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3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按照區委的總體要求,積極應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圍繞“科學發展、富民強區”總任務,堅持低調務實、少說多乾,敢於擔當、積極作為,全力抓好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保穩定各方面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區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台階。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2億元,增長14.1%。區屬可用財力達到111.3億元,增長17.7%。規上工業企業總產值達到2555億元、增長35.1%,實現利潤162億元、增長134.4%。商品銷售總額實現883億元、增長2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88億元、增長13.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89億元,增長1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15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575元。特別是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標誌著渝北經濟社會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都市功能拓展區建設順利開局。根據市委、市政府“五大功能區”的戰略部署,按照區委建設“四區一門戶”的功能定位,搶抓渝北全域納入都市功能拓展區發展機遇,結合“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細化明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目標、重點任務及工作措施。北部新區、保稅港區、悅來會展城、龍興工業開發區等市級平台開發進程加快,空港新城、嘉州商圈、石盤河商務區、統景溫泉旅遊基地等區屬功能板塊建設提速推進。
——民生改善,社會穩定。紮實推進28件民生實事,城鎮新增就業5.2萬人,登記失業率1.33%,一批涉及廣大民眾切身利益的居住出行、用水用電用氣、社保醫保低保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紮實推進平安建設,安全事故死亡人數下降28.1%,未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群體性事件,在大開發大建設中實現了大安全大穩定,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稱號。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九個方面工作:
(一)推動產業快速發展。加強資金、土地、用工、能源等要素保障,搞好經濟運行調度,保持了經濟發展好勢頭。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工業總產值達到2610億元、增長39%,其中,汽車製造業完成產值1318億元、增長28.8%,長安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電子信息產業完成產值590億元、增長133.4%。萬向錢潮驅動軸等107個項目建成投產,朗薩家私等20個項目順利開工。大力推進創新驅動,新增“兩化”融合試點企業3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家、市級研發中心22家;實施科技項目116項,研發新產品220個,新增馳(著)名商標18個、註冊商標1976個、專利授權2917件。恆通客車、再升科技等企業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第三屆中國自主創新年會上被評為“中國最具產業創新活力城區”。新增建築業一級資質企業4家,新發展市場主體11168個,其中微型企業615個。
商貿服務業繁榮發展。兩路空港商圈業態進一步最佳化,嘉州商圈躋身市級核心商圈,華辰財富廣場等5個商業綜合體開業營運,新增商業商務設施66萬平方米、限額以上商貿企業45家。引進台灣新光三越和步步高超市等知名商貿企業10家、國際品牌22個。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新開工商品房610萬平方米,銷售商品房457萬平方米、增長8.9%。總部金融業發展壯大,引進總部型企業和小貸、基金、金融中介、銀行支行共34家,金融機構年末存貸款餘額2883億元、2309億元,比年初分別增長30%、21%,金融業增加值67.5億元、增長20%。會議展覽、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旅遊休閒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會展直接收入6億元、拉動消費43.4億元,易易商獲評國家電子商務示範企業,機場航空物流園功能進一步最佳化,中國移動西南大區物流基地建成投產。制定鄉村旅遊總體規劃,與旅投集團正式簽署統景風景區改造提升合作協定,印盒李花基地成功創建3A級景區,組織開展鄉村旅遊“四季歌”活動,接待遊客123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1.3億元、增長15.7%。
(二)加快城市開發建設。統籌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城市形象進一步提升。開展19個城市片區控規、鎮村規劃編制,完成人防和公益設施布點規劃。加快“雙十工程”和城市項目建設,兩江春城、秋成大道、軌道環線等31個重點項目實現開工,中渝國際都會等在建項目進展順利。機場立交一期、軌道6號線會展支線建成通車,雙鳳橋立交二期、軌道3號線北延伸段建設加快推進。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7.2萬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築39萬平方米。悅來水廠一期、牛頭岩水廠建成供水,肖家河排污管涵投入使用,城北、城南污水處理廠啟動改擴建。城區主次幹道LED路燈實現全覆蓋,新增停車位8240個,新建公廁19座,新增城市綠地218萬平方米。完成900公里城區管網普查,市政設施完好率達98%。強化“五亂”整治,市容環境保持整潔有序,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城區複查,實現保牌升位。深入實施環保“五大行動”,城區空氣品質(AQI)優良天數222天,比主城平均天數多16天,城區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分別達到95%、98%,生態區創建取得新進展。
(三)全力推進開放開發。全面參與兩江新區開發建設,與北部新區、保稅港區、悅來公司和機場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定,統籌協作,共進共榮。龍興工業開發區兩江大道等項目建成投用,博林特電梯投產,韓國SK鋰電池試產,上汽通用五菱廠房開建,義大利維龍物流進場施工。保稅港區空港功能區電子信息、黃金加工、保稅貿易集聚發展,為電子信息產業招工1.37萬人,社會管理服務進一步加強。國際博覽中心建成投用,成功舉辦“渝洽會”、國際車展等大型展會,展出面積85萬平方米。江北機場T3航站樓、第三跑道加速建設,國際客貨航線分別增至22條、18條,全年客貨吞吐量分別達到2525萬人次、28萬噸,躍升至世界百強機場第63名。
