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目錄
0 社會管理創新六論 /1
社會管理創新六論之1: 建設中層社會 /2
社會管理創新六論之2: 建設有公信力的協會 /4
社會管理創新六論之3: 推動公益組織大發展 /6
社會管理創新六論之4: 透明度的管理 /8
社會管理創新六論之5: 從參與式預算開始 /10
社會管理創新六論之6: 創新公共外包的模式 /12
1 門道——升級與最佳化 /15
公共政策的六個新轉向 /16
發展底線監控力 /17
遊說才是政策的生命 /19
遊說的世界需要規則 /23
兩會提案需要辯論 /27
呼喚民生政府 /30
保增長與保民生兩難 /33
2 腔調——轉型進行時 /37
透明會嚇死一幫人 /38
換個做法更親民 /40
模糊官文對百姓不利 /41
公家的會風實在要改一改了 /43
請專家、領導正常說話 /46
當官不宜讀博士 /48
無謂消耗公共資源,造樓等於造孽 /50
行政辦公中心都可拍 /52
建設討老百姓喜歡的政府 /54
3 呼聲——公眾與民意 /59
公眾評價應該公共化 /60
大官評小官 /62
農民代表最怕被代表 /64
中國民意六十年 /66
民意決定中國文化標誌 /69
民考官越來越流行了 /72
如何與新一代對話 /74
國人對國家小罵大認同 /79
科學決策需要系統民意 /81
民意等於輿論嗎 /83
國進民退的權益 /85
4 擺平——社會與民生 /89
五問商業地產 /90
央企退出無利於抑制房價 /92
開發商不開發土地開發啥 /93
拆遷權與房價上升 /95
麻將也能促進社會和諧 /97
考公務員熱得有毛病 /100
5 地盤——城市與社區 /103
令人神往的公共空間 /104
建設魅力青年廉租社區 /106
在網路社區中行銷 /108
不應只是星河灣做到 /110
城市變臉的八種推力 /112
深圳的移民城市文化 /119
城市軟實力的關鍵 /121
解鈴不能靠系鈴人 /123
創造有機的商業社區 /125
社區建個圖書館 /127
武漢能做到 其他城市呢 /129
讓社區積極分子出頭 /132
6 手段——服務至上 /135
為新公共服務時代預備 /136
動員社會力量做好職工社會服務 /138
公共服務應加大外包 /140
從滿意度到改進度 /143
院長左右著醫院的水平 /145
大學,少花點錢建樓 /148
構建小病防線 /150
從有學位無學歷說起 /152
7 新業——公益新模樣 /155
迎接公益轉型時代 /156
公益轉折的偉大意義 /158
公益事業的產業鏈 /160
造就一萬名公益創業者 /162
“零點”的公益創投模式 /163
在金主中行銷公益 /166
助力公益人才的培養 /170
公益創業的寬廣思路 /172
社會公益怎么創業 /175
公益創業的樣子 /177
8 善工——新公益的經營 /181
公益的品牌溢價效應 /182
該修理一下村官項目了 /184
社區新公益需要新動員 /186
公益,動起來就有資源 /190
公益從微小的地方開始 /193
公益問題上的迷思 /195
圖書前言
素來,人們格外想生活在朗朗青天之下,但為白道系統辯護與論證得還不夠多。我在這裡所說的“白道”是公共服務部門。我以為真正的白道之興來源於客觀與主觀兩種進化。客觀進化來自於:其一,治理的空間與程式是否透明;其二,關鍵權力者之間是否形成一定的制約;其三,關鍵利益相關者是否有一定的空間發聲。而主觀進化則來自於:其一,是否是真正有公共服務熱情的人們參與了公共治理活動;其二,公共治理領域是否容納了多種創造性的才智與方案;其三,勇於為公共利益犧牲者是否得到了公眾的讚賞。
