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重慶電訊職業學院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函27號檔案批准、國家教育部84號檔案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校園周邊環境優越學院位於重慶市雙福新區。該區人傑地靈,古有明朝尚書江淵,今有共和國元帥聶榮臻,現有兩院院士數人;該區自然條件良好,地勢平坦,自然水系豐富,山湖景色秀麗,氣候宜人,依山傍水;該區交通快捷便利,九江大道和重慶繞城高速公路在園區腹心地帶交匯,津馬高等級公路縱貫全境,距成渝高速公路走馬出口3公里,距重慶市中區僅15分鐘車程,距大學城僅5分鐘車程;該區是重慶都市圈主城區組團,是集現代工業園、倉儲物流園、房地產商住區、生態休閒旅遊區、文化教育區為一體的現代新型園區。校園育人環境良好學院占地近1000畝,總體規劃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辦學規模12000人。學院規劃設計理念現代,設計處理手法先進,集中體現了自然環境、教育環境與人文景觀的和諧統一。首期建設齊全配套,教學行政用房、學生宿舍及生活附屬用房、體育場館等7萬多平方米;校園綠化典雅,綠樹成蔭,實為讀書求學的理想之園。
教學設施完備學院擁有與相關專業配套的各類實驗實習設備:電子技術實訓室、計算機實訓室等基礎課實訓室;現代通信技術實驗室、現代通信系統實訓室、數位訊號處理及EDA實訓室、單片機實訓室;已購置電子通信類、信息技術類、管理類、社會科學類等圖書20萬餘冊。
辦學條件
辦學設施
學院投資四千多萬元建設了107個實訓室。包括計算機基礎實訓中心、語音實訓室等公共基礎實訓室;汽車實訓中心、電子信息實訓中心、通信實訓中心、文化傳媒實訓中心、建築經濟管理實訓中心和認證培訓中心。學院高度重視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工作,堅持“產學結合”、“工學結合”、“雙證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目前已與中興通訊、北郵、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東風小康、重慶力帆等60多個企業在實習基地建設、課程開發、師資培訓、學生就業等方面達成了全面的校企合作協定。根據專業人才需求,精心梳理了各專業就業崗位,根據崗位和崗位群需求,著力進行崗位能力培養,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就業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14年,學院共開設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路工程、自動化等20多個專科專業面向全國招生。通信技術系重慶電訊職業學院通信技術系是學院校企深度融合的專業系典範,致力於培養通信領域技術套用型國際化人才。現開設移動通信技術、程控交換技術、通信網路與設備、通信系統運行管理四個專業方向,其中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為市級精品專業、地方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程控交換技術、通信網路與設備和通信系統運行管理三專業為中興通訊NC認證中心共建專業,該系移動通信技術專業方向是通信行業人才緊缺專業。
通信技術系師資力量雄厚,專任教師47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3名,高級工程師1名。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占80%,他們皆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教學經驗。近年來承擔了5項市級科研課題研究,公開出版專業教材11本,公開發表論文23篇。
通信技術系建有完善的電子通信類基礎實訓室和專業實訓室。電子通信類基礎實訓室主要包括電路基礎、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通信電路、數字通信等實訓室。學院與我國著名的通信設備製造企業中興通訊有限公司在專業實訓室建設、課程開發、師資培訓、學生考證與就業等方面達成全面的校企合作協定,引入了中興網路及通訊工程師技能等級認證即NC認證。NC認證體系參照通信業的職業崗位和技術劃分,涵蓋了通信行業的全部技術領域,包括交換、傳輸、移動以及網路。中興NC認證體系已獲全球52個國家電信運營商普遍認可。在我國,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國內運營商已在全國組織員工參加NC認證。因此NC認證具有廣泛社會認可度和認證含金量。通過NC認證,意味著中國最傑出的通信企業——中興通訊對所學專業技術的認可,取得NC認證將會對學生的就業產生最直接的幫助。正因為如此,學院投資數百萬元建設了中興通訊NC助理工程師認證實訓中心,包括移動通信實訓室、程控交換實訓室、光纖通信實訓室、數據網路和寬頻接入實訓室、通信工程施工實訓室。校內外專家普遍認為,該實訓中心在重慶市開設通信類的高職院校中設備最齊全、功能最完善,而且實訓設備均為目前電信運營商使用的主流設備,學生實訓內容與實際工程項目一致。實訓中心能滿足學生職業技能訓練的要求,同時能完成學生職業技能證書的考核。學生畢業時在取得大專畢業證書的同時,還可考取中興NC助理工程師認證證書,包括移動通信技術證書、程控交換證書、光傳輸技術證書、數據通信證書。中興通訊公司承諾,若學生取得其中的一項認證證書,則有70%的就業機會,若取得其中的兩項證書,100%就業。該系除與中興通訊公司達成校企合作協定外,還與重慶電信沙坪壩分公司、重慶華偉(集團)有限公司、重慶訊通有限公司、重慶精美通信有限公司、重慶無線綠洲通信技術有限公司、重慶綠波通信設備有限公司、重慶普天通信設備有限公司等共建了校外實訓基地,滿足學生頂崗實習的需求。
