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峰

銅鼓峰

“秋來一色極天淨,皎皎出日看斑斕”。位於豐順縣砂田鎮的銅鼓峰(亦稱銅鼓嶂),海拔高度1559.5米,為粵東第一高峰,自古以來以雄奇壯觀的氣勢、豐厚奇異的自然景觀,牽引多少文人騷客、顯貴布衣心馳神往。銅鼓峰生態旅遊度假區擬打造成以高山、森林、圍龍屋為核心資源,融合登山探險、客家文化、度假養生等旅遊產品,集避暑、度假、會議三大功能於一體的高端山地度假型旅遊精品項目,並以“山地客家、風情度假”為主題,創造“客家第一峰”的新形象,弘揚客家文化,以客家風情、客家建築、客家餐飲吸引遊客。

得名由來

“秋來一色極天淨,皎皎出日看斑斕”。銅鼓峰的得名,有幾種說法。一說是因其峰頂平闊,渾圓似鼓而得名。

銅鼓峰風景區銅鼓峰風景區

另一說是因其山風激盪,響如銅鼓而得名。在銅鼓峰宿營,半夜裡山風大作,林濤澎湃,四山迴響,使人壯懷激烈,熱血沸騰。

再一說是此峰為百越族銅鼓分布點,故名。百越,是我國東南和南部地區的古代民族,是我國古代長江以南最大的一個族群。1982年廣東省市縣文物普查,高州、化州等十八個縣出土銅鼓56個,已由各縣博物館收藏。博白的銅鼓潭、欽州的銅鼓村、廉江的銅鼓塘、曲江的銅鼓嶺等,多由於埋藏銅鼓而得名。銅鼓嶂是否埋藏銅鼓?姑且存疑。

銅鼓嶂風光秀麗,物產豐饒,如屏似嶂的百里峰巒,綠樹披翠,竹木成林,植物種類複雜多樣,是觀光遊覽和植物學教學的理想基地。一片片常綠的高山植物,人謂“銅鼓青”,濃陰蔽日,深邃幽雅。密林深處寒蘭叢生,有葉藝、花藝、奇香等品種。

新近,學者們在銅鼓嶂採集了石木姜子、象鼻藤、光果懸鉤子、微花連蕊茶和珠芽蟹甲草5種廣東省新記錄植物,標本存放於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除竹木外,銅鼓嶂物產有香菇、木耳、草藥、蜂蜜、茶葉、魚蝦、香螺、石蛙等。民謠唱道:“銅鼓嶂,三面寶,一面黃連與甘草。”

景色介紹

銅鼓嶂峰頂平闊,約有數畝寬的平地。拂曉時置身峰頂,守候“雲海浮金”,披霞掛彩,無不令人神往!即便天氣陰霾,咫尺不辨,雲遮霧涌,無窮變幻,亦有別樣感受。站立峰巔,若天氣晴朗,極目遠眺,溝壑縱橫,群山盡伏,梅江、韓江宛如素練飄向東南,梅州、潮州風光無限!

從銅鼓嶂峰頂而下約海拔1200米,有一大草坪,約有千畝,據說曾計畫用作高山機場,地勢平坦,花草豐茂。大草坪中間,泉水涓涓匯入,形成天然湖泊。湖水清冽透明,波光瀲灩,觀之神清氣爽。訪之鄉人,因其稍下有銅鑼村,故稱此湖為“銅鑼湖”。此湖遇百年大旱,其水亦不乾涸。若遇多雨年份,茫茫蕩蕩,周圍山峰,宛若島嶼,有“水浸銅鼓頂”之傳聞。長白山有鏡泊湖,天山有天湖,廬山有如琴湖,……山之高而潤澤,鍾靈毓秀,造物者不負人,功巍巍矣!

