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成都市中心五城區之一]

金牛[成都市中心五城區之一]
金牛[成都市中心五城區之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牛區是成都市中心城區之一,交子的故里,商貿高地,現代金牛。金牛區位於上風上水的西北面,總面積108平方公里,總人口76.1萬,是國家可持續發展先進示範區,也是成都市市區中人口最多、商貿最繁榮、經濟最活躍的中心城區,經濟總量連續19年位居成都市各區(市)縣第一。伴隨著改革開放,這裡形成了享譽全國的荷花池綜合市場、中國西部燈具第一城、西部最大的五金機電交易基地。

目前,金牛區已建設成為成都市的經濟大區,擁有現代商貿業、電子信息服務業、軌道交通產業、工程技術服務業、現代醫藥產業、都市旅遊業等六大重點產業,形成西部科技商務中心、北部工業總部基地、北部商貿城、中央歡樂區、金牛城市中心、城北城市商業中心、鳳凰新城等七大功能板塊。

金,代表富裕、昌盛。“秦開蜀道置金牛”,是中國最早的紙幣——“交子”的故鄉,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自古商賈繁榮、車流如織。

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

2018年9月,《2018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在京發布,當選2018年中國百強區

建制沿革

金牛區金牛區

秦置成都縣。1960年置區金牛區。區府駐金府路19號。1997年,面積108.3平方千米,人口48萬,轄16街道4鄉。

2000年,金牛區轄19個街道、4個鄉。2002年6月,營門口撤鄉改街。

2004年1月8日,撤銷金牛、洞子口、天回3個鄉的建制。

2004年,將西安路街辦與白果林街辦合併,組成新的西安路街辦;將撫琴街辦與光榮街辦合併,組成新的撫琴街辦;將荷花池街辦與火車北站街辦合併,組成新的荷花池街辦;將駟馬橋街辦與曹家巷街辦合併,組成新的駟馬橋街辦;將人民北路街辦與北巷子街辦合併,組成新的人民北路街辦。

金牛區行政區劃圖(2015)金牛區行政區劃圖(2015)

2004年5月19日,將土橋街道辦事處更名為金牛區人民政府金泉街道辦事處,將天回鎮街道辦事處更名為金牛區人民政府天回鎮街道辦事處。

2004年,金牛區轄15個街道(西安路、鳳凰山、駟馬橋、茶店子、撫琴、天回鎮、營門口、九里堤、五塊石、黃忠、西華、荷花池、金泉、沙河源、人民北路),73個社區委員會、40個村委會;面積107平方千米,人口密度6079人/平方千米。

2007年,金牛區對該區15個街道中的7個進行調整,重點是擴大西華街辦的管理區域和職權,並對金泉、沙河源、營門口、九里堤、五塊石和茶店子等6個街道進行局部調整。

行政區劃

金牛區轄15個街道:西安路街道、西華街道、人民北路街道、荷花池街道、駟馬橋街道、茶店子街道、撫琴街道、九里堤街道、五塊石街道、黃忠街道、營門口街道、金泉街道、沙河源街道、天回鎮街道、鳳凰山街道。

地理環境

地形

金牛區地處成都平原東部、成都市近郊,環衛市區一周,與成華區、青羊區合在一起,宛如以市區為蝶身的一隻展翅蝴蝶。該區地勢自東北傾向西南,地面比降為10‰~2‰。最高海拔點在青龍鄉石嶺村,為594米;最低海拔點在琉璃場鄉祝國寺村,為476.9米。相對高差117.1米,平地海拔約500米,平原占總面積的74.7%,余為淺丘。金牛區地勢比較平坦,除東部北緣靠龍泉驛區、新都區淺丘地帶外,其餘為平壩。境內地質構造簡單,只有三類:平地為覆蓋著第四紀鬆散堆積物;淺丘階地分布雅安礫石層與黃棕色成都黏土;山丘為第四紀朱羅紀和白堊紀紅色砂岩、泥岩組成。地下水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和基岩裂隙水。區境西受龍門山、東受龍泉山活動性斷裂的影響,受地震波及,基本烈度為7。

