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金城反擊戰中,在炮火掩護下,志願軍向敵發起進攻。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促使朝鮮停戰早日實現,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於1953年5月,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發起了夏季進攻戰役。在5月13日~6月23日實施第一次和第二次進攻中,共殲滅“聯合國軍”4.5萬餘人,使北漢江以西,金城以南地區的偽軍防禦陣地更加突,處於不利態勢。
背景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直接指揮下開赴朝鮮,同朝鮮人民、朝鮮人民軍一道英勇頑強地抗擊侵略者。僅僅5次戰役,就把美國侵略軍從鴨綠江和圖們江邊一步一步地趕回了三八線以南。
此後,戰爭格局大變,中朝部隊轉入了陣地戰,在橫貫朝鮮250公里的戰線上構築了銅牆鐵壁般的縱深防禦陣地,不僅把戰線在三八線附近穩定下來,而在中朝人民軍隊節節勝利的情況下,停戰談判中僵持已久的遣返戰俘問題,終於達成協定,並於6月15日重新修正了停戰後的雙方軍事分界線。
正當朝鮮停戰協定即將簽訂之際,南韓李承晚統治集團在美國縱容下,以“就地釋放”為名,強迫扣留了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約2.7萬餘人,企圖破壞朝鮮停戰。
為了打擊李承晚統治集團,促進朝鮮停戰的早日實現,取得停戰後的有利態勢,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下,又組織了夏季進攻戰役中的第三次進攻。在金城以南地區,對偽軍的堅固防禦陣地進行了主要突擊,即金城戰役。
戰爭態勢
1953年6月中旬,朝鮮停戰談判各項議程已達成協定即將簽訂停戰協定,南韓李承晚集團竟以"就地釋放"為名,扣留朝中被俘人員2.7萬餘名,破壞停戰的實現。為實現穩定可靠的停戰,志願軍決定再次給南韓軍以沉重打擊,主要向金城以南地區實施進攻。該地區西起金化,東至北漢江,由南韓軍首都師和第6、第8、第3師防守。其基本陣地構築了坑道工事和大量明暗火力點、地堡群,並以塹壕、交通壕相連線,形成支撐點式的環形防禦體系。
志願軍參戰各部隊經過前一階段反擊作戰,軍事素質明顯提高,士氣更加旺盛,已取得對營、團堅固陣地進攻的經驗,並察明金城以南地區南韓軍防禦縱深工事的情況。為有效地摧毀敵堅固工事,確保步兵順利突破和縱深戰鬥,
從6月下旬開始,志願軍在金城正面集中各種火炮1100餘門、坦克20輛;動用2000輛汽車晝夜搶運物資1.5萬噸,並向參戰部隊配發渡河器材。第20兵團組織6個工兵營和11個步兵團參加搶修公路、橋樑。參戰部隊在作戰雙方中間地帶秘密構築大量屯兵洞,選擇潛伏區,演練對坑道工事連續爆破和攻擊的戰術、技術動作,按時完成了作戰準備。
戰爭經過
志願軍集中第20兵團第67、第68、第60、第54、第21軍和第9兵團第24軍擔負金城進攻戰役任務。第20兵團5個軍,編成西、中、東3個作戰集團。除東集團位於北漢江以東的1個軍就地鉗制當面的偽軍不使其西調,保障主力左翼安全外,其餘部隊在牙沈里至北漢江一線,採取正面突擊和翼側迂迴包圍相結合的戰術,從幾個方向向梨船洞地區實施主要突擊。第9兵團1個軍由上所里、杏亭一線向注字洞南山、新木洞方向實施輔助突擊,保障第20兵團右翼安全。各參戰部隊於6月下旬開始調整部署。為有效地摧毀堅固築城地域,保障步兵的順利突破和戰役的勝利,志願軍集中了火炮約1100門,搶運了各種炮彈70餘萬發,炸藥12萬多公斤和各種渡河器材以及充足的糧食。同時還集中約6個工兵營和先後使用13個步兵團的兵力搶修或加寬戰役縱深內的道路。在前沿,除利用坑道和秘密構築屯兵洞外,在地形開闊的中間地帶,還選擇了潛伏區和秘密修築了接敵道路。經過充分準備,志願軍於7月13日21時發起金城戰役。
