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城城門

釣魚城城門

釣魚城城門原建有8座,即城南的始關門、護國門和小東門,城東的東新門和青華門,城北的出奇門,城西的鎮西門和奇勝門。這些城門皆構築於險絕之處,門前懸崖峭壁,施以棧道通行。城門與城牆互為依存,共同構成了釣魚城固若金湯的防衛體系。在釣魚城36年抵抗戰爭中起到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重要作用。

城門概況

釣魚城現存的8座城門,除始關門、小東門為清代嘉慶年間異地修築之外,其餘6座城門均為清代在宋代基礎上重建。其中最具磅礴氣勢的是位於城南第二道防線上的護國門。其餘城門規模梢小,形制均為兩券一過道。

護國門

基本概況

護國門為釣魚城的標誌性建築,城門高3.24米,寬2.45米,進深6.42米。由外向內依此為前門洞、平頂門道、中門洞、後門洞,進深分別為1.69、1.7米、1.62米、1.41米,門洞在地面向上2.1米處開始起券,用楔形條石13塊。後門洞高3.43米。前門洞外上題額“全蜀關鍵”四字。在其頂部城台上面,是重檐歇山頂式城樓,高7米,寬5.5米。樓高地險,右倚峭壁,左臨懸崖,旁有古榕交柯,蔚為壯觀。釣魚城軍民曾在護國門前面近10米長的一段峭壁上開鑿石穴,架梁鋪木,施以棧道出入。情況緊急之時,可迅速地將橫樑上的木板抽掉,使其通道斷絕,猶如我國北方古城的城門吊橋。如今,棧道石穴猶存。此外,在護國門平頂門道南壁和後門洞東側,還保留了宋代的城門構件和登城的石級。

道教造像

該石窟為明代道教“三清”、天公地母、真人造像龕。其“三清”龕和天公地母龕曾被人為鑿毀,真人造像龕因在清代嘉慶三年(1798年)州人重建護國門時將其封存在牆體中,故而免遭破壞。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時,護國門受損開裂,其後在搶險維修時發現該龕造像。

有史記載,道教自漢晉之交傳入墊江(即今合川),長興不衰。明代是道教在合州迅速發展並走向興盛的重要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道觀和許多有名的道士。明太祖朱元璋為加強對道教、佛教等宗教事務的管理,在州縣設定了道正司、僧正司,定員九品小吏,即道正、僧正各1名。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合州設道正司於儒學東側(今金馬假日廣場東側)的玄妙觀,推舉銅梁山道人趙樂閒為道正。也就是在這一時期,信奉道教之人,在釣魚城上鑿刻了這組道教造像。這也是釣魚城中唯一可見到的道教造像。

“三清”為該組道教造像主龕。龕寬0.48米,高0.36米,進深0.32米。造像通高0.68米。所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乃道教諸天界中最高者;也是道教對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的合稱。“三清”的說法始於六朝,分別為神寶君、天寶君、靈寶君三位大神居住的“三清境”。後來,“三清”才逐漸作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稱,而“三清境”亦成為其居住地。

“三清”五髯三須,坐於台座。玉清元始天尊居中,手持混元珠,在“三清”之中位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上清靈寶天尊居右,手執如意,居“三清”的第二位;太清道德天尊居左,手執蒲扇,左右兩則鑿刻有執幡站立的道童各一。

三清龕東側為天公、地母龕。龕寬0.48米,高0.36米,進深0.32米。造像通高0.68米。天公(西側)、地母(東側)坐於束腰蓮花座。相傳天公地母三月十八日誕辰。因萬民靠天地立命,靠天地耕耘種植五穀,飼養六畜而賴以生存,故歷代來崇拜天公天母,祈求風調雨順、六畜興旺、五穀豐登至為虔誠。

三清龕西側為真人(道家稱存養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稱“成仙”之人)造像龕。龕寬0.48米,高0.36米,進深0.32米。造像通高0.68米。造像保存較為完好。在台座上,真人右手執玉印。真人造像右則為一道童造像。

炮台遺址

“炮”,亦作“礮”、“礟”。它是宋蒙元戰爭時期攻守雙方廣泛使用,且“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的殺傷性武器。《明史·兵志四》說:古人所謂的炮,皆是以機械裝置發射石彈的拋石機。宋人陳規的《守城錄》和《元史·工藝傳·亦思馬因》等歷史文獻的確切記載,以及釣魚城南水軍碼頭、始關門等處南宋炮台、檑石堆的考古發現即是有力的佐證。

拋石機是利用配重物的重力發射。出現於中世紀(約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初期,使用至十五世紀(1401年—1500年),主要用於圍攻和防守要塞。拋石機的機架兩支柱間有固定橫軸,上有與軸垂直的槓桿,可繞軸自由轉動。槓桿短臂上固定一個重物,長臂末端有彈袋(裝石彈的套子)用於裝彈。發射時,用絞車把長臂向後拉至幾乎水平,突然放開,石袋即迅速升起。當短臂重錘完全落下時,投射物從彈袋中沿約45度角飛出。一般而言,北宋時期,30公斤的石彈射程約200~300米,100公斤的石彈射程約100餘米。有資料記載,到了宋元戰爭時期,拋石機的載彈量和射程已有了較大的改觀,元軍在攻打襄陽城的時候,已能將數百公斤重的條石從100米開外的護城河對岸拋射到城中。