水文

金牛區金牛區

金牛區過境主要灌溉河系有清水河、江安河、府河、毗河、東風渠等五條主幹河。其中清水河在境內長23.5公里,平均寬42米,年過境水量為68658.35萬方(實際過境水),可供水31405.23萬方,占過境水的45.71%,引入團結渠、龍池渠、蘇坡渠、金牛渠、梁家堰、雙江堰、欄桿堰、龍爪堰、沱江河等支渠;江安河在境內長14.38公里,平均寬45米,年過境水量10152.55萬方,可供水量為4007.027方,占過境水量的39.47%,引入三吏堰,金花堰支渠;府河在境內長26.36公里,平均寬55米,年過境水量為80953.94萬方,可供水量為8264.68萬方,占過境水量的10.21%,引入九道堰、友誼堰、茅草堰、楊四堰、磨兒堰、磚頭堰、洗瓦堰等支渠;毗河在境內長5.8公里,平均寬120米,年過境水量82751.99萬方,可供水量為3878.73萬方,占過境水量的4.69%,引入金馬渠、莫龍堰支渠;東風渠在境內長21.58公里,平均寬28米,年過境水量63543.20萬方,可供水量為5569.56萬方,占過境水量的8.76%,引入南支一、南支二、南支三、北支右分九、黌門堰支渠。金牛區的地下水屬潛水型,儲水條件良好,地下水埋藏淺,變幅小,厚度由西向東減薄,水量豐富。埋藏深度,豐水期1~2米,枯水期2~4米;流向與地形一致,由西北向東南,水力比降2%;物理性質良好,水溫16℃~20.5℃;化學組成以重碳酸鹽鈣型水及重碳酸鈣鎂型水為主,礦化度在1克/升以下,硬度在25℃(德度)左右。因屬第四系孔隙性潛水,水位動態與水質變化均易受地面水的影響,尤以城市環境條件和農業環境條件影響較為突出。

氣候

金牛區金牛區

日照:金牛區年日照時數平均為1238小時,最多年為1461小時,最少年為827小時。年日照百分率平均為26%,最多年為33%,最少年為19%。日照時數和日照百分率季節變化基本一致,以夏季(6~8月)為最多,冬季(12~2月)為最少,春季大於秋季。太陽總輻射量平均為3718.5兆焦耳/平方米,最多年為4089兆焦耳/平方米,最少年為3031.9兆焦耳/平方米。總輻射量以夏季為最多,約占年總輻射量的40%,最大值發生在7月,為465.22兆焦耳/平方米;冬季輻射量最少,占年總輻射量的14%;最小值發生在12月;春季輻射量大於秋季。

溫度:金牛區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溫潤氣候區,常年均溫16.2℃,積溫5937℃。最高氣溫為40.1℃(1941年7月4日),最低氣溫為-6℃(1955年1月5日)。1月份氣溫最低,平均為5.3℃~6.1℃;日照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0.0℃的日數,2012年平均有49天,主要出現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一年中,日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0.O℃的出現時間最早始於4月中旬,最晚止於9月下旬。日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0℃的天氣不多見;日最低氣溫低於或等於0.0℃的日數,年平均約12天,出現在11月下旬至3月中旬,其中多發生在12月下旬至2月上旬之間。

降水:金牛區年平均降水量為940.0~1034.6毫米,由於受地形和城市工業區的影響,東部降水量多於西部,保和鄉的沙河堡降水量最多,簇橋鄉最少。

金牛區金牛區

境內各季降水量:冬季降水量大致在22~24毫米之間,地區差異很小。春季降水量為150~160毫米,比冬季增加5~7倍。環城近郊160毫米,向四周遞減——文家、簇橋、三聖、天回不足155毫米,龍潭鄉東部地區150毫米左右。夏季是2012年降水量最多的季節,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徵:金牛區575~660毫米;東多西少——青龍鄉、桂溪鄉及以東地區超過600毫米;沙河堡最多,達663毫米;西南部的簇橋鄉不到580毫米;北部的天回鄉少於590毫米。秋季降水量為180~210毫米;自西北向東南遞減——文家、金牛、和平等鄉200~210毫米;龍潭鄉東部、三聖鄉和石羊場鄉南部為180毫米。據1951~1985年的記載:日雨量≥0.1毫米日數,年平均149天。7月最多,為17.2天,占該月天數的55%;其次是9月,為16.2天;12月最少,只有6天。

