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山[陝西省富平縣金粟山]

金粟山[陝西省富平縣金粟山]
金粟山[陝西省富平縣金粟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粟山森林公園位於富平縣城東北約三十多公里處。“山有碎石若金粟然,"(大明一統志第三十二卷,西安府郡名形勝記載金粟山)

又因山巔唐代即建立高禖(求子之神)祠,有龍泉水藏於深溝,也叫菩薩山、靈泉山、紫金山。其總面積約15000餘畝,。山勢險峻,古廟悠久,有植物300多種,野生動物100多種。森林植被連坡接谷,鬱鬱蔥蔥。金粟山廟院始建於秦,興盛於元,廟院占地0.3公頃,殿宇依山而建,氣勢宏偉,院內有老君殿、藥王廟、老母殿、地母廟、娘娘廟、姑姑廟等古建築10餘處。山上秦王廟、明月寺、關帝廟、秦王點將台、楊八姐下馬處、刀劈石崖、老虎橋、火燒坡等名勝古蹟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民間傳說……

山上植被豐厚,物產富饒,尤其以天然太子參最為名貴。由於山深林幽,關中難得一見的野生鹿群時有出沒,珍稀動物金錢豹、護廟神蟲(大蛇)亦偶然現身。

基本信息

景點介紹

金粟山寺院 金粟山寺院
碧雲洞 碧雲洞
金粟山 金粟山
千年抱玉樹 千年抱玉樹

金粟山素有“渭北小華山”之稱,且融華山天險與翠華山蒼碧於一體。其山以架子梁為主峰,東、西、中諸峰依其形勢,各逞異秀雄奇,正如當地民謠所說:“中峰雄雞東峰鷹,西峰好象萬花叢。”山之東側與石疊山緊連,與萬斛山依依相望。其西側則為縣境內最高峰頻山(1439米),亦名明月山,俯對玉鏡山,其狀若欲攬“玉鏡”而顧盼自雄耳。金粟山腹之溝黑鷹溝,上世紀70年代末,因曾有一直升機於此隕毀而愈添神秘色彩。石疊山巔碧雲洞,僅賴一塊石板溝通外界,相傳昔有一劉姓仙人於此洞隱居。而玉鏡山火燒梁故事,則宣洩了民眾對暴君的憎恨情緒。特別是金粟寺院供奉的求子之神高禖神(民間尊為送子娘娘),其祠已有上千年歷史,“禱者輒應”,是目前海內外祭祀高禖神的惟一或罕見之聖地。至於躍身金粟山制高點觀景台上,天風獵獵,負手南望,關中形勝盡收眼底,千古煙雲悉涌胸臆,則不禁想起古書對“仙”字的釋義:“仙者,遷也,遷入山也。”

遊覽金粟山森林公園,從西安城北客運站乘汽車到富平縣東大街車站,再坐前往美原鎮的那趟“金粟山旅遊專線”直達山底,每天有多班車。

名稱典故

金粟山也稱紫金山,山上松柏參天,溝谷縱橫,可謂林壑優美。它海拔1240.7米,算不上高,但因它北面依靠陝北黃土高原,南面俯視關中平原,從正面(南)看,氣勢磅礴,威勢逼人。山上有森林公園名曰紫金山森林公園。這個公園,因人煙稀少而使得其成為動植物們的天堂,山上也盛產中藥材,而尤以柴胡為多,沿山居民,多以挖藥補貼家用。做為一座雄山大嶺,與秦嶺諸山相比,其實並無形勝之處。然而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日,山上都要舉辦盛大的廟會,屆時銅川渭南西安等地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都要燒一柱香還一個願,完了就遊山玩水看大戲(秦腔,每年都有富平劇團來演出)品小吃。

說到還願,就得提到金粟山供奉主神——鴻雁姑姑。那姑姑被富平的能工巧匠們描繪的慈眉善目,美麗而不失大方(呵呵,是否對神有褻瀆?)。她雙腿盤膝兩手合十,保佑著她生活的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關於這個鴻雁姑姑,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才使得她腳下的人們對她頂禮膜拜。關於這個傳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到大人們說過了,記憶清晰,印象深刻,在此,我願將它轉述過來供大家欣賞。

相傳很久以前,金粟山下有個鴻雁村(離我原來上的雷古坊國中挨的很近)。村裡有個姑娘叫鴻雁,鄉親們都叫她“雁姑”。雁姑聰明伶俐,勤勞善良,很討村人喜歡。雁姑從小死了爹,沒有兄妹,只和母親相依為命,苦度時光。

有一年,金粟山一帶遭了大旱,一連三年顆粒未收。村里人逃荒要飯,十室九空。雁姑因母親體弱多病,難以行走,只好留在村里,挖野草、啃樹皮充飢。這年六月六日一大早,雁姑又提著竹籃到頻陽河畔挖野菜。河畔草木枯萎殆盡,河水已經乾涸,只留下星星點點的小水窪。雖然是早晨,仍然是熱風撲面,乾燥得人有些窒息。雁姑用袖子擦擦滿頭的汗,在小水窪中擦把臉,繼續在枯草中尋找野菜。突然在枯草中,雁姑發現一條小蛇,嚇了一跳。等靜下來,雁姑再仔細看,這小蛇長得有點特別:頭上有柏樹葉一樣的小角,渾身長滿了綠色的花紋。雁姑好奇,找了根小棍,輕輕撥了撥曲軀盤旋的小蛇,發現它身上有幾處傷痕在流血。小蛇微微抬起頭,望著雁姑,眼裡閃著淚花,怪可鄰的。雁姑很替小蛇難過,但想來想去自己能有什麼辦法呢?雁姑呆呆地看了一會小蛇,只好戀戀不捨地走開。當雁姑剛一轉身,只聽見小蛇不斷發出“吱吱”的叫聲,十分悲哀。似乎在哀求雁姑不要走,救救它。雁姑回過頭,小蛇用兩隻小眼睛,可憐巴巴地望著她,眼淚“吧嗒吧嗒”地掉了下來。雁姑不由得一陣心酸,就輕輕地把小蛇揀起來,放在自己的菜籃里,帶回了家。