空港新城重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新聞傳媒中心等項目加速建設,中央公園建成開園。石盤河商務區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重慶廣告產業園成為國家級試點園區,西南人口信息中心完工,置尚總部基地建設加快。空港園區同德組團控規獲批,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加速聚集,保持全市十強工業園區前列。台商工業園兩港大道北延伸段及配套工程完工,瑋蘭床墊等項目建成投產,中德茵萊國際等項目快速推進。完善招商工作機制,新引進香港置地、北京凌訊、小康總部、山東航空等68個重大項目和知名企業,招商到位內資34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7.5億美元。進出口總額實現245億美元、增長184.7%,服務外包執行金額6000萬美元。
(四)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一區三帶十基地”建設提速推進,農業園區興隆拓展區“四季田園”建成開園,五穀地義大利休閒農場等項目破土動工。玉峰山醉美風情葡萄谷集法國波爾多等6個風情莊園於一體,成為都市農業、鄉村旅遊新亮點。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新增“三權”抵押貸款3800萬元,新流轉土地2.4萬畝,農村土地規模經營集中度達41%。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150公里,開工建設苟溪橋水庫,整治小(二)型病險水庫7座,加快推進御臨河統景段、東河大盛段防洪護堤工程建設。新建和整治山坪塘253口,新建集中供水工程、骨幹水源共25處,解決6.5萬人飲水問題。出台生態涵養區發展意見,統籌推進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啟動1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小城鎮建設穩步推進,完成洛磧迎祥大道改造,基本建成茨竹竹松湖公園。三峽移民後續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產業發展初見成效。
(五)全面發展社會事業。龍塔實驗學校等4所城區學校、統景中學等3所農村標準化學校建成投用,永慶完小等14所學校寄宿制改造項目完工。中國小減負提質工程紮實開展,高考升學率達97.8%,兩江中學、華鎣中學成功創建市級重點中學,渝北實驗國小舞蹈《飛呀飛呀》獲文化部群星獎。區職教中心通過國家示範中職學校驗收,中職畢業生就業率達99%。支持駐區高校發展,校地校企合作不斷深化。建成鎮街文化中心2個、社區文化室35個,完成數位電視整體轉換9.3萬戶。舉辦系列文化下鄉活動,送演出下鄉59場,放映惠民電影3028場,成功舉辦首屆“小河鑼鼓藝術節”。區醫院“三甲”項目建設正式啟動,區二院成功創建二級綜合性醫院,改擴建鎮中心衛生院2個,建成村衛生室60個,市級衛生鎮和市級標準化鎮街醫療衛生機構實現全覆蓋,3.4萬人享受計生獎勵扶助。積極參加全國全市大型體育賽事,巴渝武術操榮獲全國原創廣場健身操一等獎。
(六)認真辦好民生實事。完成就業創業培訓2.2萬人次,職工“五險”擴面10.3萬人次。按照規定提高城鎮職工養老金、城鄉低保補助、“五保”對象供養等標準。擴大醫療救助範圍,發放資金2560萬元、惠及民眾17萬人次。切實加強老齡工作,建成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社會養老服務機構33個,改擴建農村敬老院3個。區殯儀館改造、天合陵園遷建加快推進。實施殘疾人危舊房改造、居家托養等33個項目,惠及殘疾人1.3萬人次。調整和新增農村客運班線、城市公交線路10條,開通社區穿梭巴士,提前一年實現二環以內公交全覆蓋。全面完成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地災避險搬遷、農村危舊房和“三無”老舊住宅電梯改造年度任務。完成回興等街道建制調整,新成立城市社區12個,新建、改擴建社區服務站29個,圓滿完成第九屆村(居)民委員會換屆工作。廣泛開展“一社區一品牌”活動,創建文化龍湖等社區特色品牌32個。空巢老人、單親母親等關愛行動和母親水窖、春蕾計畫等活動有特色有成效。
(七)紮實抓好征地拆遷安置。積極面對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任務非常艱巨的征地拆遷工作,科學制定安置方案,依法實施土地房屋徵收,保障了重點項目建設需要。下大力氣、苦功夫推進機場四期、龍興工業開發區、保稅港區空港功能區、悅來片區、空港新城等區域征地拆遷,共徵收土地4.8萬畝,徵收房屋34萬平方米,安置2.5萬人。加快安置房建設,新開工57萬平方米,建成30.6萬平方米。空港新城新都花園、龍山街道佳仕麗安置房順利分房,妥善解決了歷時十年的征地安置遺留問題。在具體工作中,各指揮部和廣大一線幹部職工以對事業發展高度負責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多年大規模征地拆遷安置積累的豐富經驗,以穩當妥貼接地氣的方式方法,把這項號稱“天下第一難”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既全面完成了征地拆遷任務,又贏得了廣大人民民眾的理解支持,湧現出了一大批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其中,龍興鎮人民政府被中組部、中宣部、人力社保部等評為“人民滿意公務員集體”。
(八)切實規範財稅國資管理。加強收入組織,強化國資國企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財政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區屬地方財政收入45億元、增長8.4%,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4億元、增長13.8%,稅收收入占89.5%,財政收入結構更加最佳化。加大協稅護稅力度,新增稅收5.4億元。出台“1+8”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加強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和關鍵環節監管,評審項目205個、審減資金2.2億元,審計工程項目256個、審減投資3.9億元。公務卡制度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實現全覆蓋。加強政府投融資管理,強化債務風險管控,債務總額下降12.2%。全面完成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強化經營性資產管理,實現國有資本經營收入2.5億元。完善渝港公司、港投公司等國有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增強了發展活力。