日雨量≥25毫米日數,年平均9.4天,出現在4~10月,其中7、8兩月最多,共6.1天,占2012年的65%。

日雨量≥50毫米日數,年平均2.9天,出現在4~9月,其中7、8兩月最多,占2012年的77%。

日雨量≥100毫米日數,年平均0.4天,集中出現在7、8兩月。夜晚降水量為白天降水量的兩倍以上。夜、晝降水比值,春、秋季大於冬、夏季。據1954~1985年的記載,年平均夜雨日數為127.7天,晝雨日數94.1天;除12月、1月外,各月夜雨日數多於晝雨日數。

降水強度,夏季最大,最大一日降水量為201.3毫米(1981年7月13日)。12月~次年2月,一日降水量不足10毫米。一小時最大降水量可達67.5毫米(1954年5月22日),多發生在4~9月夜間。十分鐘最大降水量為24.1毫米(1961年7月24日),夏季多出現在白天,其餘季節多發生在夜間。

最長連續降水和無降水的日數,據1951~1985年的記載,連續降水日數最長值為19天。冬季連續降水日數較少。夏季7、8兩月降水量大,持續時間長,易發生洪澇。2012年連續無降水日數:12月3~5天,1月3~9天,2月3~8天,6~9月,11~12天。

空氣濕度:常年各月相對濕度為77%~86%,其中秋季最大,夏季次之,春季最小。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2%,東郊較西郊小1%~3%。

霜期:據1951~1985年各月平均霜日數和初、終霜日期記載,年霜日數平均為20.5天,最多年為41天,最少年為10天。霜日多發生在11月至次年4月,其中1月份最多,平均為9.6天。初霜期一般在12月,最早開始在11月上旬,最遲開始在12月下旬,最早終於1月底,最遲終於3月底。霜期最長年為128天,最短年為51天,無霜期年平均為279天。霜日少,霜期短,無霜期長,冬季不冷,是該區冬季氣候的特點。

自然資源

金牛區自然資源較為豐富,該區地質構造簡單,地貌類型不多,只有平壩和淺丘,以平壩為主,田多土少。1982年12月金牛區人均土地僅1.12畝,相當於中國人均土地的十二分之一、全省人均土地的八分之一。土地利用率高,無非墾殖地,城市建設占地較多。總面積的資源中,土地資源大體構成是:農耕地 毛地378828.73畝,占總土地面積的62.37%;淨耕地347381.61畝,占總土地面積的57.19%。農耕地中水田占81.92%,旱地(包括近郊區蔬菜地)占18.08%。

林園地 村民房前屋後林園地總面積計41333.40畝,占總土地面積的6.81%。

水域 總計31639.26畝,占總土地面積的5.21%。其中河渠(農渠以上)面積19396.96畝,塘堰面積12204.98畝,水工面積37.32畝。城鄉居民點用地 總計32683.90畝,占總土地面積的5.38%,其中社員宅基地面積26153.90畝,城鎮建設用地面積6530畝。

工礦用地 總計96621.33畝,占總土地面積的15.91%。其中工礦用地81339.66畝,社隊企業用地15281.67畝。

道路用地 金牛區公路、鐵路密布,用地面積為20549.24畝,占總土地面積的3.38%。

特殊用地 總計5693.75畝,占總土地面積的0.94%。

1985年末,金牛區有耕地293549畝。1986~1990年“七五”期間,共減少耕地10821畝,占原耕地面積的3.69%。1990年末,金牛區耕地面積282728畝,農村人均0.63畝。

另外,金牛區栽培飼養生物共1100多種。

人口民族

據 2017 年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資料測算及上級審定, 金牛區常住人口 121.43 萬人,城鎮化率 100%。年末公安戶籍人口 76.14 萬人,其中女性 38.49 萬人;按年齡分,60 歲及以上人口 18.61 萬人。全年出生人口 7572 人,其中男性 3955 人,出生人口性別比109:100。死亡人口 3848 人。人口自然增長率 4.89‰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土族、侗族、瑤族、維吾爾族、滿族、鄂倫春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交通運輸

民航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已開通直航新加坡、韓國、法國、香港、泰國等國家的國際航線8條,國際包機航線20多條,國內航線245條,基本覆蓋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城市,香港港龍等20多家國際國內航空公司在此從事客貨運輸業務,年旅客周轉量104.2億人公里,貨物周轉量2.2億噸公里。金牛距雙流機場越20公里,車程約30分鐘。

公路

城北客運中心和茶店子客運站將金牛與2條跨省高速、4條省內高速、3條市內高速快速連線起來,使金牛的公路交通四通八達,成都——上海、成都——西安跨省高速使金牛對外聯繫更為快捷。

