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桂花[中藥]

野桂花[中藥]
野桂花[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野桂花,中藥名。為海桐花科海桐屬植物皺葉海桐Gagnep.的根皮或樹皮。分布於四川、湖北、貴州及雲南等地。具有祛風止痛,收斂止血,清熱解毒,消腫之功效。用於風濕痹痛,腰腿痛,小兒麻痹後遺症,癱瘓,坐骨神經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鼻衄,崩漏,便血,肺熱咳嗽,痢疾,黃疸,心悸,失眠,外傷出血,跌打腫痛,骨折,毒蛇咬傷,無名腫痛。

入藥部位

根皮或樹皮。

性味

味苦、澀,性涼。

歸經

歸肺、肝、大腸經。

功效

祛風止痛,收斂止血,清熱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腰腿痛,小兒麻痹後遺症,癱瘓,坐骨神經痛,胃及十二指腸瘍湯出血,鼻衄,崩漏,便血,肺熱咳嗽,痢疾,黃疸,心悸,失眠,外傷出血,跌打腫痛,骨折,毒蛇咬傷,無名腫痛。

相關配伍

治外傷出血,毒蛇咬傷,無名腫毒,骨折:皺葉海桐皮15-30g,煎服。外用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研末撒布患處。(《雲南中草藥》)

用法用量

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採集加工

春秋兩季剝取根皮或樹皮,切段,曬乾。

形態特性

常綠灌木,高3米,嫩枝無毛,乾後紅褐色,二年生枝條無皮孔。葉簇生於枝頂,二年生,薄革質,倒披針形或披針形,長8-18厘米,寬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乾後暗綠色,略有光澤,下面淺綠色,無毛,側脈13-20對,在上面能見,在下面稍突起,網脈在下面明顯,邊緣略皺摺或呈微波狀;葉柄長1-1.5厘米。傘形花序2-4束簇生於枝頂葉腋,每束有花2-5朵,花梗長1-2厘米,無毛;萼片三角狀卵形,長3毫米,基部略相連合,無毛,邊緣有睫毛;花瓣長1.5厘米,寬2-2.5毫米;雄蕊長1厘米;雌蕊長8-10毫米,子房被毛,子房壁厚0.5毫米;側膜胎座3-5個,每個胎座有胚珠10-15個,排成4列,花柱比子房稍短。蒴果橢圓形或梨形,長2.5-3厘米,有子房柄長2-4毫米,外面被毛,3-5片裂開,果片木質,厚2.5毫米,種子約45個,長2.5-3毫米,排成2-4列,種柄長1-1.5毫米。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50-1760m的石灰岩石坡、灌叢中。分布於四川、湖北、貴州及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祛風止痛,收斂止血,清熱解毒,消腫。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腿痛,小兒麻痹後遺症,癱瘓,坐骨神經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鼻衄,崩漏,便血,肺熱咳嗽,痢疾,黃疸,心悸,失眠,外傷出血,跌打腫痛,骨折,毒蛇咬傷,無名腫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