(九)深入推進平安建設。改進社會治理方式,紮實抓好安全穩定等工作,實現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全面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大督查等專項行動,安全生產事故進一步減少,成功創建全國安全社區1個、市級安全社區11個。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榮獲首批“全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區”、“市級藥品安全示範區”稱號。各地各部門主要領導定期研究信訪穩定工作,深入開展幹部下訪接訪活動,化解市信訪辦交辦的疑難信訪案件12件,解決信訪穩定突出問題65個。物業服務星級掛牌管理全面推開,“藍絲帶”物業調解委員會被評為全國模範調解委員會。建立區、鎮街、社區和格線四級巡防體系,壯大治安巡防隊伍,強化治安巡邏防控,有效預防和減少了違法犯罪。深入推進“六五”普法,法律援助實現應援盡援。有序推進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應急應戰指揮“兩個平台”建設,建成民防疏散基地6個,妥善處置“5.14”暴雨災害,應急處突能力進一步提升。國防教育深入開展,國防動員體系更加健全,成功開展國防動員綜合演練,圓滿完成新兵徵集和軍轉幹部、符合條件的退役士官安置任務,雙擁共建進一步加強。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認真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認真落實人大評議民政工作、專題詢問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辦理區人大《關於推進農村生產生活用水項目建設議案》和224件代表建議,其中滿意216件、基本滿意9件;及時落實政協民主評議基層醫療衛生、協商空港新城建設等工作意見,辦理314件政協提案,其中滿意309件、基本滿意5件。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市委“八嚴禁、十二不準”和區委“十個不準”等相關規定,精簡檔案會議,清理規範節慶、論壇、展會活動,“三公”經費支出持續下降。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開展新一輪行政審批項目清理,啟動工商註冊“四證一章”並聯審批。堅持科學民主決策,重大行政決策進一步規範。完善行政委託執法制度,積極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複議試點,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執法行為更加規範。加強政府入口網站建設,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認真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廉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完善公共資源交易運行機制。深入開展“三大助推”等活動,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行政效能進一步提升。同時,統計、供銷、檔案、修志、保密、氣象、菸草、民宗、外事、僑務、對台等工作取得新進展。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在偉大“中國夢”的感召下,凝聚全區150萬人民的無窮智慧和磅礴力量,共同為渝北這片開放發展的熱土而努力奮鬥,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區委的堅強領導,得益於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得益於過去工作奠定的良好基礎,得益於全區廣大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謹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奮鬥在各條戰線的全區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及各界人士,向駐區部隊官兵、離退休老同志和中央、市級駐區單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渝北正處在統籌區域發展、統籌城鄉發展、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一是區屬板塊發展空間不足,鎮域板塊基本無建設用地,部分大項目、好項目無法落地,不能滿足加快發展的需要。二是產業結構單一,工業經濟占比高,服務業比重相對較低,特別是汽摩製造一業獨大,結構調整亟待加快。三是農村基礎設施滯後,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農民持續增收能力不強,統籌城鄉發展任務十分艱巨。四是征地拆遷、城市建設、社會保障、安全生產等方面的矛盾易發多發,維護安全穩定和加強社會治理的壓力較大。五是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相對滯後,與城市迅速拓展、人口快速增長的需要不相適應,改善社會民生任務繁重。六是政府自身建設存在薄弱環節,職能轉變不夠到位,少數幹部謀發展、解難題的能力與大開發、大開放的形勢不相適應。我們一定直面這些困難和問題,不麻木、不迴避,積極創造條件,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4年主要任務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也是加快推進都市功能拓展區建設的關鍵之年。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依然錯綜複雜,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穩中也有憂、穩中也有險”,存在較大的下行壓力。全市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五大功能區”戰略,對都市功能拓展區發展的要求更高,各區域競爭將更加激烈。我們要按照孫政才書記在視察渝北時提出的“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努力走在全市改革發展前列”的要求,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進取意識,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善用底線思維,搞好統籌兼顧,努力開創“科學發展、富民強區”的新局面。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市委四屆四次全會、區委十三屆四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保穩定”的總體思路,以改革創新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著力擴大開放,調整和最佳化產業結構;著力體制創新,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著力制度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須做到三個堅持:第一,堅持以穩為先,循序漸進。既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又要穩控政府債務風險,還要進一步改善民生,提高全區人民生活水平。第二,堅持轉型升級,在結構調整中實現功能目標。著力在完善規劃布局、最佳化產業結構上下功夫,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發展,為實現都市功能拓展區的功能奠定結構基礎。第三,堅持產業創新、百姓創業、環境創優。用創新的手段和措施,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形成可持續發展能力。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區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減排達到國家約束性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標,今年重點抓好以下十個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保增長,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穩定增長,轉方式、調結構才有空間。我們努力保持經濟發展良好勢頭,才能掌握主動權,才能最佳化結構、提升質量。