鐵路

西南地區最大的鐵路編組站和客運中心都在成都,年旅客周轉量83.1億人公里,貨物周轉量399.2億噸公里,其中客運特等站——成都火車北站客運中心就在金牛區和成華區的交界處。

政治

區委書記:金城

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周德強

區委副書記:袁順明

區委常委、總工會主席:白濤

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左正洪

區委常委:潘雪松

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彭洪澤

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黨校校長:鍾毅

區委常委、紀委書記:傅捷

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沈翔

經濟

綜述

2017年,金牛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1061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 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0.1 億元,下降0.5%;第二產業增加值 221.2 億元,增長 6.5%;第三產業增加值839.8 億元,增長 8.0%。三次產業結構比為 0.01:20.85:79.14。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87487 元,比上年增長 7.2%。

2017年, 全社會從業人員 68.84 萬人,其中第一產業 0.03 萬人,第二產業 18.29 萬人,第三產業 50.52 萬人。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 488.0 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 14.0%。其中,技術改造投資 72.6 億元,增長 44.9%;工業投資 33.3 億元,下降 12.6%;第三產業(扣除商品住宅)投資 351.1億元,增長 18.9%。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 56.8 億元,按同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 9.3%,其中稅收收入 33.7 億元,增長 12.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63.7 億元,比上年下降 2.5%。其中教育支出11.6 億元,增長 5.0%;醫療衛生和計畫生育支出 2.5 億元,增長14.2%。

第一產業

2017年,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0.12億元,按現價比上年下降10.3%。年末實有耕地5012畝,下降6.6%。

第二產業

2017年,金牛區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95.6 億元,比上年增長 10.0%。 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 12.5 億元,增長 6.7%;機械工業 19.1 億元,下降 11.7%;醫藥工業 26.2 億元,增長 23.3%;飲料食品 業 21.2 億元,增長 2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計算, 比上年增長 8.5%。 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 102.9 億元,比上年增長 10.0%。施 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總產值完成 997.6 億元,比上年增長 17.2%。

第三產業

2017年,金牛區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824.9 億元,比上年增長10.4%。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 745.1 億元,增長 10.5%;餐飲收入 79.7 億元,增長 9.1%。限額以上批零貿易及住宿餐飲業實現銷售(營業)額 1004.6億元,比上年增長 15.0%。其中家電行業銷售額 101.4 億元,增長 2.1%;醫藥行業銷售額 156.4 億元,增長 2.0%;汽車行業銷售額 188.9 億元,下降 2.1%;鋼材行業銷售額 321.7 億元,增長41.2%。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 225.2 億元,比上年增長 11.9%,其中國內旅遊收入 211.9 億元,增長 6.3%。接待遊客人數 1684.56 萬人次,比上年增長 9.5%,其中國內遊客 1674.43 萬人次,入境遊客 10.13 萬人次。全區星級飯店 10 個,星級飯店客房總數 1772間。A 級景區 2 處,其中 4A 級景區 1 處。

2017年,全年房地產投資完成 209.0 億元,比上年下降 1.6%。按項目地計算,商品房施工面積 1094.7 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 13.5%,其中新開工面積 343.7 萬平方米,增長 43.3%;商品房銷售面積164.9 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 32.3%。

全年實際到位內資 301.1 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 19.4%;— 4 —實際利用外資 7.7 億美元,增長 16.1%;新簽約引進重大項目 31個,增長 55.0%。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 78.0 億元,比上年增長 2.6%。其中進口總額 26.4 億元,增長 6.5%;出口總額 51.6 億元,增長 0.8%。

社會事業

科技

2017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 82 家,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 375億元。全年國家、省、市科技創新項目、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立項 133 個;區專利轉化資金項目立項 43 個;區軟科學計畫研究項目 8 個。全年完成專利申請量 5505 件,其中發明專利完成2206 件。

教育

2017年,全區共有國小 46 所,招生 1.11 萬人,在校學生 6.86 萬人,專任教師 0.36 萬人。普通中學 27 所,招生 1.07 萬人,在校學生3.28 萬人,專任教師 0.26 萬人。職業中學 4 所,招生 0.21 萬人,在校學生 0.63 萬人,專任教師 0.03 萬人。特殊教育學校 2 所,招生 25 人,在校學生 192 人,專任教師 39 人。

