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皮西葫蘆枯萎病

金皮西葫蘆枯萎病

金皮西葫蘆枯萎病,是一種由侵染引起的症狀,小西葫蘆、金皮西葫蘆苗期、成株均可發生枯萎病。秧苗老化、連作、有機肥不腐熟、偏施氮肥、土壤pH偏低或低洼積水容易發病。

基本信息

小西葫蘆、金皮西葫蘆枯萎病同此詞條(金皮西葫蘆枯萎病

症狀

小西葫蘆、金皮西葫蘆苗期、成株均可發生枯萎病。由初侵染引起的枯萎病發病早,莖基部初呈水漬狀變褐,葉片由下向上萎蔫,中午尤為明顯,早晚尚可恢復,數日後不再復原,後期莖基部略縊縮,淺褐色,有的縱裂。濕度大時生出白色至粉紅色霉狀物,有時溢出少量褐色膠質物,縱剖莖基部可見維管束變褐。由再侵染引起的枯萎病發病晚,多從主莖中下部分枝處發病,發病初期莖部症狀不明顯,病部以上莖葉逐漸枯萎,病部以下莖基部和根部不變色。縱剖病莖,病部以上維管束變褐。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菌絲體厚垣孢子隨病殘體留在土壤中越冬,成為初侵染源。厚垣孢子在土中可存活5~10年,萌發後先長芽管,從根部傷口或根冠細胞間隙侵入,地上部重複侵染主要靠灌溉水;地下部當年很少重複侵染。種子帶菌和帶有病殘體的有機肥,是無病區的初侵染源。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隨病株殘體在土壤和有機肥中越冬,從傷口或根毛侵入及,種子帶菌,空氣相對濕度90%以上易感病。秧苗老化、連作、有機肥不腐熟、偏施氮肥、土壤pH偏低或低洼積水容易發病。

特徵圖

(圖)金皮西葫蘆枯萎病病株金皮西葫蘆枯萎病病株

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為主,藥劑為輔。
(1)選用抗病品種。
(2)選用無病新土育苗,採用營養缽或塑膠套分苗。改傳統的土方育苗為營養缽或自製的塑膠套分苗,便於培育壯苗,定植時不傷根,定植後緩苗快,增強寄主抗病性。
(3)選擇5年以上未種過瓜類蔬菜的土地,與其它蔬菜實行輪作。
(4)嫁接防病。利用南瓜對尖鐮孢菌黃瓜專化型免疫的特點,選擇雲南黑籽南瓜或南砧1號作砧木,取計畫選用的品種做接穗,採用靠接或插接法,進行嫁接後置於塑膠棚中保溫、保溫,白天控溫28℃,夜間15℃,相對濕度90%左右,經半個月成活後,轉為正常管理。採用靠接法的,成活後要把黃瓜根切斷,定植時埋土深度掌握在接口之下,以確保防效。
(5)加強栽培管理。施用充分腐熟肥料,減少傷口。提高栽培管理水平,澆水做到小水勤澆,避免大水漫灌,適當多中耕,提高土壤透氣性,使根系茁壯,增強抗病力;結瓜期應分期施肥,切忌用未腐熟的人糞尿追肥。
(6)藥劑防治:種子消毒,用有效成分O.1%的60%防霉寶(多菌靈鹽酸鹽)超微粉加O.1%平平加浸種60分鐘,撈出後沖淨催芽。也可把乾燥種子置於70℃恆溫處理72小時,但要注意品種間耐溫性能及種子含水量確保發芽率。苗床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克處理畦面。土壤消毒,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畝4公斤,混入細乾土,拌勻後施於定植穴內。藥劑灌根。掌握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3.2%惡甲水劑3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60%琥·乙膦鋁(DTM)可濕性粉劑35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對好的藥液O.3-O.5升,或12.5%增效多菌靈濃可溶劑200-300倍液,每株100毫升,隔10天后再灌1次,連續防治2-3次,但一定要早防、早治,否則效果不明顯。此外,於定植後開始噴灑液體法生產的細胞分裂素500-600倍液,隔7-10天1次,共噴3-4次,可明顯提高抗性,如能加入0.2%磷酸二氫鉀,或0.5%尿素或噴灑噴施寶每毫升加水11-12升、或植寶素7500倍液效果更好。

1、預防:A、將(青枯立克)按600倍液稀釋,每平米3升在播種前或播種後及栽前苗床澆灌。B、在定植時或定植後和預期病害常發期前,將(青枯立克)按600倍液稀釋,進行灌根,每7天用藥1次,用藥次數視病情而定。
2、治療:A、稀釋倍數:(青枯立克)按500倍液稀釋使用,病害嚴重時,可適當加大用藥量。B、用藥方法:(青枯立克)對病株及病株周圍2~3米內植株進行灌根或小面積漫灌;若病原菌同時為害地上部分,應在根部灌藥的同時,地上部分同時進行噴霧,每5天用藥1次。

參考資料

一、http://www.51saomang.com/index/1掃盲網
二、農博士農作物疾病諮詢系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