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持續擴大汽車、住房等大宗消費,積極發展面向大眾的日常性消費。高度重視信息消費的引領作用,加快培育文化娛樂、旅遊休閒、社會養老、健康保健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多形式開展各種促銷、展覽活動,形成消費熱點,擴大居民消費。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完善工資支付保障、企業工資集體協商等制度,落實促進消費的財稅、信用、信貸等政策,增強居民消費能力。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價格欺詐等不法行為,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
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堅持產業投入與基礎設施建設並重,著力最佳化投資結構,力爭工業、基礎設施、服務業及房地產投資大體形成3:3:4的比例。積極支持渝萬城際鐵路、三環高速等市級以上在區重點項目建設。完善“五個一”推進機制,加快推進南北大道等104個區級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150億元以上,保持投資對經濟成長的持續拉動。
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統籌政府性資金使用,加大重點產業、重點項目融資支持力度。切實做好征地拆遷工作,最佳化土地資源配置,滿足重大項目用地需要。加強場鎮土地資源清理及整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強與勞務輸出重點區縣、人力資源公司合作,支持企業開展訂單培訓,做好信息產業用工輸送和應急儲備,全力保障用工需要。完善區域能源發展規劃,加快能源設施項目建設,積極協調水電油氣運等部門,保障企業生產能源供給。積極最佳化債務結構,建立債務管控和風險預警機制,嚴控新增政府債務,切實增強償債能力,新增融資成本控制在10%以內。
(二)紮實推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發展活力。堅持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力度,積極爭取先行先試,以創新增添活力,以改革促進發展。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鎮街財政管理體制,充分調動鎮街“抓發展促增收,抓改革促節支”積極性。嚴格執行財政預算,探索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強化專項資金管理,確保資金高效安全。整合部分產業扶持資金,設立一批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推進國有資產監管由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完善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準確界定不同國有公司功能定位,實施分類監管、分類考核、分類指導,增強發展活力。認真落實“營改增”等稅制改革政策,助推企業發展。繼續加強協稅護稅,清理規範優惠扶持政策,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支持發展社區銀行、村鎮銀行等新型金融機構,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規範發展擔保、風投、私募等創新型金融機構,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推動各類金融機構在農村合理布局、創新產品,積極發展農村合作金融,推動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支持創新涉農保險產品,擴大保險覆蓋範圍。健全金融協調服務機制,構建誠信、務實的穩定合作關係。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圍繞促進農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積極推進農村各項改革,探索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機制。保護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推動有條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其資產進行量化確股,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落實農民對承包地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擴大農村“三權”抵押質押範圍,“三權”抵押貸款突破5000萬元,新流轉土地2.2萬畝。深化農民工戶籍制度改革,引導符合條件的農民工有序轉戶。
毫不動搖支持非公經濟發展。清理和廢除對非公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制定非公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的具體辦法。用好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集群發展,新發展市場主體10000個。完善中小微企業扶持政策,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深化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推進工商註冊便利化。
(三)加快建設開放平台,努力提升開放發展水平。按照全域空港化、空港功能化、功能高端化的要求,加快區屬板塊建設,助力市級平台開發,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推進開放發展。
大力拓展發展空間。搶抓都市功能拓展區發展機遇,完成空港新城S、T標準分區、台商工業園唐家沱組團N、C標準分區控規編制,完善洛磧化工物流園“兩規”。加大征地拆遷力度,完成區屬板塊和市級平台土地徵收任務,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用地需要。轉移石盤河商務區、空港新城、回興片區等區域低效工業,抓好舊城改造項目土地利用。清理盤活撤併鄉鎮政府、學校、糧站、供銷社、鄉鎮企業等閒置土地資源,切實抓好農村宅基地復墾置換,合理規劃、有效利用,支持鎮域經濟發展。