雁姑用鹽水給小蛇擦洗了傷口,貼上藥,包紮好,放在紡車前的棉花捻子上。每天,雁姑“嗡嗡嗡”地紡線,小蛇在軟乎乎的棉花捻子上,睡得又甜又香。經過雁姑的精心照料,小蛇的傷口很快痊癒了。

一天夜裡,雁姑夢見自己在頻陽河邊挖野菜。頻陽河邊一片黃沙,雁姑急得滿頭大汗,連一棵野菜也找不到。想到病弱的母親,雁姑難過得“嗚嗚”地哭起來。哭得很傷心。瞬間,一位仙女飄然而下,降落在雁姑面前,親切地對雁姑說:“雁姑妹妹,我這廂有禮了。”雁姑聞聲慌忙止住眼淚,抬頭一看,眼前是一位美麗的仙女,便問:“你是何人,為何施禮於我?”仙女答道:“我是頻陽河龍君的夫人,東海龍王的女兒。你從河邊撿回的那條小蛇,就是我的兒子。這一帶連遭旱災,是因為有個妖精作祟。我夫妻本想為民除害,治服那妖孽,怎奈他神通廣大,我們反為妖孽所害。”正說著,仙女從懷內拿出一顆寶珠,剎時紅光四射,照得昏夜如同白晝。仙女繼續對雁姑說:“這是寶珠一顆,你把它放在我兒口中,他就能變化無窮。讓他到東海龍王—他外爺那裡搬兵,定能剷除妖孽,為民除害,為他父母報仇,切記,切記。”說完,仙女化作一陣清風而去。雁姑望著迷迷茫茫、空空蕩蕩的蒼穹,大聲呼喊著:“夫人—夫人—”不料一腳踩空,掉下萬丈深淵……驚得出了一身冷汗。

雁姑醒來之後,手裡果真有一顆明光閃閃的寶珠。她就按照龍君夫人的吩咐,把寶珠放在小蛇口裡。那小蛇見風而長,很快長成一條巨大的長龍,化作一股青煙,升騰藍天而去了。雁姑十分想念小龍,天天在門口盼望著它回來。

到六月十九這天,金粟山突然烏雲如潮,電閃雷鳴,大雨傾盆。人們冒著大雨,載歌載舞,欣喜若狂,三叩六拜,感激上蒼。這時,一條巨龍遮天蓋頂,從空而降,落在雁姑家的院裡。雁姑嚇得趕快躲進屋裡,不敢出來。只見那龍一打滾兒,化作一位美貌少年,口喊:“姑姑,受侄兒一拜。”雁姑聽見是一位少年叩門,才開了門,慢慢走出來。那少年一見雁姑,一連拜了八拜,說:“姑姑,你別怕,我就是您救的小龍。我已搬來救兵,殺了妖精,為父母報了仇。為報救命之恩,我外爺已把您的功德稟報玉帝。玉帝感動,封您為金粟菩薩,掌管風雨。請姑姑隨我上山吧。”想到自己救的小蛇原來是一個龍子,雁姑十分高興,連忙讓座。對玉帝讓她掌管風雨,為民造福十分感激。一想到母親無人照料,雁姑不自覺淚如雨下,又猶豫起來。但掌管風雨,事關萬民生計,事關千千萬萬母親的飽暖,雁姑豈能如此狹隘,為己母親忘了天下母親?想到此,雁姑毅然擦乾眼淚,答應了小龍。雁姑本想等母親回來,當面告辭,怎奈玉帝聖旨時辰已到。雁姑怕母親回來不見了女兒,必然著急。於是心生一計,把自己剛紡好的一個線穗子拿出來,把線頭拴在門環上。這時,那小龍已現了原形,伏俯在院中。雁姑手拿穗子,騎上龍背,騰空而去。

再說雁姑的母親回到家裡,家裡空無一人。母親左找右尋,前呼後喚,連女兒個人影也找不見。不見了女兒,母親心急如焚,肝腸裂斷。忽見一條白線拴在門環上,直通遠方,母親心裡方才明白了。母親趕忙喚來鄉親們,沿著棉線,趕到金粟山上。只見雁姑手拿線穗子,雙目微閉,已經坐化。鄉親們都說雁姑為人善良,積德成福,已羽化成仙,十分高興。而雁姑的母親想到自己年老無靠,不覺老淚縱橫,悲痛萬分。母親一邊哭,一邊用手指在雁姑的額頭上指了一下,說:“兒呀,你怎么這么狠心,丟下娘該咋辦呀?”誰知母親手指到處,雁姑額頭上留下了一個深深的指印,再也洗不掉了。

自從雁姑當了金粟菩薩,金粟山一帶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為了感激雁姑,鄉親們合夥養活了雁姑的母親,並為她送終。鄉親們在雁姑坐化的地方,為她修了廟宇,塑了金身。還在每年六月六日到六月十九日,舉辦了隆重的廟會。

勤勞的人們,他們為了鴻雁姑姑的善良和勇敢而至今承傳這個古老的傳說和信仰。莊稼漢們或許不懂信仰,但他們以善良立身,以勤勞致富,在美麗傳說的延續中為自己美好的生活而努力著、奮鬥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