銅鼓日出銅鼓日出

銅鼓嶂屬蓮花山脈斷裂帶,在岩石風化、流水侵蝕作用下,隨處可見千姿百態的奇石景觀。人們根據其形象為不少景觀取了名字,並賦予傳說。如玉石佛手,說是雷神將軍留下的手掌;仙人取寶,說是仙人正在向石櫥取寶,說此處“金山銀山,仙人正搬”;“金龜下山”,說是摸一下平安健康,摸兩下升官發財;獅子潭,潭邊有三塊酷似獅子的大石,謂之三獅望峰;仙人疊石,大石上面累疊小石,再碩大石塊復之,成大、小、更大形狀,望之危然卻不傾倒;仙人踏石,石上有足跡,說是八仙過此所留;猴子抱頸,一石宛如美女站立當道,須如猴子般抱住其頸方能過之;船子潭,兩塊如船大石隱現潭中……

銅鼓嶂山腰有一巨瀑,流水從幾百米懸崖峭壁傾瀉而下,匯成一潭,其水碧綠清澈,潭邊多異木奇花,人稱瀑為“七情磜瀑”,稱潭為“鴛鴦潭”。此瀑此潭傳說諸多,有說一對戀人七次登上此磜 表達戀情;有說一對戀人在鴛鴦潭浸泡百天,表達百年好合;有說此磜 出有七個美麗女人,人稱七花仙女,引來天下男兒求婚;有說一對戀人因婚姻不成,殉情鴛鴦潭中……據說,附近鄉民把到七情磜 當作考驗對象的地方,山歌唱道:“你愛娶厓無柬該,七情磜水洗過來。水清情長連心愛,百年好合正和諧。”“七情磜 水清又清,洗了正知愛淺深。雙雙立下情侶願,海枯石爛不變心。”

從砂田鎮登山,歷經22公里的盤田公路,一路奇觀便直逼眼際:那龐大的山體,聳入雲霄的高峰,加上山脈間流動的雲潮,已不是正常看的“山”的概念了,分明是山的海洋、峰的巨浪,“粵東屋脊”造成了驚心動魄的氣勢。“雲無心而出岫”,青黛的山與素練般的雲霧反覆較量,構成了一幅若幻若真山水寫意畫。銅鼓嶂為蓮花山脈主峰,因其峰頂平闊,渾圓似鼓得名,並與潮州鳳凰髻、梅州陰那山的五指峰形成“三峰鼎立”之勢。雄奇嵯峨的山勢,造就了眾多奇石景觀:有玉石佛手、仙人取寶、百畝平地、獅子潭、金龜下山等。

登銅鼓嶂峰頂觀日出是遊客興致最濃之處。凌晨4點從海拔1100米的銅鼓嶂賓館出來,夜空繁星燦爛,啟明星如指路明燈。行走山脊之間,聽山風呼嘯,伴明月同行,別有一番情趣。待晨曦初露,只覺置身雲海之間,千峰萬壑雲霧繚繞,臣拜於腳下。俄頃,東方的灰調子突然明快起來,由弱而強,很快變得滿天彩霞,一輪紅日在七彩斑斕的雲隙間一躍而起,好似飄浮在萬頃波濤之中,崇山峻岭閃耀著鎏金的光芒,讓人嘆為觀止!

銅鼓嶂位於豐順縣北部,方圓20多公里,山巒重疊,溝壑縱橫,山清水秀,風景迷人。這裡不僅擁有豐厚奇異的自然景觀,而且有著許多人文景觀。銅鼓嶂山勢雄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三座。

主峰銅鼓嶂高1559.5米,比東嶽泰山還高,是“粵東屋脊”。從梅州、韓江谷地仰望銅鼓嶂,猶如平地拔起,山勢嵯峨雄奇。登臨絕頂極目遠眺,群山盡伏腳下,深谷懸崖撼人心靈,梅江、韓江宛如素練自西北向東南蜿蜒飄去。秋高氣爽之時,極目東北可遙望梅州,東南可望見潮州,西北可望五華、興寧,南可望豐順。銅鼓嶂不僅有美麗奇特的自然景觀,有“玉石佛手”、“仙人取寶”、“金龜下山”、“小峨眉山”、“水礫瀑布”、“水潭急流”等,而且還蘊含了許多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景觀,主要有:“太平軍古戰場”、“銅山佛國寺遺址”、“高山圍龍屋”等。

在海拔1100米的銅鑼湖上的圍龍屋,是粵東海拔最高的客家圍龍屋,它依山傍水因自然之勢而建,以石為牆別有風姿。銅鼓嶂風景旅遊區自然風景優美,類型多樣,組合條件好,她為人們提供了以自然風光為主的多種自然景觀觀賞內容,集中了山地旅遊資源中大量美妙佳景,環境幽雅,使遊人既得到探勝遊覽,又受到大自然的陶冶。銅鼓嶂風景旅遊區距縣城湯坑84公里,距梅州市旅遊勝地雁洋鎮45公里,與梅州和潮汕地區聯繫十分便捷。豐順縣陸路交通隨廣梅汕鐵路和梅坎路汕梅交通通車而更為方便,通向省內各地的公路系統日趨完善。從潮汕平原到銅鼓嶂只消2個多小時車程,而抵梅州市僅需1小時車程。我們深信,銅鼓嶂旅遊景點將成為溝通梅州與潮汕旅遊板塊的新亮點。