抓好園區新城開發。按照各板塊功能定位,突出主導產業,加快開發建設,促進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建成投用空港新城同茂大道、春華大道,完工110KV雲兩線遷改,開工建設秋成大道二期工程,規劃建設國際醫院、國際學校、國際社區,吸引和集聚高端產業、高級人才落戶。完成石盤河商務區水電氣路整體規劃,開工建設華榮路,推動渝都大道核心商務組團、肖家河濱水生態組團開發,加快富力城市綜合體等重點項目建設,大力培育總部經濟、商貿商務、文化創意產業。推進空港園區工職院以北片區及同德組團開發,開工建設桃源大道延伸段、觀月大橋、苟溪橋污水處理廠,整合用好標準廠房,積極引進發展智慧型終端等附加值高、對物流成本不敏感的臨空製造業。推進台商工業園轉型升級,加快石坪片區征地拆遷,建成石港大道,開工建設桐桂大道、黃桷坪片區道路二期工程,積極培育智慧型製造、電子信息、網路消費品等產業。
全力抓好招商引資。創新招商方式,組建智慧型裝備、大數據等專業招商團隊,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按照“四率一力”的評判標準,重點引進全球性、領袖型的優勢龍頭企業。發揮區內大型企業、落戶客商的集聚帶動作用,鼓勵以商招商;加強與商會協會、駐外機構、中介公司戰略合作,推行委託招商;組團參加“渝洽會”、“廈洽會”等國內知名展會,藉助節會招商。力爭引進50個億元以上項目,實際到位內資300億元、外資20億美元。支持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保持汽摩、電子、通機等產品出口優勢,全年進出口總額、服務外包執行額分別增長10%。
助力市級平台開發。進一步增強配角意識,主動服務市級平台開發建設。加快推進龍興工業開發區盛唐路、一橫線等骨幹路網和市政管網設施建設,力促上汽通用五菱等項目建成投產。完成保稅港區空港功能區兩路組團K、J標準分區土地徵收,支持嘉民物流等重點項目建設,搞好生活配套區的文化、衛生、交通等服務,為員工安心工作、企業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支持悅來片區開發,竣工投用悅復大道,加快悅來古鎮開發和濱江商務景觀帶打造,助推悅來生態城、智慧型城建設。支持機場四期擴建,配合機場集團加快航空城片區建設和航空物流園發展。
(四)加快推動轉型升級,切實增強工業競爭力。堅持以增量帶動結構最佳化,以創新引領轉型升級,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構建工業多點支撐格局。
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充分發揮臨空優勢,堅持以發展面向全球市場、產品科技含量高、更新換代快的現代消費品為導向,大力培育電子信息、智慧型終端、可穿戴設備等新興產業。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支持筆電企業擴能上量,力爭產量達到2800萬台,實現產值720億元,建成北京凌訊觸控螢幕、桑德科技、北斗車聯網智慧型終端等10個項目。以新松機器人項目為龍頭規劃布局智慧型裝備產業園,加快長安工業機器人項目產業化,促進鐳寶雷射智慧型機器人項目儘快建成投產。培育發展新材料產業,推進泰山特高壓節能鋁合金線纜等12個項目加快建設。加快發展工業樓宇,大力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改造提升傳統工業。圍繞提質增效,積極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大力改造提升傳統工業,增強發展後勁。加大汽車產業垂直整合力度,支持長安汽車、恆通汽車發展自主品牌轎車、中高端客車和新能源客車,推進海特三元催化劑、采埃孚變速器等20個配套項目,著力提高零部件本地化率,加快構建汽車產業體系。依託雙慶摩托、鴿牌電纜等企業,做優機車、電線電纜、通用機械等裝備製造業。依託段氏服飾、阿興記等企業,做精高檔服裝、休閒食品、高端家具等特色輕工業。支持銀翔集團、渝江機械等企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實施凱嘉機械等50個技改項目,最佳化產品結構,增加企業產能。支持企業在全球配置資源,推動泰山電纜與德國PK公司、瑋蘭床墊與瑞典宜家合作。堅持抓大育小,新培育50億元級企業1家,完成企業股份制改造5家,推動1家企業上市。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走技術創新之路,著力打造創新城區。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創建高新技術企業,對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高新技術企業試點股權投資。探索建立分離與融合雙機制,推動企業研發機構轉變為獨立法人實體,從成本中心變成利潤中心,鼓勵研發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股,參與技術創新收益分配。大力培育集初創企業、創投公司於一體的創業孵化基地,支持創辦科技型小微企業。充分發揮區內3個院士工作站、23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8個國家級研發中心等機構作用,實施百項科技研發推廣計畫,開發新產品200個以上,支持“兩化”融合示範項目建設,新增“兩化”融合試點企業10家。
(五)著力做大總量,發展壯大服務業。堅持生產性服務業與生活性服務業並舉、傳統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並重,不斷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
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數據處理、創新金融、臨空物流、會議展覽、文化創意、旅遊消費、專業服務、家庭服務等新興服務業。抓住重慶獲批全國跨境電子商務全業務試點城市等機遇,積極引進國際電子商務認證中心、電子商務結算中心,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產業。以惠普、億贊普等企業為龍頭,規劃建設大數據產業園,與電子商務產業融合發展。依託機場航空物流園和臨空物流區,引進順豐等大型物流企業,發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和多式聯運,加快發展臨空物流業。支持國際博覽中心商貿商務配套設施建設,大力引進會展及配套企業,辦好全國糖酒交易會等展會活動,實現會展直接收入10億元,帶動消費70億元。加快推進重慶廣告產業園二期、重慶有線電視網路產業基地等項目,新增微型文化創意企業50家,大力發展廣播影視、廣告設計、動漫遊戲、演藝娛樂等文化創意產業。抓住重慶獲批72小時過境免簽機遇,打造統景溫泉度假區、玉峰山森林公園等精品景區,活躍旅遊消費市場。依託“三龍”片區、石盤河商務區、中央公園等重點區域,加快商務樓宇建設,積極發展會計審計、法律服務、投資諮詢、資產評估等專業服務業。適應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家庭結構變化,引進行業龍頭企業,大力發展養老服務、健康服務、家政服務等家庭服務業。
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業。統籌推進兩大商圈發展,最佳化完善兩路空港商圈控規,開工建設同聚福購物中心,完成同茂隧道東出口片區風貌綜合整治和義學路、渝航路拓寬改造,完善嘉州商圈交通組織方案和電力、市政等配套設施。加快重慶榜樣北區、冉家壩中心、水木天地等16個重點商貿項目建設,新增商業商務設施50萬平方米、限上商貿企業50家,開業營運奔力酒店用品市場二期、悅來溫德姆酒店,鞏固提升“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創建市級便民社區商圈2個。