整個戰役分為三個階段:
1, 突破防禦,攻占金城以南突出部地區
13日21時,第20兵團各部及第9兵團第24軍,在1000餘門火炮支援下,向對方防禦陣地展開猛烈突擊,一小時內即全部突破其前沿陣地。
西集團突破後,迅速向縱深發展。其右翼第203師迅速殲滅522.1高地守軍1個營,繼之。師主力向芳通里方向發展進攻。該師滲透迂迴支隊於14日2時襲殲偽首都師第1團(白虎團)團部,為該師迅速完成第一步任務起了重大作用。爾後,迂迴支隊乘夜暗堵截潰逃之偽軍,又殲滅了美第555榴炮營大部和偽首都師機甲團第2營大部。至14日6時,該師占領了芳通里、梨實洞、北亭嶺、下榛峴一線以北地區。左翼第204師突破後,迅速殲滅552.8高地守軍1個營,於14日4時30分進抵月峰山下。第130師一部攻占424.2高地後,因未能肅清坑道內守軍,延緩了向烽火山的攻擊。
中集團突破後,左翼第199師因遭對方頑強抵抗,進展遲緩,右翼第200師於23時殲滅官岱里西南高地守軍1個營後向縱深發展,於14日6時占領了龍淵裡、東山里,割裂了偽第6師防禦,使轎岩山和烽火山偽守軍側後受到威脅,發生動搖。東集團(2個軍另1個團)因準備時間不足,進攻正面狹窄,又是橫越山脊進攻,突破後發展緩慢,14日6時僅占領北漢江以西汝文里至472.3高地一線,未能迅速進至細峴里和控制金城通華川公路。
第9兵團第24軍於14日零時殲滅了注字洞南山、杏亭西山守軍2個營、4個連另1個營大部,繼之向橋田裡、432.8高地發展進攻。至14日拂曉,志願軍在進攻正面的西段、中段突破了偽首都師和偽第6師左翼的基本陣地。第20兵團為擴大戰果,遂以西集團向月峰山進攻;中集團迅速攻下轎岩山;東集團迅速占領585.2高地和細峴里。中集團第200師向南疾進,8時,由龍淵裡、東山里分路涉過金城川,於18時占領梨船洞。第199師於10時25分全部占領轎岩山,將守軍大部殲滅。東集團於12時占領了585.2高地,17時,一部西渡金城川,在梨船洞與中集團會合,另一部攻占了461.9高地。西集團於17時40分先後占領了烽火山、月峰山。第9兵團第24軍於13時30分占領了432.8高地及楊谷以北地區,控制了上、下九井間公路。至此,第20兵團在第9兵團一部配合下,經21小時激戰,占領了偽軍3個多師的防禦地帶,殲偽美軍1.4萬餘人,拉直了金城以南戰線,完成了戰役第一階段任務。
2,志願軍主力轉入防禦,一部向對方防禦縱深擴張戰果。
14日17時,志願軍首長鑒於戰役第一步發展順利,為貫徹“穩紮穩打”的指導方針,鞏固既得陣地,電令第20兵團以主力控制現占領線,準備粉碎敵之反撲,而以若干有力支隊,乘敵混亂之際,分別向南發展。東集團以第二梯隊第180師2個團南渡金城川,迅速向南發展。至16日,相繼占領了黑雲吐嶺、白岩山至北漢江一線陣地,又向南推進了約8公里,對偽第2軍團防區南北交通幹線金城至華川公路構成嚴重威脅。中集團以第135師1個團另1個營繼續發展進攻,15日晨占領了602.2高地以南無名高地及後洞裡。西集團和第9兵團第24軍在擊退偽軍一部兵力反撲後,亦將陣地推至新木洞、北亭嶺、間榛峴公路北側。16日,第9兵團第24軍則攻占了金化以北537.7高地、葛洞北山和597.9高地。這時,第20兵團鑒於進攻任務已經完成,連日下雨河水未落,金城川上的橋樑全部被敵機炸毀,而敵正糾集兵力準備大規模反撲等情況,遂停止了戰役第二階段的進攻行動。
3,堅決抗擊“聯合國軍”的反撲,鞏固既得陣地。