在社會開放的過程中,白道雖然在資源與能量方面不斷擴大,但其道義的感召力似乎並沒有等比例地上升。在公務員報考熱中,人們真正能說出來的公務單位的優點似乎也就是“安穩”二字。相反,那種單純的服務熱情、積極的解決問題的創思、期待透過公益組織參與公共服務的願望,則不是稀少,就是易於在官僚程式面前冷卻。做一個公共管理的觀察者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而觀察中國龐大的公共服務隊伍與部門則更有意思。這本書是一本觀察與實驗的心得,也是一個熱心公共事務者的積極創見的匯集:
——過去我們是大政府小社會,現在我們是大政府大社會。社會的發展更加豐富多彩了,政府控制的資源與權力更大了,但社會的問題與矛盾也更多了,單純的黨政機制已經必須要轉向同時藉助於民間公益機制的多元機制發展。
——過去的領導有毛主席的老三篇就夠了,現在的公共管理者要講究真真假假的創新。這意味著有出息的管理者必須看新書、學新詞、整新事,否則就會累積越來越多的新矛盾,導致一地官場、一地雞毛。
——過去的公共治理不分前後台,書記啥事都得說了算;而現在,場面上越來越需要能給大家一個交代得過去的理由,像過去那樣書記拍著胸脯說“老子就是法律”的作風,現在越來越不好使了。因此,像選擇政務官員、公共事務外包和公益創業這類的事情從此有了新空間。
——過去所謂的公共管理就是管制老百姓,現在的公共管理越來越要能向大家有所交代。只要是不能交代的事情,一旦被曝光,一旦被人肉搜尋,結果可就慘了。而事前知道會不會被老百姓罵,事後知道大家會罵成啥樣,就成為考驗執政智慧的一個指標。
——過去你得聽領導的,現在你也得聽點民眾的。公共管理者將成為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一怕被領導罵,二怕被老百姓罵,尤其是怕被網民罵。中國不搞大選,但是也必須要創造各種各樣的機制來平衡兩頭的需要,尤其在兩頭衝突的情況下。
——過去的公共管理就是政府管理,現在的公共管理也包括了非政府組織的管理。良好的治理必須要包括民眾更多的自治;但是,一般民眾還沒有太把長期和職業化地從事非政府的公益組織工作當成職業,因此,動員與鼓勵更多受過較好教育的青年人投入公益事業就成為一件重要的戰略性工作。
——過去你可以沒有個人魅力;但是現在個人魅力越來越重要了,只會讀稿子、坐主席台、講套話的領導越來越被大家鄙視了。八股文、主席台臉、標準照、念報告越來越有漫畫諷刺味道了。
——過去是個公務員就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占點便宜;現在的公共管理流程與效率決定了在行政流程中要占小便宜很難,要占就占公共項目中的大便宜。政務公開做起來很難,而且做起來會有越來越大的壓力,公開化的公共流程加大了圖利的風險。
——過去當官沒現在這么難,能做的人還真有兩下子;而現在,公共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很多地方與部門領導提出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標。但是,想進入公務員隊伍的人為了求得安穩的職位而托關係,使得服務素質更難保障了,從而令政府部門陷入悲哀的兩難。
——過去我們的公共管理者主要在黨校訓練,現在有更多的公共管理者去美國、歐洲國家和新加坡接受訓練。這充分讓我們感受到中國社會與中國公共管理體制的開放性、學習力與實用性,從而很難簡單地給中國的治理模式貼上任何現存的標籤。
作為一個在中國的政府部門、商業機構、媒體和學術部門都有所見識的人,我覺得中國的白道真的是一個很豐富複雜的領域,是一個挑戰與問題並存因而考驗著任何參與者能力的考驗場,是各色人等雜處其中、看似有序而實質上可有很大遊動彈性的空間,是一個既深不易測而又似很格式化的魔方。中國社會的複雜性造成我們理解中國白道的複雜性,而中國社會遇到的挑戰又讓中國白道需要有更多的創新與突破,儘管這些創新與突破並不意味著都是正面的,但我們必須在積極進取中累積更多正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