集聚壯大總部金融業。加快推進北城國際中心等7個總部樓宇項目建設,推動銀行、證券、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集聚發展,引進私募基金、風險投資、結算中心等創新型金融機構和總部型企業20家以上,鼓勵金融機構調整信貸結構、擴大信貸總量,存貸款餘額比年初分別增長20%、16%,實現金融業增加值80億元、增長20%。
健康發展房地產業。加快建設中渝梧桐郡等17個項目,開盤銷售嘉德莊園二期等38個項目,支持優質樓盤開展區外巡展推介,確保商品房新開工620萬平方米、銷售460萬平方米。加大商業地塊集中整治和整體包裝出讓力度,支持發展商業、旅遊、會展等複合型地產。突出抓好房地產項目設計和工程質量,推廣建築節能技術,打造一批“智慧小區”,爭創一批全國物管示範住宅小區。
(六)加快農業農村發展,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圍繞助農增收,加強農村基礎建設,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提速發展鎮域經濟,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全面推動“一區三帶十基地”發展,加快農業園區興隆拓展區基礎設施建設,新建農業科技示範園5000畝。大力推進木耳“七彩香村”、大灣“花漾漁村”、石船“錦程半島”等特色基地建設,新增高效設施農業5000畝、特色水果1萬畝、休閒漁業2000畝。完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積極引導城市資本支持農村產業發展,新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5家,新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和家庭農場25個。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推進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新增無公害、綠色和有機食品20個,廣泛開展農超對接和農產品行銷活動。繼續推行“都市農業+休閒旅遊”模式,積極引進高端休閒旅遊及特色農業產業化項目,加快興隆楊梅基地3A級風景區創建,培育一批配套完善、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基地,打造主城市民周末休閒度假目的地。
強化農村基礎建設。新建和改造骨架公路、產業基地連線路、撤併村通達路160公里,實施安保工程60公里。加強農村公路管護,加大超載車輛監管力度,完善農村道路標識和客運站點設施,支持小型農客投放營運,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加快苟溪橋水庫建設,整治山坪塘800口,繼續實施自來水“村村通”工程,建成古路場鎮等集中供水工程10處,基本解決農村生產生活用水問題。繼續推進農民新村建設,完成800戶地災避險搬遷、農村危舊房改造,加快推進“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
打造特色小城鎮。按照規模適度、突出特色的原則,加快小城鎮規劃修編,分類推進中心鎮、特色鎮建設,逐步提升場鎮綜合配套功能,增強發展承載力。充分挖掘場鎮資源,大力發展加工製造、商貿流通等非農產業。加強場鎮管理,提升場鎮風貌,杜絕新增小產權房。加快統景老場鎮綜合改造,積極完善場鎮基礎配套設施。加快實施三峽庫區後續扶持項目,全面完成洛磧移民搬遷和房屋拆除,確保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七)高標準推進城市建設,大力提升城市形象。堅持規建管並重原則,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展示臨空都市風貌,提升渝北城市形象。
深化城市規劃。啟動臨空都市區總體規劃編制,加快重點功能組團規劃修編,做好重點片區城市設計,完善綜合交通、地下管網等專項規劃。注重規劃銜接,促進各功能組團融合發展。注重功能配套,統籌規劃基礎設施和公益設施。注重城市風貌,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強化形態、風格、色彩等建築細節引導。依託香港置地、世貿中心等項目,規劃建設地標建築。加大執法力度,拆除違法建築,堅決防止亂搭亂建。
加快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機場高速聯絡道、綠夢廣場立交改造、李家花園隧道改造等18個項目,建成投用雙鳳橋立交二期等8個項目,推進柏樹堡立交等市級重點項目建設,新增城市道路20公里。實施城市棚戶區改造12萬平方米,完成創世紀賓館周邊等4個重點區域風貌改造,整治建築立面20萬平方米,積極消除城區老舊樓房安全隱患。完善市政配套設施,加快悅來水廠二期建設,建成一批過街設施、公共廁所,新增停車位5000個。
鞏固全國文明城區建設成果。繼續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推動文明城區建設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做好市政環衛設施安全巡查,深入推進市政設施集中維護,開展清掃保潔市場化模式試點,嚴格執行集中開挖管理。啟動智慧城市建設,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智慧型化水平。堅持以人為本管理理念,深化聯合執法,規範文明執法,加大城區“五亂”整治力度。強化城市公園、廣場管護,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強化城區農貿市場管理,確保乾淨整潔、經營規範。加強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最佳化城區公交線路和紅綠燈等標誌標識設定,緩解城區重要節點、尖峰時段交通擁堵,維護正常交通秩序。
(八)全面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惠民利民、共建共享,統籌抓好各項社會事業,全力辦好28件民生實事,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優質化,更好地滿足民眾需求。
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統籌抓好就業創業,重點促進高校畢業生、農轉城人員、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完成就業技能培訓2萬人次,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動態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鼓勵創業帶動,支持微企孵化園建設,新發展微型企業400個。大力推進“五險同保”、“一票徵收”制度,城鎮職工“五險”擴面5萬人次。落實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措施,切實維護民工合法權益。積極發展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開工建設區社會福利中心,加強特殊群體救助,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切實保障困難民眾基本生活。加快天合陵園遷建,新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10個,改擴建農村敬老院2個。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最佳化學校布局調整,加快重慶八中、巴蜀國小、兩江國小等8所城區學校建設,啟動大灣、統景中心幼稚園建設,完成高嘴學校等8所農村學校寄宿制改造,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強化農村薄弱學校幫扶,建立城鄉教師合理流動機制、城區教師到農村支教長效機制,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繼續實施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關愛工程。大力實施減負提質“1+5”行動計畫,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嚴格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切實規範辦學行為,加強學校周邊環境整治。加快區職教中心實訓基地建設,創造條件支持重慶工職院向複合型本科院校發展。依託駐區高校學科、知識和人才等優勢,深入開展校地校企合作。支持西政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加快建設,促進兩江國際學院和民航飛行學院建成投用。支持發展民辦教育,辦好特殊教育和繼續教育。