歷史故事

銅鼓嶂的人文景觀也頗為豐富,有太平天國古戰場、銅山佛國寺遺址等。當年古大存、李堅真、劉永生等革命前輩的足跡遍及這裡的山山水水。銅鼓嶂山高林密,地勢險要,曾上演不少有聲有色、威武雄壯的歷史活劇。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祖籍大埔百侯南山的張璉領導農民起義,以銅鼓嶂為重要根據地。民國《大埔縣誌》載:銅鼓嶂,岩重洞復,明嘉靖時張璉、余大春等皆占此為根據地。清乾隆《豐順縣誌》載:銅鑼湖平坦多水田,湖上舊有山寺,明代張璉、藍松山、余大春、鍾靈秀、彭仕任先後曾占據銅鼓嶂。廣東省博物館《廣東文傳》1984年第二期載:張璉為粵東饒平上饒區烏石村人,祖籍大埔百侯南山。明嘉靖年間領導了震撼閩、粵、贛三省的農民起義,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稱帝,國號飛龍。在烏石村後山埔,找到一處宮殿大寨(當地老百姓稱“張璉城”),挖掘到大量城磚,每塊重約9公斤。

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康王汪海洋部和侍王李世賢部轉戰廣東、福建,曾駐軍銅鼓嶂,至今仍留有訓馬場、旗頭營、中營、尾營、教打坪、走馬坪等歷史印記。

銅鼓嶂是大革命時期赤衛隊、游擊隊的根據地。山下的勝坑、李子坪一帶方圓數十里,曾建立蘇維埃區、鄉政權。山腰七情磜 瀑附近有一岩洞,叫七情磜 大石屋,是當年赤衛隊、游擊隊的指揮所、會議室,李堅真、肖向榮、古大存、劉永生、王維、李谷、梁集祥等革命家曾在此從事革命武裝鬥爭。現洞中革命風物猶存,如藏槍的水簾洞,岩洞門前壘著的射擊掩體石等。1928年李堅真在此進行革命工作時,創作了一首著名山歌:“小溪出水大溪流,同志姐妹處處有,今日重上銅鼓嶂,來日下縣打九州。”革命豪情洋溢,在民眾中廣為傳唱,激勵了人民的鬥志。銅鼓嶂又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的重要根據地。山下砂田鎮岳坑村有該縱隊一支隊司令部舊址,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裡面保存有當年劉永生司令員辦公的桌椅。粵東支隊(閩粵贛邊縱隊直屬第一團的前身)戰歌唱道:“星光影著韓江,月色媚著銅鼓嶂,我們雄壯的粵東健兒,英勇奔向解放戰場……”

梅州是客家人最集中的居住地,有“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之謂。古時山區人口較少,叢林密布,古木參天,飛禽走獸種類繁多,自然資源豐富,柴近水便,容易生活。經過長途跋涉、流離轉徙的先民,自然會選擇這些地方安居下來。在銅鼓嶂山山嶺嶺之間,散布著二三十個自然客家村落,居住著數以千計的村民。他們依山傍水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讀傳家,民居建築和生活習俗保留著中原古韻。

在海拔約1000米處,有一村落,濃陰環繞,十幾座槓式圍樓一字形排開,屋前有一大片水田,宛如小孩坐的坐欄車,名“孩兒坐欄村”,是銅鼓嶂上最大的村落,那裡居住的是鍾姓人家。槓式圍樓是客家民居中較為簡單的一種類型,一般正面有幾個層面就稱為幾槓樓,二、三槓比較普遍,多的達五、六槓。每槓都是房間或廳堂,槓與槓之間為天井,有走廊過道相通,中心位置的廳堂為供奉祖先牌位的祖堂。樓高普遍為一、二層,也有少數三層的。有的一槓縱深十數間,後面還有橫列的“枕頭屋”。大多數列槓兩側還有較低矮的雜屋用作廁所、灰間、牛欄、豬舍。全屋房間多少不等,少的十數間,多則百間以上。