金牛轄區有西南交通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等高等院校。

文化

2017年,全區有公共圖書館 1 個,占地面積 3000 平方米,館藏圖書 16.8 萬冊。公共文化館 1 個,占地面積 4522 平方米。劇場、影劇院 1 個,席位數 540 個。

醫療

2017年,全區末共有醫院 46 個,門診部 46 個,個體診所(醫務室)52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3 個,婦幼保健機構 1 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 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 1.16 萬張,衛生技術人員 1.35 萬人,其中執業醫師 0.47 萬人,執業助理醫師 0.03 萬人,註冊護士 0.66 萬人。

體育

2017年,全區有體育場 1 個,舉辦運動會 2次,舉辦全民健身活動 234 次。

社會保障

2017年,全區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 35.7 萬人,比上年增長21.8%,其中基本養老保險職工數 30.3 萬人,增長 26.0%。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 39.9 萬人,增長 45.0%,其中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數 34.1 萬人,增長 48.2%。失業保險參保人數 21.7 萬人,增長 42.7%。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 2.9 萬人。

人民生活

2017年,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0146 元,比上年增長 8.3%。其中工資性收入 22307 元,增長 4.7%;經營淨收入 3548 元,增長 13.3%;財產淨收入 5236 元,增長 9.0%;轉移淨收入 9056 元,增長 15.6%。生活消費支出 26485 元,增長 7.2%。

環境保護

2017年,全年 PM10 平均濃度為 94 微克/立方米;PM2.5 平均濃度為60 微克/立方米,空氣優良天數 204 天。年末綠地面積 2352.9 公頃,綠地率達 40.2%;綠化覆蓋面積2528.6 公頃,綠化覆蓋率 43.2%;公園綠地面積 992.1 公頃。

旅遊景點

永陵博物館

永陵博物館永陵博物館

永陵博物館位於成都市西北角三洞橋,是五代時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史書上稱“永陵”。王建本是河南舞陽縣人,早年為唐朝將領,唐末戰亂時隨唐僖宗逃亡到四川,後任利州(今廣元市)刺吏。公元907年唐朝滅亡,王建遂占據成都稱帝,國號大蜀,歷史上稱前蜀。

王建墓室

王建墓室由14道石券構成,分前、中、後三室,室與室之間有木門間隔。王建的棺木置於中室棺床上。棺床的東、西、南三面石壁上刻有樂伎24人,分別演奏琵琶、箏、鼓、笙、鈸、箜篌等樂器,人物造型優美,神態逼真,是全國發掘出唯一完整的唐朝宮廷樂隊形象,對研究唐及五代時期宮廷樂隊的建制、音樂史、樂器史等都有很高價值。

金沙遺址

金沙遺址金沙遺址

金沙遺址位於成都市西郊蘇坡鄉金沙村,是繼三星堆遺址後四川最重大的考古發現,這一發現將古蜀青銅文明的歷史追溯至3000年前。遺址出土的玉器主要有玉琮、玉璋、玉劍、玉戈等10多種、400餘件,其中一件堪稱“國寶”的翡翠綠玉琮高約22厘米,造型風格與良渚文化的完全一致,上面有極其精細的微雕,花紋細若髮絲。石器有170件,包括石人、石虎、石蛇、石龜等。

兩河森林公園

兩河森林公園位於金牛區金牛鄉淳風村和清水河村境內。公園總面積達437.3萬平方米,是離城區、規模空前、號稱“城西最大綠肺”的森林公園。“綠肺”的意義在於公園內豐富的森林資源將為城市居民“釋放”更充足更新鮮的氧氣,對城西北空氣品質的改善也有一定效果。

土產特產

七彩山雞

七彩山雞是經過人工長期馴養成功的新品種特禽,1986年中國由美國引進繁殖。其羽毛華麗,七彩斑爛,尾羽長得十分美觀,俗稱美國七彩山雞。其肉質堅實而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蜀繡

蜀繡又稱“川繡”,產於四川成都。早在漢代,成都的織綿業就很發達,朝廷還專門設定錦官來管理,所以成都又稱“錦城”。蜀繡是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它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運用獨特的繡技,繡制被面、枕套、衣、鞋和畫屏等。

成都竹編

竹編,是成都傳統工藝產品之一。其產品粗中有細,疏密有致、色調柔和,且千變萬化。品種有籃、箕、碗、凳、椅、扇、燈、盒、吊籃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