基礎部擔任全院文化基礎課程教學的實施與管理部門,其任務主要有人文素質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外國語言教育的組織與實施。
經過幾年的建設與發展,基礎部建成了一支熱愛職業教育事業,學歷層次較高、年齡結構合理、教學能力強並有適當規模的專任教師隊伍。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講師22人。基礎部下設部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和四個教研室,分別是思想政治教研室、數學教研室、外語教研室和體育教研室。
基礎部承擔的課程任務主要有:《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生心理健康》、《套用文寫作》、《高等數學》、《套用經濟數學》、《體育與健康》、《大學生就業指導》以及部分公共選修課。
基礎部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依照學院發展戰略,著眼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和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把不斷提高教師的政治素養和執教能力為已任。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和職業教育的特點,基礎部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學管理,探索“教學質量立部、課程建設興部、人才培養強部”的發展之路。為學生的人生髮展確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為學生的成長建立道德基礎、為學生的職業生涯鋪設前行的道路是我們基礎部人的光榮使命。
計算機與傳媒系
重慶電訊職業學院計算機與傳媒系成立於2010年,其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的影像工程系和計算機套用系。重慶通信學院早在1986年就開設了計算機技術與傳媒技術相關聯的專業,傳承至今,重慶電訊職業學院計算機與傳媒系所開設的電視節目製作、攝影攝像技術、軟體技術等專業教學歷史已有20年之久。該系通過多年整合,結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相繼開辦了數字媒體技術相關專業,堅持“學生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就業第一”的職業教育理念。目前,計算機與傳媒系專業群共有8個專業,5個方向,分別為計算機通信、軟體技術、軟體技術(手機遊戲方向)、軟體技術(網路建設與維護方向)、信息安全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平面設計與製作方向)、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動漫設計與製作方向)、攝影攝像技術、新聞采編與製作、電視節目製作、電視節目製作(電視廣告製作與行銷)以及室內設計技術。各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由校內專任教師、校外兼課教師及行業企業兼職教師組成的教學團隊,既能滿足專業知識教學,也能提供行業企業最新技術進行教學。目前全系有專任教師40人,其中高級職稱9人,中級職稱18人,雙師素質型教師36人,骨幹教師15人;校外兼課教師5人,1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講師;行業企業兼職教師20名,均來自於系校企合作企業,40歲以上資深行業專家6名。
汽車技術系重慶電訊職業學院汽車技術系成立於2010年,是學院的骨幹系之一,有著雄厚的辦學實力和辦學積澱。現開設有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4個專業。
近年來,汽車技術系以就業為導向,以校企合作為突破口,積極探索訂單驅動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成功引入大眾汽車、長安悅翔汽車合作項目,與東風小康有限公司、重慶珠峰汽車銷售公司、重慶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等區域內集團化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
汽車技術系以項目團隊建設為驅動,建成了“學院專任教師+名企培訓師+維修企業技師”的高水平雙師結構教學團隊。現有教職工50人。其中專任教師36人,專職輔導員11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高級工程師3人,骨幹教師11人,雙師素質型教師28人,近30名教師全部通過製造廠商培訓講師培訓和認證考核;周佰和高級工程師為院級名師,具有多年的企業經驗,同時擔任本系各專業教材的評審、主編工作多年,出版著作十餘部。
