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雀瓦硯[復原文物]

銅雀瓦硯[復原文物]
銅雀瓦硯[復原文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000多年前的三國古硯銅雀瓦硯,是中國古代名硯之一。

銅雀瓦硯[復原文物] 銅雀瓦硯[復原文物]

“它確實是古今罕見的名硯,發於瓦礫,置於堂案,為世人所珍愛,有著獨 一無二的文化內涵。”9月3日,一位來自海外的收藏家在臨漳鄴城博物館參觀時這樣評價銅雀瓦硯。河北省臨漳縣幾年前成功燒制復原了銅雀瓦硯這一千年古代珍品,如今,銅雀瓦硯在當地家喻戶曉,也受到國內外收藏愛好者的爭相收藏。

臨漳史稱鄴,是三國故地,六朝古都,鄴城曾是三國時期曹魏的都城所在。曹操在此建造了銅雀台,曹植曾作《銅雀台賦》令銅雀台名聲大振。而此處製造的銅雀瓦硯則屬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宮廷名硯,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據了解,銅雀瓦硯採用漳河澄泥,純淨細膩,加入丹、鉛、錫等燒制而成,外飾胡桃油,呈墨黑色澤。

李先生是來自上海的普通遊客,他這次來到臨漳訂購了6套銅雀瓦硯仿品,他告訴記者,“對於對藝術文化執著追求的收藏愛好者來說,誰都願意得到真品,尤其對珍貴的銅雀瓦硯來說,那是不現實的。價格偏中品質較好的復仿製品就成了我們收藏愛好者的不錯選擇。”

據臨漳縣旅遊局局長王玉廷介紹,以鄴城遺址、建安文化為特色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千百年來,鄴城朝代更迭,建築物時修時毀,地下瓦礫,層層堆積。歷數百年,到唐代,城址就被農夫耕作田地了。後在耕作和漳河的沖刷下,不斷有古磚瓦出土。文人墨客得之,精雕細刻,製作硯台,視為書齋珍品,從此得以流芳後世。明人崔銑在《銅雀瓦硯銘》說,這種瓦硯貯水數日不滲,“不費筆而發墨”,王安石有詩稱道:“吹盡西陵歌舞塵,當時屋瓦始稱珍”。蘇軾有詩曰:“舉世爭稱鄴瓦堅,一枚不換百金頒。”從歷代文人的描述中可見銅雀瓦硯之珍貴! 多年來,臨漳文化旅遊部門在中國社科院鄴城考古隊的大力指導下,查閱大量有關資料,聘請有關專家認真研究並進行數次實驗,在古代工藝的基礎上加進現代製造藝術,經過無數次攻關研製,銅雀瓦硯燒制技藝得以恢復。使這一古代珍品千年之後於2007年再度面世。2012年,銅雀瓦硯成功入選首屆“誠義燕趙勝境河北”河北旅遊代表品牌。如今,銅雀瓦硯更受到人們的喜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