志願軍金城以南進攻戰役的發展,對“聯合國軍”極為不利。侵朝軍總司令克拉克和美第8集團軍司令泰勒飛抵前線,召開高級軍官會議,聲言要發動最大反攻,奪回失地。並於當日糾集偽軍4個師,美軍第3師和偽軍3個師的殘部,全力展開反撲。17日,美偽軍集中6個團的兵力,在100多架飛機和大量炮兵支援下,向志願軍東集團黑雲吐嶺、白岩山至867高地一線猛攻。東集團與其激戰競日,殲其3000餘人,僅失守867高地。西集團和第9兵團第24軍,也擊退了美偽軍1個團和1個營的反撲。18日,美偽軍的反撲重點轉向中集團正面之602.2高地、巨里室北山一線陣地,先後展開1—3個團的兵力,在480餘架飛機、30多輛坦克和大量炮兵掩護下,進行連續猛攻。中集團各部頑強防禦,陣地屹立未動。在東集團正面,美偽軍以營以下兵力反撲,企圖奪占461.9高地,未能得逞。在西集團和第9兵團第24軍正面,雙方僅有小的接觸。至7月27日,各集團共擊退美偽軍反撲1000餘次,美偽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僅占去巨里室北山一個陣地。27日,停戰協定簽字,金城戰役勝利結束。
戰爭結果
志願軍20兵團基本全殲南韓首都師,給予其他3個師以毀滅性的打擊,共殲敵52783人,其中俘敵2836人,擊落敵機85架,繳獲飛機一架,坦克34輛,汽車231台,各種火炮245門和大量彈藥等戰利品。志願軍通過抗美援朝中的這最後一戰,向前推進了192.6公里,給南韓軍以致命的一擊。
此役歷時15天,志願軍第20兵團迅速突破南韓軍4個師防守的寬達25公里的堅固陣地,向南擴展陣地140多平方公里,將戰線拉直,斃傷俘敵5.2萬餘人,有力地促進了朝鮮停戰的實現。作戰中,第20兵團傷亡2.3萬餘人。
戰爭經驗
金城反擊戰是志願軍對敵堅固陣地進行的一次較大規模的進攻戰,它創造了“打談結合”、軍事鬥爭為政治鬥爭服務、有力配合停戰談判的成功戰例,並且豐富了夜間進攻戰的經驗,檢驗了諸軍兵種契約作戰的能力。這是軍委、總部正確的指導方針及志願軍指戰員浴血奮戰的碩果,在戰役指揮上——選擇主攻方向,爭取戰役突然性,確定對敵陣地突破與縱深作戰,組織步坦炮密切協同等方面,則充分顯示了楊勇司令員等的卓越才華。
1953年7月27日10時,中朝首席代表南日大將和對方首席代表哈利遜中將在板門店簽署了停戰協定。
同日,“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上將於汶山在停戰協定上正式簽字。
同日,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帥於平壤在停戰協定上正式簽字。
次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於開城在停戰協定上正式簽字。
楊勇將軍
楊勇(1912-1983),湖南省瀏陽縣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八軍政治部宣傳大隊長,紅三軍團連政治委員、營政治委員、五師十四團政治處主任,第四師十團政治委員,紅一軍團第一、第四師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六團副團長、團長兼政治委員,獨立旅旅長兼政治委員,魯西軍區副司令員兼三四三旅旅長,魯西軍區司令員兼教導第三旅旅長,延安軍事學院高幹隊隊長,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七縱隊司令員、第一縱隊司令員,第二野戰軍五兵團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貴州省人民政府主席,省軍區司令員,總高級步兵學校副校長、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校長,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兵團司令員,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北京軍區司令員,瀋陽軍區副司令員,新疆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副總參謀長,中共中央軍委副秘書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