該系注重校內外實訓與校外頂崗實習的有機銜接,校企共建了“學訓研產”四維一體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建有汽車駕駛培訓中心、汽車實訓中心、汽車修理實習工廠、模具陳列實驗室、電控發動機實訓室、機械製圖測繪實訓室、4S模擬店等,汽車實訓中心建築面積達8200餘平方米,設備總價值近500萬元。
建築工程系建築工程系秉承我院“厚德為人、礪能立身”的校訓,繼承斌鑫集團三十年建築行業的優良傳統,把“既授學生的職業技能,又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的辦學理念貫穿於教學的整個環節,本系師資雄厚,現有專業教師29人,碩士和在讀碩士研究生6人,副教授3人,高級工程師4人,講師和工程師10人,並且聘請了部分實踐經驗豐富的行業人士為兼職教師。
建築工程系現開設建築經濟管理(施工方向和工程造價方向)、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房地產經營與估價、樓宇智慧型化工程技術四個專業。現有建築實訓中心一個、建築製圖實訓室、工程概預算實訓室、工程測量實訓室、空調工程技術實訓室等13個場。以此來更大程度的實現畢業生在社會和市場中的“無縫接軌”。
與此同時,本次除了有校內的專業實訓室之外,還與校外的一些業內公司和企業也有合作,如廣聯達、斯維爾科技有限公司、斌鑫集團等,這些單位會為我們的優秀畢業生提供實習機會和就業崗位,受到廣大師生的好評。
管理系重慶電訊職業學院管理系成立於2014年,其前身為重慶電訊職業學院工程管理系,為回響學院“以通信電子信息類專業為主體,汽車機電類和建築類專業為兩翼,文經管類專業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專業定位,該系從原工程管理系分離,通過整合,結合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相繼開辦了兩個與市場直接銜接的專業,教學上以管理實務類為特色,長期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模式。
目前,管理類系專業群共有3個專業,5個方向,分別為電信商務(電子商務方向)、電信商務(商務會計方向)、旅遊服務與管理(導遊方向)、旅遊服務與管理(酒店管理與策劃方向)、市場行銷。各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由校內專任教師、校外兼課教師及行業企業兼職教師組成的教學團隊,既滿足專業知識教學,也提供行業企業最新技術教學。目前全系有專業課程建設團隊教師16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5人,雙師素質型教師7人,骨幹教師4人;校外兼課教師5人,均來自與相關行業企業的資深行業專家。
管理系在修煉內功的同時,加強與外界聯繫、合作。已經與江津區旅遊局、江津四面山景區開發有限公司,上海克爾頓船舶管理有限公司,重慶美音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中美大都會人壽(重慶)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定,校外共建實訓基地協定。校內建有近7間專業實訓室,每個實訓室功能不同決定於其適用的管理實務訓練。今年新建的7間實訓室中的三維導遊實景實訓室將作為本系特色工程接受重慶市教委專家組的評估。
學校領導
董事長:郭元新
郭元新,斌鑫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中共黨員,1953年出生,大專學歷,中級職稱。重慶市房地產商會副會長;重慶市民營企業家聯合會副會長;重慶市非公有制經濟促進會副會長。1971年——1980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字012部隊當兵、施工參謀;
1980年轉業;
1980年——1986年在巴縣商業部門工作(幹部);
1986年——1991年在重慶西園建築工程公司工作(技術負責人);
1996年——至今任重慶斌鑫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院長兼黨委書記:劉全利劉全利,男,漢族,中共黨員,生於1951年,四川南江人,1976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二級教授,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68年參加工作。歷任陝西工學院教務處副處長,重慶商學院總務處處長、人事處處長,重慶商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重慶商學院院長,渝州大學副校長(正校級),重慶工學院常務副院長(正院級),重慶工學院院長,重慶理工大學校長,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先後主持完成重慶市重大科技專項科研課題10餘項,教學科研成果獲國家級二等獎1項、重慶市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多次被評為省級先進個人、國內貿易部先進工作者。兼任國家人事部西部大開發顧問、重慶市科技顧問團專家、重慶市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高等學校設定委員會委員、重慶市高等學校教師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學位委員會委員等職。
