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洪武四年(1371年)八月,浦口因其地勢險要,地處交通要衝,是金陵天然屏障,具有重要軍事價值,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故朱元璋命丁德指揮修築浦口城。建成後的浦口城周長達16里,設城門五座:東為“滄波”,西為“萬峰”,北為“暘谷”,南為“清江”,另有南便門“望京”。城的形狀為滿月。從萬曆丁巳(1617年)仲秋十月至戊午(1618年)季夏之望日,大約用了一年時間再重修浦口明城,“侍御三公者,復月輪一人往涖其事”,督促施工,築城很快完成。重修後的浦口明城,共補造南面近江一帶城垣899丈,同時增建了四個門券,一座瓮城,七座敵台,九個水洞。所用資金只相當前任官員估工造價的三分之一。七座城門分別命名:東門“朝宗”,北門“拱極”,西門“萬峰”,南門“金湯”,便門則為“廣儲”、“攀龍”、“附鳳”。各門設門官,門軍若干人。圓如滿月的浦口城至此變成弓形。為防禦江潮的衝擊,在金湯、廣儲兩門近江一帶又築起一道754.8丈的石堤,用銀五萬四千兩。補造的浦口城與明洪武年間的舊城相比毫不遜色。西起萬峰門,翻越浦子山,東達朝宗門,泛江而起,敵樓聳翼摩雲,在浦子山-——傳說為韓信、韓世忠點將台的基礎上建起了中敵台,巍峨壯麗,俯仰江天,為當時浦口第一名勝。根據歷史記載和眾多歷史遺址的存在和發現,浦口明城已是南京甚至全國當下都已不多見的大明王朝遺蹟最為豐富的地方。
歷史沿革
明初的浦口城,方圓有兩公里,依山傍水而築,城牆周長約十六里,共有五門:東門“滄波”,南門“清江”,西門“萬峰”,北門“暘谷”,另有南便門“望京”。
在以後的歲月中,明朝庭又先後對浦口城進行過幾次大的修繕,其中最大規模的一次是明萬曆45年的那次修繕。據史料記載,洪武九年建江浦縣,明弘治16年,長江大汛,江水灌入浦口城“望京”門,導致南城牆坍塌,以後近百年水災不斷,但當時的朝庭始終沒拿出解決的辦法;萬曆14年,朝庭又有人提議修繕浦口城,因爭議過多,又耽擱了二三十年,到明萬曆44年(公元1616年),大司馬黃克瓉視察浦口,並令人先修了一小段城牆,核算銀兩後,向朝庭提出了較為實際的修城計畫並獲朝廷批准。
明萬曆丁巳年(公元1617年)仲秋十月,浦口城的大修工程開工,此工程歷時一年,至明萬曆戍午年(公元1618年)農曆六月十五,工程終於告竣。經過這次大規模的修繕,浦口城由原來的“圓如滿月”改成了弓形,共補造南面近江一帶城垣899丈,增建了4個城門券、1座瓮城、7座敵台和9個水洞,新舊7座城門分別重新命名:東門“滄波”改做“朝宗”,南門“清江”改為“金湯”,西門仍用舊名“萬峰”,北門“暘谷”改作“拱極”,三便門一名“廣儲”,一名“攀龍”,一名“附風”。修建後的浦口城與老城相比,更有氣勢,它西起頂山之腳,東達晉王山臨江而立,敵樓高聳,更添威嚴之勢,特別是中敵台,巍峨矗立在浦子山頂,俯仰江天,成為江北第一名勝。
後明崇禎八年、清順治十七年、嘉慶二十三年,明城牆又多次維修。清鹹豐年間,太平軍與清軍在浦口一帶搏殺,浦口明城牆毀於兵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