銅鼓峰“高山圍龍屋”銅鼓峰“高山圍龍屋”

從孩兒坐欄村而上至海拔1100米處,有銅鑼湖村。村中有塊大石,以石敲打會發出銅鑼般的聲音,故名。村裡有300多年前建造的圍龍屋,鳳凰衛視《尋找他鄉的故事》曾經專程前往該村拍攝,並稱之為中國海拔最高的圍龍屋。

銅鑼湖村圍龍屋後面有一大片蓊鬱茂密的風水林,鶴、鵲、鳩、雀棲於其中,啁啁啾啾,熱鬧非凡。圍龍屋中現仍住著王潛章一家,據說當年王家祖先因為清廷捉拿,帶著一家老小逃到大山深處修建了這座圍龍屋,人丁最旺時,曾經住過60多人,現大多已遷至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梅江區白宮鎮居住。圍龍屋前有一大片平平坦坦的土地,原是水田,現已由台商張秋琳先生改作茶葉和櫻桃種植基地,有600多畝。

銅鑼湖村風水林邊,有“銅山佛國”遺址,是大埔銀江勝坑龍泉寺的前身。相傳300多年前這裡有個銅山寺,香火很旺,寺中住持有很高的醫術,他從銅鼓嶂採集草藥,提煉成丹膏丸散,救治了不少病人。明代農民起義領袖、自稱天王的藍松山為報答住持治好其夫人的病,出資擴建寺院,並改銅山寺名為“銅山佛國”,還支持住持在銀江勝坑興建新寺,取名為“龍泉寺”。

現在,砂田鎮到銅鼓嶂的交通已很方便。小車可以直接到達銅鑼湖村邊的銅鼓峰賓館,路程約20公里,大部分路段已鋪築水泥路。從賓館而上不遠至大草坪,亦鋪築水泥路。從大草坪而上有2500多級石階至峰巔,歷時兩小時左右。

且以一首《詠銅鼓嶂》作結:

巍巍銅鼓嶂,粵東第一峰。群山齊拱伏,萬壑盡崢嶸。林豐草茂密,瑰寶隱其中。水落奇石出,是處現仙蹤。最是銅湖嘆,造物功無窮!

旅遊開發

為發掘銅鼓峰生態旅遊資源,發展生態旅遊,豐順縣擬由廣東銅鼓峰生態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16億元規劃建設廣東銅鼓峰生態旅遊度假區,邀請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所總規劃師、廣東中建設計有限公司總規劃師陳南江博士對該旅遊度假區進行詳細規劃論證。

銅鼓峰生態旅遊度假區擬打造成以高山、森林、圍龍屋為核心資源,融合登山探險、客家文化、度假養生等旅遊產品,集避暑、度假、會議三大功能於一體的高端山地度假型旅遊精品項目,並以“山地客家、風情度假”為主題,創造“客家第一峰”的新形象,弘揚客家文化,以客家風情、客家建築、客家餐飲吸引遊客。

規劃建築包含酒店、美食館、遊客接待中心、休閒娛樂中心、會議中心和鵬寶軒、山地客居、山門等項目。

酒店設計彰顯客家土樓與道家八卦的精神融合,外型上外方內圓,天人合一。整體外型結合山體和地勢,前低後高,呈環抱迎客姿態,通過景觀平台、屋頂花園、立面垂直綠化、入口及中途水景等體現親近自然的理念。

美食館採用傳統圓土樓形式,通過變異,提高土樓景觀視覺效果、內部空間流線自由度,為客人提供一個更為舒適、寬鬆的用餐環境。

原高山圍龍屋進行修繕,改造為客家文化館。遊客中心以客家圍屋外型進行設計,根據客家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理念設計中心庭院,改變傳統屋頂形式,收集雨水,配合排水系統,創造別具韻味的建築景觀。

其他主要建築均以門堂屋、厝包樓等多種土樓為原型,以組合變異等形式,實現對傳統建築的傳承,營造一個讓人回味無窮的客家文化度假精品。

2011年10月,銅鼓峰修建性詳細規劃順利通過評審,繼續委託廣東中建設計有限公司開展建築設計和景觀設計。目前已完成一期建築方案設計,項目組將進入初步設計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