副院長:栗玉俠栗玉俠,1974年12月入伍,1976年加人中國共產黨。原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研究生管理大隊大隊長(行政副師職),大校軍銜;研究生學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總參優秀教師;榮立三等功一次;重慶市首屆高等教育學會理事,電子信息類國際招標評審專家,重慶市政府採購評審專家。
歷任戰士、技師、教員、研究室主任、教務科長、教保處副處長、副教務長、訓練部副部長、研究生管理大隊大隊長等職。先後獲全軍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通信部優秀教學成果獎4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核心刊物發表24篇,“三大檢索”收錄一篇;編寫教材6本,主編《軍事網路概論》專著一本。長期從事教學和教育管理工作,其業績分別被《國防文庫》、《走向新世紀》、《優秀管理專家庫》、《華夏英傑》等收錄。
副院長:陳萍陳萍副院長:女,1963年出生,重慶市人,研究生學歷,高級會計師。陳萍畢業於四川省第二黨校經濟管理專業,於2004年再讀重大CCMC經理人班。曾在某國有企業從事經濟工作十餘年,在1998年入職重慶斌鑫集團至今。
副院長:王柱京教授
王柱京,男、1957年2月出生、研究生學歷、教授、軍隊管理學學科研究生導師。1974年參加工作,擔任過教研室主任、系主任、重慶通信學院斌鑫學院院長等職務。榮立三等功兩次,1998年被評為總參先進企業管理工作者,2000年被重慶市科協聘為首批市科技諮詢專家,2006年當選為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2007年被評為重慶市普通高等教育學生管理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先後擔任《電子線路》等十多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公開出版《西部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關係研究》等十多部教材與專著,參與13個專業的實驗室的規劃和建設,編印了300多萬字的《人才培養方案彙編》與《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彙編》。
設計並參與建設了多個CATV工程、機場安全防範與自動化監控系統工程。參與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15項,發表論文50餘篇。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教學成果獎九項,其中“重慶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研究”2009年獲重慶市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黨委副書記:王東鳴高級政工師
王東鳴,1957年出生,軍事高科技管理學士、研究生、中共黨員。
早年上山下鄉插隊落戶鍛鍊;歷任軍委特種工程兵54師123團特務連代理副連長、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黨委委員、通信指揮(通信技術系)政治委員、系黨委書記。已從事管理教育及思想政治工作三十餘年,曾榮立三等功,獲總參“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稱號。
院長助理:高占國教授
高占國,1979年9月入伍,1986年加人中國共產黨,1990年7月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碩士生導師,1996年評為副教授,2005年評為正教授。曾任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計算機教研室主任,指揮指揮自動化教研室主任,重慶通信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重慶通信學院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重慶通信學院年度十佳教員評審專家,全軍教書育人銀獎獲得者。
在《電子學報》、《通信學報》、國際會議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獲全軍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主申並承擔重慶市科技攻關項目2項,中青年專家基金項目一項,主研全軍重大科研項目軍用程控交換機等項目11項,主編公開出版教材6部。是重慶市科技攻關項目評審專家,重慶市中青年專家基金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專家庫專家,全國網路教育分會理事,重慶市人工智慧學會理事。
管理團隊:學院處、系以上領導均系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離職的師、團職領導幹部和專家教授。
校園文化
辦學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循高等職業教育規律,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努力培養既有必備的基礎理論、又有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把我院建設成為立足重慶、面向西南、特色鮮明,有較強社會影響力的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院。