統籌發展衛生計生事業。支持市婦幼保健院遷建,加快區醫院“三甲”項目、區精神衛生中心及茨竹中心衛生院建設,積極引進培養醫療衛生人才。新建村衛生室20個,新創建市級衛生村、市級衛生單位3個。深化區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全面實現藥品零差率銷售,切實減輕民眾看病就醫負擔。支持民營醫院加快發展,規範醫療行為,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堅持計畫生育基本國策,實施“單獨兩孩”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加快發展文化體育事業。開工建設區文化館、圖書館,完成區博物館裝修和陳列展示,新建社區文化室38個。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辦好“兩江潮湧”民眾文化系列活動,推動文藝精品創作。加強可移動文物普查,加大文物保護和開發利用力度,支持“趙氏武術”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極打造古路慈孝等特色文化品牌。完成城區數位電視整體轉換4萬戶。加快區檔案館提檔升級,搞好國家二級檔案館複查驗收工作。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深入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和全民健身活動,推進鎮街全民健身項目改造建設,完成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0個。
抓好住房安置。堅持實物安置與貨幣安置相結合,集中安置與分散安置相結合,多渠道解決集體土地被徵收民眾、國有土地上房屋被徵收對象安置問題。按照住宅小區標準,加快陽光雅居等8個安置房項目建設,新開工安置房56萬平方米、竣工40萬平方米。做好公租房管理下放承接,督促完善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加強管理服務,讓民眾安心入住。
(九)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決不引進污染項目,堅決不要以危害人民民眾生命健康為代價的GDP。深入實施環保“五大行動”,紮實開展生態區創建,讓廣大人民民眾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喝上乾淨的水,聞到泥土的清香。
突出環境污染治理。加速淘汰落後產能,全面完成污染企業環保搬遷、混凝土攪拌站搬遷、污水直排企業整治、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減排、餐飲業油煙治理任務,城區空氣品質(AQI)優良天數增加10天。開展城市排污口普查,推進3個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加快城市二、三級污水和雨水管網改造建設,確保城區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5%以上。開展土壤重金屬普查治理,完成10萬畝土壤有機質提升工程。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整治,場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5%以上。
嚴格環境審批監管。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最佳化用地空間布局和供地結構,全面推進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認真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三同時”管理、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等制度。開展噪音專項整治,確保環境噪聲達標區覆蓋率達87%。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所有建築工地和道路揚塵必須達標。切實監管好4家重金屬企業和14家重點環境風險源,確保不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件。
最佳化城鄉生態環境。完成雙龍湖、五一水庫等5座湖庫綜合整治,健全湖庫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加強場鎮飲用水源保護,確保水質達標率90%以上。開展龍頭寺公園中水回用試點,推進沐仙湖等4個公園建設,完成興隆和大灣場鎮綠化項目,實施道路綠化4萬平方米,新增城市綠地65萬平方米。強化森林資源管護,推進玉峰山等非煤礦山關閉區域生態修復,補植補造林地3.8萬畝。完成次級河流綜合整治9.8公里、水土流失治理15平方公里、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30個,創建市級生態鎮2個、生態村2個,逐步健全農村環境整治管理長效機制。
(十)積極創新社會治理,確保社會和諧穩定。更新觀念、創新思路,紮實抓好安全穩定及社會治安工作,有效防止重大安全事故、不穩定事件及重大案件發生,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進一步深化安全監管基層建設,夯實安全保障基礎工作。強化道路交通、礦山、危化和特種設備等安全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啟動消防指揮中心、空港新城消防站建設,建成台商工業園、悅來、龍興3個消防站,改造“三無”老舊住宅電梯,整改無大修基金的單體樓消防安全隱患。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構建覆蓋從源頭到消費全過程的監管格局,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非法生產經營行為。
加強治安防控。整合公安、市政等信息資源,強化多部門聯動,完善和創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快公安“三所一隊”及社會安全事件應急聯動指揮工程等基礎建設,深入開展車站、碼頭、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地區排查整治,有效防範和懲治“黃賭毒”、“兩搶一盜”、詐欺等民眾反映強烈的違法犯罪活動。推進“六五”普法教育,增強民眾守法、用法意識。做好社區矯正和刑釋人員安置幫教工作,提升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務管理水平。
