西拉木倫河沿岸平坦,風光明媚。行至大興安嶺南端和燕山山脈之間西拉木倫河發源處,繞過大興安嶺南端和達來諾爾,進入錫林郭勒盟境內,往西北行經西烏珠穆沁旗和東烏珠穆沁旗境,便進入了外蒙車臣汗部境內(今蒙古國蘇赫巴托省境)。由此西北行,經車臣汗部境內的額爾德尼察乾、西烏爾特、蒙庫汗、溫都爾汗等地後,即達到克魯倫河朔源處。再由此西行,經庫倫(今烏蘭巴托)行至烏里雅蘇台(今扎爾哈郎特),並在此過了一個冬季。途中錫伯軍民越大興安嶺南端後,經達來諾爾通蒙古各旗的驛道時,遇到了一望無垠的蒙古大漠和荒涼無人煙的浩瀚戈壁。錫伯軍民在大漠深處鑿井解決飲水問題,故而在今蒙古國版圖上留下“錫伯吉爾孟”的地名。
漠北高地不勝地寒。錫伯軍民抵達烏里雅蘇台時,已是陰曆八月底。這個季節的蒙古高原,青草無存,寒氣凌人,漠北冬早,沿途已無草供應牲畜,又遭遇特大風雪,牧草供應緊張,牲畜由於長途趕路,疲憊瘦弱異常,倒斃之數,逐日增加。錫伯軍民無法繼續前進,便在烏里雅蘇台紮營過冬。在烏里雅蘇台過冬期間,牲畜因長途乘騎駕馭,疲憊瘦弱,加之雪原無草,開春時又碰上一場瘟疫,原由盛京起程時所帶之牛3036頭,先後倒斃2596頭,僅剩440頭;所帶之馬2020匹,少數倒斃以外,“大多疲瘦,生癩者眾,不得其力”。要西行,首先要解決畜力。經管帶協領阿木胡郎、噶爾賽向朝廷呈報交涉,由烏里雅蘇台將軍成袞扎布報奏,從烏里雅蘇台借給馬500匹,駝500峰,抵伊犁後如數交還(後到伊犁後,大部分倒斃,均由錫伯官兵分攤,折銀賠償)。
1765年(乾隆三十年)陽春三月,漠北冰化雪消。道路雖未完全乾燥,但錫後軍民急於趕路西行,便於三月初十動身。每人帶了四個月的口糧和一個月的茶葉,仍分兩隊,從烏里雅蘇台啟程,向西進發。行至科布多一帶,天氣突然暴熱。阿爾泰山積雪大量融化,發源於阿爾泰山諸河一時俱漲,“水深流急,不能行走”。錫伯軍民改變行進路線,穿繞科齊斯山而行,尋淺水處跋涉。但受困多日,"所剩兵丁之口糧,只足月余之食",所借馬駝,亦倒斃甚多.阿木胡朗只得派人向伊犁將軍府請求借濟.在未得伊犁派人借濟之前,餘糧已盡,畜力短缺.面臨如此困境,錫伯軍民毫不驚慌氣餒,沿途採摘野草,和著一點點糧食,聊以充飢(為了紀念這段艱苦的經歷,錫伯人後來每年春季摘一種叫"烏珠穆爾"的野菜吃)。他們堅持前進,毫不停留,充分顯示了錫伯人一往無前的堅毅精神。此間他們架設浮橋渡過通往北冰洋大河額爾齊斯河(留下“錫伯渡”地名)。一直到六月十二、十五日、六月二十四日、二十六日,過了霍博賽爾里、察罕鄂博等地,兩隊錫伯軍民才得到接濟。前來接濟的官兵看到一群面黃肌瘦、精疲力竭,但仍然拖著疲憊身子掙扎著繼續前進的隊伍,不禁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繼而,錫伯軍民又經過額敏、巴圖魯克、博羅塔拉等地,穿越險關隘道果子溝,於乾隆三十年七月二十二日,先後抵達目的地伊犁綏定一帶。在進入烏哈爾里克城(即綏定城)以前,這支長途中跋涉的隊伍,無論男女老少,都換掉襤褸的衣服,穿戴上最好的衣帽,精神抖擻地接受伊犁將軍的檢閱。
西遷官兵與家眷,從白山黑水到伊犁河,冒酷暑、頂嚴寒,越千山、涉萬水,風餐露宿,扶老攜幼,橫穿漠北,幾次斷糧,險境迭現,經受了長途跋涉的艱難,行程一萬餘里,將三年行期縮短一半,僅用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就出色地完成了西遷任務。他們在熱愛祖國、保衛邊疆的偉大精神激勵下,在祖國歷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歷史證明:錫伯民族不愧是偉大祖國多民族大家庭中的優秀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