辦學定位
發展目標定位:通過五年努力,打牢校園設施建設基礎、專業群建設基礎、師資隊伍建設基礎、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基礎,使學院在外延發展和內涵建設兩方面取得突破,把我院建設成為立足重慶、面向西南、特色鮮明,有較強社會影響力的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院,重慶市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專業定位:圍繞通信、電子信息、汽車、建築等支柱產業,充分發揮學院在通信、電子信息專業領域的優勢,積極發展與電子信息類密切相關或交叉的專業,構建與產業發展要求相一致,以通信電子信息類專業為主體,汽車機電類和建築類專業為兩翼,文經管類專業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專業結構體系。
辦學層次定位:以全日制普通高職為主,逐步增加短期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升社會服務功能。
服務面向定位:以服務區域、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己任,立足重慶、面向西南。
培養目標定位——培養既有必備的理論基礎、又有較強實踐能力,能在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辦學思路
以管理為抓手,以質量建設為生命,以學生就業為根基,合縱連橫上規模,開拓創新謀發展。
校訓
厚德為人礪能立身“厚德”,猶言大德,引自《易▪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借指人事,是謂厚德育人。德,乃立身之本。《論語▪述而》“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一直高度重視德育,將其作為教育的首要任務。
“為人”,即做人,引自《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漢劉向《列女傳▪晉獻驪姬》:“吾聞申生為人,甚好仁而強,甚寬惠而慈於民。”借指做人,要忠厚老實,待人誠摯,踏實肯乾,能擔重任。
“礪能”指本領。即培養能力、磨礪技能。寓意學院在辦學上緊貼社會需要,辦出專業特色,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改革方向,把學生的專業理論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通過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套用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本領,要求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知識,施展才華,做到知行合一。走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堅持多元化、市場化、精細化管理的辦學策略,努力培養高素質實用型技術人才。
“立身”意指通過自身加強待人、接物、處事、修身等方面的礪煉,實現主動解決自己內心的矛盾,達到認識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標。
校訓從“德、人、能、行”四個方面對我院的教育理念和內涵進行了闡述,要求師生重視道德修養,樹立遠大志向,勤奮學習,博採眾長,純厚樸實,身體力行。
校風
和諧進取務實創新“和諧”是指和諧共處,協調一致。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既注重人的個性發展,又強調整體的協調一致,既有競爭,又有合作,既注重建設學院內部的和諧,又注重學院外部和諧環境的營造。學院上下形成團結一心,和衷共濟幹事業的良好風氣。“進取”是指奮發進取,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務實”是指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力戒空談、紮實工作,不圖虛名、講究實效,注重效益。“務實”,就是要會辦事、能辦事、辦成事;就是要有主見、有魄力、有毅力。
“創新”是指順應社會發展需要,與時俱進,敢為人先,勇於創造。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也是一個學校辦出水平、辦出特色的源泉和動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才能的大學生,是學院孜孜以求的目標,這應貫穿於教和學的全過程,體現在人才培養和學生成長的各個方面。
繼承和發揚“和諧進取,務實創新”的優良校風,是學院事業持續協調發展的可靠保證,同時也是全院師生個人成就事業和成人成才的客觀要求。
學風:明德善學知行合一
教風:尚德精業言傳身教
校徽
1、學院標誌以院名最具代表意義“電訊”漢語拼音縮寫的“D、X”為基本骨架和第一識別元素,簡潔的圖形同時用中、英文,點名主題“重慶電訊職業學院”。2、圍繞標誌字母“D、X”,處理成兩支手心向上的手掌和展翅飛翔的鴿子。“手掌”象徵學院為莘莘學子托起成才的希望;“鴿子”象徵學院在新世紀飛速發展和勇往直前,同時鴿子飛翔的軌跡更象一道劃破天際的電波,向世界傳遞著學院教書育人的真諦。
3、標誌色彩採用深翠綠色和天藍色組合。深翠綠色象徵健康的環境和知識的廣袤大地,天藍色象徵翱翔的天空和無限希望,兩色的組合的視覺效果清新靚麗,充滿希望和激情。
