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

12. 13. 21.

院情簡介

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前身為重慶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所,成立於1980年4月,2011年3月經重慶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升院,是重慶市唯一的市屬園林綠化行業公益性科研院。主要從事園林綠化技術套用基礎研究、園林綠化科研成果示範推廣、園林綠化技術諮詢指導及園林信息交流服務等工作,為市委、市政府在風景園林綠化建設決策方面提供科學依據,為行業管理提供科技支撐。
院學科建設完善,科研力量雄厚。下設5個研究室,分別為園林植物研究室、城市土壤研究室、城市綠地生態研究室、園林植物保護研究室和生物技術中心。主要圍繞園林植物品種資源收集選育、鄉土植物開發利用、城市綠地生態、三峽庫區消落帶綠化治理、城市熱島效應研究、綠地土壤檢測與改良、園林廢棄物及污水污泥園林資源化利用、園林有害生物監測及防控、大樹古樹健康診斷及栽培管護與復壯等方面開展研究,獲得一批國內領先水平的科技成果。隨著園林綠化事業發展步伐加快,院致力於打造為西部一流、全國領先的風景園林科研院所。
“十一五”期間,院共承擔科研課題90餘項(含在研),主要包括科技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三峽建委、國家林業局等十餘項國家級項目,以及重慶市科委、重慶市建委、重慶市園林局重慶市移民局、重慶市發改委等市級項目;主編多項地方標準22項;在各級學術刊物發表文章250餘篇。“重慶三峽庫區消落帶植被恢復及自然演替示範研究”、“重慶市節約型園林研究”、“重慶市主城區生態因子檢測”、“重慶市主城區園林植物調查與編目”、“道路綠化不同植物配置模式滯塵降噪研究”、“重慶核心區熱島效應成因及利用綠化緩解措施研究”、“樹種規劃編制”等項目,成為政府決策及行業管理的重要依據。

