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人俞穴針灸經圖

王惟一經過三年的努力,完成了新的針灸經穴國家標準《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作為法定教本在全國頒布。 銅人被澆鑄為前後兩部分,利用特製的插頭來拆卸組合。 兩具針灸銅人一具放在朝廷醫官院,用於學醫者觀摩練習之用。

宋代以前,醫生主要按照唐代《皇帝明堂經》指定的人體經穴進行針灸治病。然而《皇帝明堂經》因唐朝末年的戰亂軼失,致使後來的針灸取穴失去了標準。為給針灸經穴重新制定國家標準,宋天聖四年(公元1023年),宋仁宗詔令國家醫學最高機構醫官院編撰《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醫官院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歷任宋仁宗、英宗兩朝醫官的王惟一。王惟一經過三年的努力,完成了新的針灸經穴國家標準《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作為法定教本在全國頒布。(《類經·人之四海》載:“輸、腧、俞,本經皆通用。”因此,腧穴又有輸穴、俞穴之稱,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為便於保存,又將它分別刻在五塊石碑上。宋仁宗認為“傳心豈如會目,著辭不如案形”。於是再次詔命根據《新鑄銅人針灸圖經》鑄造針灸銅人。
針灸銅人由王惟一負責設計,朝廷組織全國的能工巧匠進行鑄造,於1027年鑄成了兩具一模一樣的針灸銅人,被後來的人們稱為“宋天聖針灸銅人”。針灸銅人由青銅鑄成,身高和青年男子相仿,面部俊朗,體格健美。頭部有頭髮及發冠;上半身裸露,下身有短褲及腰帶;人形為正立,兩手平伸,掌心向前。銅人被澆鑄為前後兩部分,利用特製的插頭來拆卸組合。銅人上總穴位有657個,標有354個穴位名稱,所有穴位都鑿穿小孔。體腔內有木雕的五臟六腑和骨骼。因此,不僅可以套用於針灸,也可套用於解剖。更為奇特的是它的實用性。宋代每年都在醫官院進行針灸醫學會試,會試時將水銀注入銅人體內,將體表塗上黃蠟完全遮蓋經脈穴位。應試者只能憑經驗下針。一旦準確扎中穴位,水銀就會從穴位中流出。醫學史書把這一奇特的現象稱之為“針入而汞出”。
兩具針灸銅人一具放在朝廷醫官院,用於學醫者觀摩練習之用。另一具放置在京城大相國寺的仁濟殿,供百姓前來參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