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高11厘米。1976年出土於貴州赫章可樂。
鑑賞要點
侈口粗頸,鼓腹,底承三個較矮的獸蹄足,肩頸部有一隻圓環形耳,通體流金裝飾,極珍貴,今藏於貴州省博物館。
關鍵字
鍪:溫飯的炊具
鍪是一種金屬炊具,實際是釜的一種變體,圜底釜的口部縮小並加長成脖頸,便成了鍪。所以古代文獻中說"鍪似釜而反唇",或說"鍪,小釜類",其形態與功能都很明確。這件銅鍪於貴州赫章可樂出土,敞口粗頸,腹部圓鼓而深,底下有三條較矮的獸蹄足,肩頸部有一隻圓環形耳,是鍪的標準式樣。而且由於在表面通體鎏金,儘管有所脫落,卻仍光彩照人,實為漢代銅鍪中的精品。
鍪最早見於戰國中期四川一帶的蜀人墓葬中,其形態是單環耳、對稱雙環耳兩種。自秦統一中國後,出現了一大一小不對稱雙環耳形鍪,而且鍪底已開始出現三足。三足鍪發展至後來有了專有名稱,成為另一種名叫"錡"的炊具。這件銅鍪既有單環耳的戰國遺風,又有三足的後起之形,是銅鍪發展史上的重要物證。
戰國時期的鍪是與甑配套而烹飯的,但漢代時鍪則大多單獨使用,用於溫飯。
鎏金術
鎏金是一種美化器物的技法,是將金附著於銅或其他質料器物的表面而形成一層金箔,從而使器物本身金光閃閃而更顯得華貴。中國在東周時期既已掌握了鎏金技法,在河南省南陽地區出土的一些東周青銅器的表面就曾發現大面積的金箔,說明鎏金裝飾在上層已成為時尚。漢代鎏金技術更為發達,考古發現的漢代鎏金銅器、鉛器數量龐大,既有實用器,也有隨葬明器,看來在漢代鎏金術已用於哄騙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