歷史沿革

重慶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市園科所)是在重慶市政府關心下成立起來的重慶市唯一一所園林專業的科研機構。 1980年4月,經重慶市委基本建設工作部批准,設立重慶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所,胡興貴為第一任副所長,隸屬於市園林管理處。1984年,經中共重慶市園林局黨組批准,成立黨支部,吳揚志任書記。1992年初,市園科所搬遷至渝北區龍溪鎮辦公,暫保留大坪苗圃內生產試驗基地。因發展需要,1996年,市園科所選址新試驗基地。2000年初,隨著科研大樓在新基地竣工落成,市園科所整體搬遷至沙坪壩區紅槽房,從此,市園科所步入快速發展歷史時期。市園科所自建所以來的歷史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1980年4月至1992年初,大坪苗圃辦公期間
建所初期,辦公地點設在市大坪苗圃內,占地30畝,溫室、土化室各1個。在當時如此簡陋的科研條件下,所內科技人員先後立項完成《重慶市園林綠化樹種調查》、《山城市街垂直綠化調查及其套用技術研究》、《重慶市古樹、大樹、名木調查》、《園林植物病蟲害、天敵資源調查及檢疫對象名錄的研究》、《重慶地區川茶花品種資源的蒐集、整理及保存》、《重慶城區園林土壤調查》、《重慶城區主要喬木樹種下耐蔭植物選擇及形成人工群落的試驗》等幾個當時重慶城市園林工作急需解決的基礎性課題研究。其中《重慶市古樹、大樹、名木調查》、《園林植物病蟲害、天敵資源調查及檢疫對象名錄的研究》、《一串紅奧氏棒桿菌的發現與防治研究》獲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二)1992年初至2000年初,渝北區龍溪鎮辦公期間
為跟上重慶市市街綠化的發展步伐,實現科研服務社會這一目標,這期間,科研立項以套用型研究為主。先後完成《結縷草栽培種的優選及在園林綠地的套用》、《大理花跗線蟎及褐斑病的防治研究》、《黃葛樹細菌性葉斑病的防治研究》、《山茶花、大理花植株營養分析及合理施肥》、《用無公害農藥防治園林幾類主要害蟲的試驗》、《蕓薹素內酯物質(BR)在花卉生產上的套用》、《優良花卉在重慶套用推廣》、《早春花卉苗期主要病害的防治研究》等23項課題。1998年春,市園科所推廣課題研究成果,與萬縣管理處合辦“98年萬縣首屆國處名優春花展”,推出國外名優花卉16種60餘個品種10萬餘株,取得較好社會效益。這次合作,為市園科所開闢了一條通過與主城各公園、各區縣園管部門聯合辦花展的方式推廣科研成果之路。此後,市園科所與石門公園、墊江公園等多次聯辦春花展,提升了自身形象。
(三)沙坪壩區紅槽房辦公期間
隨著科技隊伍不斷壯大,科研能力不斷提高,這種科研與試驗基地分離的情況越來越不利於科研工作的發展。1996年,經市園林局協調,市園科所選址沙坪壩區紅槽房沙坪苗圃一處占地近50畝地勢較平坦區域;1998年秋,新址總體規劃通過審批;1999年春,生產試驗基地由大坪苗圃搬至紅槽房;2000年春,科研大樓落成竣工,科技、行政人員搬遷至紅槽房。從建所初期幾間簡陋的實驗室到如今寬敞明亮、功能完備的科研大樓,歷經20年風雨歷程,一代園林科研人的耕耘不蹉,市園科所也迎來了她的春天。
2000年3月,機制改革展開,市園科所與市沙坪苗圃合署辦公。但隨著改革的深入,兩家單位因性質不同產生的矛盾日益突顯。2001年6月,市園林局及時終止合署辦公。這一事件並沒有影響科研事業蓬勃發展,同年8月,依據《重慶市城市園林綠化植物資源調查》課題編制而成的《重慶植物名錄》正式出版。名錄收錄了重慶城市綠化栽培套用的植物和低海撥林地分布中可用於風景園林的植物,維管束植物136科,672屬,1258種、變種和變型。
2002年,出現科技隊伍青黃不接,土壤專業人才斷檔,園藝栽培和植保專業僅有各一名高工力撐全所科研大梁的局面。此後4年間,市園科所先後引進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共10人,外聘科研人員數十名,科研工作逐漸打開新局面,主攻方向為基礎與套用並舉,4年立項19項,順利完成一批為政府部門決策服務的有影響、上台階的課題,如:《適應重慶地區花灌木資源開發利用》、《梅花切花生產技術研究》、《重慶城市綠化養護管理規程》、《重慶核心區熱島效應成因及利用綠化緩解措施研究》、《三峽庫區重慶段耐淹植物選擇及工程試驗示範》、《重慶市園林植物生態效益及套用技術研究》、《重慶市園林栽植土壤質量標準》、《南山植物園展覽溫室土壤配方研究》,等等。通過作課題,年輕科技人員迅速成長起來,有的成為學科帶頭人。市園科所的科研工作走出春寒,迎來新局面。
2002年4月 “AAPP”會議、2005年10月第五屆亞太城市市長峰會先後在重慶舉行。抓住2次機遇,市園科所大力推廣猴面花千瓣葵、紐幾內亞鳳仙、矮牽牛、黃晶菊、雜交萬壽菊、百日草、玫瑰木槿矮生紫薇傘房決明、油麻藤等新優園林植物,極大的豐富了我市市街綠化植物品種,提升了知名度,取得良好社會效益。
2004年底市園科所著手籌建重慶市園林土壤質量檢測中心,2005年初投入運營,。該中心取得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認證證書,成為重慶地區唯一一家可提供具有法律效力園林土壤化驗報告的檢測機構。該中心還先後參與完成210國道土壤改良工程,南山植物園溫室土壤調配工作。
市園科所現擁有科技人員16名,其中高工4人,工程師6人;技術工人18名,其中技師1人,高級工10人。秉乘“求真、求實、求新、求效”的所風,定位於以“基礎性、套用型研究”為重點的公益性科研機構,市園科所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為我市園林事業發展保架護航。
往年的輝煌雖然已成為歷史,但它蘊含著老一輩園林科研工作者艱苦創業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激勵著後輩更加奮進,也正是這種精神和智慧的結合凝聚成集體的力量,創造著市園科所新的輝煌。

