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本書是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與2001年8月批准資助的中國當代大學者錢穀融研究”科研課題成果之一。全書分感悟人學”,文脈傳承,真情訪談和文苑印象四部分,主要內容包括人學與美學的氤氳化醇;錢穀融先生的魅力;《論文學是人學”》發表的前前後後;嚴酷時代里的證詞;蔣孔陽、錢穀融的文藝評論;跟隨錢穀融先生讀書記;文學是人學”——錢穀融先生訪談錄;拜訪錢穀融先生 錢穀融印象記;走進錢谷融先生的書房;讀書寄懷秋水對人如坐春風等。 《錢穀融研究資料選》是面向大學中文系學生、老師和現當代文學研究者的一本資料性讀物。可選的文章很多,並沒有悉數收錄。有些文章的內容有交叉重複,為尊重原作,均未作刪除修改。
編輯評論
文學對象,文學的題材。應該是人,應該是時時在行動中的人,應該是處在各種各樣複雜的社會關係的人。 文學當然是能夠,而且也是必須反映現實的。但我反對把反映現實當作文學的直接的。首要的任務,尤其反對把描寫人僅僅當作是反映現實的一種工具,一種手段。 藝術活動,不管是創作也好,欣賞也好。總離不開一個我”。在藝術活動中要是抽去了藝術家的我”,抽去了藝術家個人的思想感情,就不成其為一種藝術活動,也就不會有什麼藝術效果,不會感染人的力量了。 我平生最服膺的格言有二。一是希臘阿波羅神廟中的知道你自己”。二是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能夠成為一個散淡的人,真誠地寫作,就可以達到自由的境界。寫出真正令人愛讀的散文來
作者簡介
錢穀融,1919年生,江蘇武進人。著名文藝理論家,博士生導師。曾任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名譽會長。1957年因倡導文學是人學”觀念而受到全國範圍有組織的批判。著有《文學的魅力》、《論文學是人學”》、《(雷雨)人物談》、《藝術.人.真誠——錢穀融論文自選集》、《散淡人生》、《當代文藝問題十講》等,並負責主編多種文學叢書和教材。
目 錄
序言
感悟“人學”
淡泊寧靜精雕細刻——小記錢穀融教授
破人性之禁域探藝術之奧區——重讀錢穀融《論“文學是入學”》
人道主義的魅力——重讀錢穀融先生《論“文學是入學”》
“文學是人學”的再探討——在生態文藝學的語境中
人學與美學的氤氳化醇——關於錢穀融先生《論“文學是人學”》
走人學之路,達文學之理——感悟“文學是入學”
舊文不舊——關於錢穀融的《論“文學是人學”》
文學是人學:一個輝煌的命題——“新時期文藝學20年”的反思之一
對自我的尊重對人的信心
錢穀融先生的魅力
《論“文學是人學”》發表的前前後後
文脈傳承
嚴酷時代里的證詞
錢穀融先生的文學思想述論
錢穀融文學評論的特色
蔣孔陽、錢穀融的文藝評論
錢穀融先生與文學批評
尋覓獨特意蘊開掘藝術深度——從《人物談》看評論的目標
文藝批評漫談——讀《人物談》有感
眾聲喧譁中的獨特見解——被批判的錢穀融、蔣孔陽的理論建樹
“吾其為水矣”
詩意綻放——試論錢穀融的審美觀及其《散淡人生》
散淡:葆真、守誠、唯美 ——錢穀融和他的《散淡人生》座談紀要
《散淡人生》編後記
跟隨錢穀融先生讀書記
真情訪談
藝術創作是一種“有情思維”——錢穀融先生談話錄
“文學是人學”——錢穀融先生訪談錄
茶館裡泡出學問漫談中教出高徒
我是一個思想懶漢
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性格是“不事王侯”
答客問——讀書·人生·書信
常綠的田野常新的追求——訪錢穀融教授
拜訪錢穀融先生
1957之後——錢穀融、陳伯海訪談
修辭立其誠
文苑印象
散淡襟懷錢穀融
春風化雨——錢穀融教授印象
說說錢穀融先生
錢門求學記——說說我的老師錢穀融先生
錢穀融印象記
我的導師錢穀融
我的老師錢穀融先生
以始終不渝的真誠面對讀者
生命中必須承受之“美”
散淡:從人格烏托邦到日常活法——錢穀融襟懷解讀
樂水者壽
我眼裡的錢先生
嘉陵江畔的錢穀融
走進錢穀融先生的書房
“歡喜型”學者
散淡情懷清明文章——錢穀融教授的人生態度和文學信念
錢穀融先生的“平常心”
讀書寄懷秋水對人如坐春風
仁者之風
文學是人學——散淡錢穀融
附錄一
錢穀融著述目錄簡編
附錄二
未收入本書的部分資料篇目
後記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8-05-01
·版次:1
·總頁數:413
·印刷時間:2008-05-01
·印次:1
·字數:347000
·ISBN:9787561760055
·大小:32開
·裝禎: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感悟“人學”
淡泊寧靜精雕細刻——小記錢穀融教授
錢穀融教授,是我於1952年暑後院系調整,從滬江大學分配來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任教後,才有緣相識的。在此以前,還從未晤面過。比我早一年,華東師範大學在原大夏大學舊址始建時,他就從交通大學調來。從那時至今,我們已同事近六十年。我們不僅在系裡共事,寓所也是近鄰。潛在關係還有:我老家江陰,他老家常州,實際相距數十華里,鄉音很近。我因家境清貧,讀完國中後,高中三年報考的是省立無錫中學高中師範科,學費與一伙食都完全免繳,但畢業後必須當國小教師兩年,憑證才可報考國立大學,當時國立大學全國只有十三所,師資、設備好,學費甚少,但被錄取不易,因師範科得學教育等課程,數、理、化減少了。他也是在這所學校這樣情況下畢業的。
抗日戰爭爆發時,我已考入青島的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讀了三年,隨校內遷到四川萬縣,教育部決定把山大暫時併入已遷至重慶沙坪壩的國立中央大學,故我的四年級就是在重慶的中央大學畢業的。老錢此後也考人中央大學中文系,先後兩校都是相同的學校,因他比我小四歲,他來時我已畢業離開,都未相見。但在這兩校的部分老師,卻都教過我們。同鄉、同校、同學、同是四川話所說的“下江人”,加上當時的戰爭環境,艱苦學習的生活,以及對研究文學問題的相同興趣,相識以後共同的經歷與回憶,自然能增加許多談天的材料。我們都無做官、從商的家庭背景與主觀追求,都想研究些文學問題,個性不全一樣,談資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