當世界上第一門火炮在中國誕生之前,我們的祖先使用的重型武器之一就是這種拋擲石彈的石炮——拋石機。所以古代的“炮”字偏旁是“石”而不是“火”。又叫拋車、投石車、霹靂車等,總之是用來攻守城塞,以石頭當炮彈的遠程拋射武器。

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年),南宋軍隊出現突火槍。以粗竹筒為槍身,內部裝填火藥與子窠(鐵砂、碎瓷片、石子、火藥等的混合物,其實就是反射彈藥,突火槍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是散彈槍)。元朝至治二年(1332年),元朝軍隊中裝備了依據南宋突火槍的發射原理製成的、最早的金屬身管火炮——青銅火銃。

出奇門

出奇門,位於釣魚城西北部,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00′45.7″,東經106°18′44.4″,高程約327米,方向22°。城門左右亦為懸崖峭壁,城門內有上山小路通往城中。城門內外接有外“八”字形城牆,用長條石砌築,條石表面經修鑿,留有豎向平行鏨鑿紋,砌築緊密,縫隙細小,均用白石灰粘接,現存狀況較好。

該門形制為雙重券頂門洞,中間有長條石鋪蓋平頂間隔門道,過道前有石質門檻。門洞高2.9,寬1.85,進深4.4米,由地面向上1.81米開始起券,起券用楔形條石13塊。內、外門洞進深分別為1.4、1.72米,中間過道進深1.28、寬2.25米。門檻長1.85,寬0.2,高0.2米,門檻後有長方形門樞槽,長0.12,寬0.13,深0.03米,在東側門樞槽邊鑿有排水孔,寬0.06,深0.07米。在距外門洞內側0.65—0.19米的過道左右壁上,由上至下排列有3個門槓柱洞,間隔約0.7,柱洞孔徑0.11—0.12,深約0.15米(圖3:出奇門平剖面圖)。

鎮西門

鎮西門,位於釣魚城西南部,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00′16.9″,東經106°17′58.1″,高程約281米,方向289°。該門左右亦緊鄰懸崖,上部坡地已開墾為農田,城門內有上山小路通往薄刀嶺。門外接有外“八”字形城牆,用長條石砌築,條石表面經修鑿,留有豎向平行鏨鑿紋,砌築緊密,縫隙細小,均用白石灰粘接,現存狀況較好。

該門形制為雙重券頂門洞,中間有長條石鋪蓋平頂間隔門道,過道前有石質門檻。門洞高3.1,寬1.81,進深4.71米,由地面向上2.06米處開始起券,起券用楔形條石13塊。內、外門洞進深分別為1.68、1.71米,中間過道進深1.32、寬2.20米。門檻長1.81,寬0.2,高0.2米,門檻後左右兩側過道壁上各有一個門槓柱洞。

水洞門

在城西出奇門左側200餘米處的山崖上。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00′28.5″,東經106°18′23.1″,高程約264米,方向232°。水洞門是釣魚城軍民修築的一個大型排水口。因其大小、形狀看似城門,當地人習以“水洞門”稱之。水洞門洞身高6.6米,寬3.6米,進深4米。洞身右壁是經人工稍加打鑿的自然斷岩,左壁為長1.3米、寬0.5米、高0.6米的條石砌成的石牆,起券高度為3.88米。在洞頂上,架有與兩側城牆跑馬道相連的石拱橋1座。拱橋內側面拱券中心位置,雕刻有1個前伸0.5米、高1米的龍頭,與之相對應的拱橋外側,則為龍尾。龍,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是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正所謂“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此喻釣魚城軍民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水門洞的洞底,還有當年為防備蒙、元軍偷襲而設定障礙所遺留的一排石穴。

水洞門與不遠處的大天池之間,有寬4.3米,平均深約3.6米的石砌排水道相連。從而構成了釣魚城西完備的給、排水系統。大天池的水源主要是山泉和雨水,一旦有山洪爆發,既可通過大天池的溢洪口,經排水道,由水洞門直瀉到數十米懸崖下的艾家塆。時至今日,這一給、排水系統,仍在發揮著它的重要作用。

考古發掘

2011年3至5月,重慶市文物考古所在南外城西一字城牆和東一字城牆的中段分別清理髮掘出了南宋時期的始關門、小東門遺址。始關門城門位於西一字城牆中段與上山旅遊便道交匯處,南距嘉陵江約122米,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00′12.1″,東經106°18′25.5″,高程約209米。始關門遺址面積約20平方米。小東門遺址目前正在清理髮掘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