大 事 記

1. 1986年8月,張有仁任書記。
2. 1986年,《重慶市古樹、大樹、名木調查》獲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3. 1988年6月,周義承任所長(1985年11月至1986年6月,易先正任所長)。
4. 1990年12月,任茹均任所長,羅宏果任副所長。
5. 1991年1月1日,根據重慶市建委〔1991〕12號檔案精神,被市編委確定為副縣級單位。
6. 1991年,《園林植物病蟲害、天敵資源調查及檢疫對象名錄的研究》獲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7. 1992年初,市園科所搬遷至渝北區龍溪鎮辦公,暫保留大坪苗圃內生產試驗基地。
8. 1992年,根據重園組發〔1992〕12號檔案批覆,成立諮詢服務部,對外開展園林科技諮詢業務。
9. 1992年5月,所團支部8名團員超齡集體退團,所團支部停止活動。
10. 1992年至1994期間開展《結縷草栽培的優選及在園林綠地的套用》課題研究成果轉化,成功為我市園林綠化引進並推廣鋪植適宜的草坪草。之後《重慶暖季型草坪草衰退的調查研究》課題成功解決暖季型草坪草衰問題,提出復壯技術措施。
11. 1993年,與惠陽東奇園林綠化工程公司簽訂合作協定,投資組成經營聯合體承攬園林工程。後因種種原因於1995年底終止合作。這次投資雖然沒達到預期目的,卻是市園科所涉足市場經濟,大膽嘗試的第一步。
12. 1994年,《一串紅奧氏棒桿菌的發現與防治研究》獲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
13. 1995年1月,賴力任所長,周秀英任書記。
14. 1995年5月1日,《重慶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所科研課題管理暫行規定》、《重慶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所科技人員管理若干規定》頒布實施。2個規定的出台極大的調動了科技人員的科研積極性。
15. 1996年6年,根據人核培發〔1995〕153號檔案要求,按照局組織處工作布署,實行職工年度考核制度,從德、勤、績、能等方面每年對全所職工進行考核評比。
16. 1996年,經重慶市園林管理局研究決定和土地管理部門批准同意,將沙坪壩區紅槽房市沙坪苗圃內約50畝土地劃撥市園科所,作為科研試驗基地。
17. 1997年11月,局團委會討論同意恢復市園科所團支部,吳松成任團支部書記。
18. 1998年春,結合《花卉新種及優良品種引種栽碚試驗》和《鬱金香在重慶栽培技術研究》2個課題成果的推廣套用,與萬縣園管處合辦“98年萬縣首屆國外名優春花展”,推出國外名、優花卉16種60餘個品種10萬餘株,取得較好社會效益。這次合作,為市園科所開闢了一條通過與主城各公園、各區縣園管部門聯合辦展推廣科技成果之路,同時也使荷蘭國花鬱金香成為我市春花展的主要品種之一。
19. 1998年,根據重園林發〔1998〕174號檔案和重規建審〔1998〕沙字第246號檔案批准,同意市園科所在沙坪壩區紅槽房選址地總體規劃。
20. 1998年,《山茶花、大理花植株營養分析及合理施肥》獲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
21. 1999年初,生產試驗基地從大坪苗圃搬遷至沙坪壩區紅槽房選址地。2000年初,科研大樓竣工,市園科所正式遷入。
22. 1999年,組織全所職工參觀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
23. 1999年底,全員競爭上崗。
24. 2000年3月,與市沙坪苗圃合署辦公,傅明利任所長。
25. 2000年,《優良花卉在重慶套用推廣》獲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
26. 2001年6月,與市沙坪苗圃分開,周秀英書記兼副所長,全面主持工作。
27. 2001年8月,由市園科所主編《重慶植物名錄》正式出版。
28. 2001年9月,嚴濤任所長。
29. 2002年4月“AAPP會議”期間,推廣猴面花、千瓣葵、紐幾內亞鳳仙、矮牽牛、黃晶菊、雜交萬壽菊、百日草等新優花卉品種8萬盆,極大的豐富了我市市街鮮花品種。
30. 2002年4月,與渝北區(原江北區)魚嘴鎮政府簽定土地租賃契約,租下魚嘴鎮石亭村70餘畝良田,建立科研中試基地。
31. 2002年4月,與沙坪苗圃分開後第一次機構調整,全員競爭上崗,產生新一屆二級班子。
32. 2002年底,“園林科研”網站建成試運行。
33. 2003年12月,二級班子重新競崗,同時完成全員聘用制契約簽定工作。
34. 2004年2月,投資設立重慶市佳禾園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實行事企分離、自主經營、自負盈虧。2005年4月,該公司取得市園林工程二級資質證書。
35. 2004年8月,先旭東任所長。
36. 2004年10月,黨支部換屆選舉,由周秀英、先旭東、羅宏果3位同志組成新一屆黨支部委員會。
37. 2005年初,成立重慶市園林土壤質量檢測中心。該中心取得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認證證書,成為重慶地區唯一一家可提供具有法律效力園林土壤化驗報告的檢測機構。
38. 2005年9月,重慶市建委發布由市園科所主編、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參編共同完成的《重慶市園林栽植土壤質量標準》DBJ/T50-044-2005,並於同年10月1日起施行。
39. 2005年12月,重新制訂《重慶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辦法》、《重慶市園林科研所科研項目管理辦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