4、標誌整體造型飽滿、富於動感,既具有學院作為教育機構的穩健、嚴肅形象,又展現了團結、進取、熱情的時代精神,具有極強的識別性,以表達新世紀學院的新形象。
專業介紹
專業介紹 | ||||||
專業類型 | 專業名稱 | 專業層次 | 專業名稱 | 專業層次 | ||
製造類 |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專科 | 汽車電子技術 | 專科 | ||
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 | 專科 | |||||
土建類 | 建築經濟管理 | 專科 | 房地產經營與估價 | 專科 | ||
室內設計技術 | 專科 | 樓宇智慧型化工程技術 | 專科 | |||
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 | 專科 | |||||
電子信息類 | 移動通信技術 | 專科 | 計算機通信 | 專科 | ||
程控交換技術 | 專科 | 通信網路與設備 | 專科 | |||
軟體技術 | 專科 | 廣播電視網路技術 | 專科 | |||
通信系統運行管理 | 專科 |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 | 專科 | |||
信息安全技術 | 專科 | 電信商務 | 專科 | |||
藝術設計傳媒類 | 電視節目製作 | 專科 | 攝影攝像技術 | 專科 | ||
新聞采編與製作 | 專科 |
師資力量
學院依託軍轉師資辦學,師資力量雄厚。學院具有一支穩定的專業骨幹教師隊伍,現有師資315名,其中正教授8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45名,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160名。辦學管理團隊和專業領域帶頭人隊伍的主體力量來自於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離職的師、團職領導、教育教學管理幹部、碩士生導師和專家教授,骨幹教師來自於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斌鑫學院,原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院長、首屆全軍優秀教育專家、碩士生導師申志福教授任學院院長。學院教育教學隊伍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經驗,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打牢專業技能基礎、成為高素質人才的保障。部分名?介:申志福教授:院長、碩士生導師、重慶第二屆人大代表、重慶市學位評定委員會第二屆委員、重慶高等教育學會第二屆理事會常務理事長、中國通信學會高級會員、原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院長、現代通信專家、首屆全軍優秀教育工作者。王柱京教授:副院長、碩士生導師、原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斌鑫學院院長、重慶科協首批科技諮詢專家、重慶高教學會副秘書長、現代通信專業、管理專業領域帶頭人。栗玉俠教授:副院長、碩士生導師、現代管理專業領域帶頭人、原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研究生管理大隊大隊長、總參優秀教師。
高占國教授:院長助理、碩士生導師、計算機與傳媒專業領域帶頭人、原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計算機教研室主任、軍隊育才銀獎獲得者。
張宏順教授:碩士生導師、移動通信專業領域帶頭人、原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通信系主任、軍隊育才金獎和總參人梯獎獲得者。
朱福生教授:碩士生導師、汽車技術專業領域帶頭人、原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機電系主任、全軍優秀教師。
覃漢基教授:院教學督導部主任、碩士生導師、現代通信系統運行管理專業領域帶頭人、原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通信裝備教研室主任、軍隊育才銀獎獲得者。
季漢濤教授:教務處處長、碩士生導師、計算機通信網路專業領域帶頭人、軍隊育才銀獎獲得者。
任其華教授:傳媒技術系主任、碩士生導師、計算機與傳媒專業領域帶頭人、原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廣播電視技術教研室主任、軍隊育才銀獎獲得者。
梁衛華副教授:通信技術系主任、程控交換技術專業領域帶頭人、原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移動通信教研室主任、軍隊育才銀獎獲得者。
嚴偉民高級工程師:汽車技術系主任、汽車電子技術專業領域帶頭人、原總裝備部通用裝備保障部通信設備維修中心主任。
胡繼志副教授:移動通信專業領域帶頭人、原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衛星教研室主任。
邱太俊副教授:電子套用技術專業領域帶頭人、原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電子技術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