創新社會治理。以“社會治理格線化、格線管理清單化、清單管理制度化”為總體設計,積極構建以“六個一”為特點的社會治理新體系。加強城鄉社區建設,促進政府治理與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創建全國社區管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加強社會組織培育,探索建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辦法,激發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健全志願服務長效機制,引導社會工作者、志願者廣泛開展社會公益服務。進一步規範物業管理,實現“三無”小區物業全覆蓋。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系,搞好應急物資儲備,加強應急演練,提高應對各類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能力。加強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抓好徵兵和軍轉幹部、符合條件的退役士官安置工作,支持駐區部隊建設,推進軍民融合發展,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科協等人民團體參與社會管理服務,更好地聯繫和服務民眾。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宗教、僑務工作,共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強化信訪維穩。全面推行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切實加強信訪穩定源頭預防。繼續開展幹部接訪下訪,大力推行聯合接訪,建立民眾訴求表達網路平台,實行初信初訪滿意度評議。強化矛盾糾紛調解隊伍建設,構建大調解工作體系,健全落實“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及時處理各類矛盾糾紛。集中化解疑難信訪案件,跟蹤督辦重要來信來訪,妥善解決涉法涉訴突出問題。加強法制教育和宣傳引導,完善信訪事項“三級終結”制度,實施訴訪分離改革,切實規範信訪秩序。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改革發展任務越重,人民民眾期盼越強烈,政府自身建設越應加強。我們一定適應時代召喚、人民期待、社會需要,努力建設一個憂民所憂、樂民所樂的服務政府,務實高效、勤勉創新的責任政府,公正嚴明、規範有序的法治政府,風清氣正、公開透明的廉潔政府。
(一)不斷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建設服務政府。實施政府機構改革,整合加強衛生和人口計生、食品藥品監管機構,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強化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職能。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增強運行活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主動承接國家、市級調整下放的審批項目,全面清理和規範行政審批事項。落實“兩集中兩到位”,最佳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規範審批行為。強化電子政務建設,構建網上大廳,試行網上申報、預審、自主服務等審批方式,讓更多事項實現“不見面審批”。完善綠色通道,推進建設項目並聯審批,落實首問負責、限時辦結、一次性告知等制度,不斷最佳化服務方式。實行中介服務機構“黑名單”制度,切實規範審批前置中介服務行為。加快完善區、鎮街、村居三級便民服務體系,形成區級“便民服務中心”,新增標準化鎮街便民服務中心2個、村居便民服務站40個。搞好政府新聞發布,深化政務信息公開,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二)大力強化作風建設,努力建設責任政府。嚴格教育培訓,加強能力建設,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過硬、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隊伍,增強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政府工作人員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敢於擔當、甘於奉獻,從民眾最關心、最期盼的問題入手,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紮實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下大力氣整治民眾反映強烈的“四風”突出問題。嚴格執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深入開展正風肅紀等專項行動,規範公務用車、公務接待、公費出國、節慶展覽、會議活動管理,大力減少事務性活動,集中精力議大事辦實事。圍繞中心工作,細化明確責任,大力推行現場辦公,定期開展督查督辦,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狠抓落實,切實增強執行力。嚴肅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庸懶散推”等消極懈怠問題,切實提高工作質量。建立績效考核評價機制,既看能力又看作風,既看過程又看結果,既看發展又看穩定,努力形成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良好氛圍。
(三)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努力建設法治政府。依法行政是現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標誌。政府的所有行為,都必須於法有據,程式正當,才能增強政府公信力。深入實施法治政府建設五年規劃,提高政府工作人員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維護穩定的能力。依託西南政法大學和在區律師事務所,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推進“義務法律顧問進村居”,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在矛盾化解、社會治理、依法行政等領域的積極作用。嚴格落實重大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集體討論決定和跟蹤評估等程式,注重相關利益方的廣泛參與,爭取廣大民眾的理解支持,促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嚴格規範性檔案起草、審查、審議和公布程式,切實提高政府規範性檔案質量。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完善行政執法程式和方式,切實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執法不規範等問題。規範行政處罰裁量權,完善行政複議相對集中試點,堅決糾正行政違法和不當行為,切實做到公正文明執法。進一步完善依法行政考核機制,嚴格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四)始終堅持從嚴治政,努力建設廉潔政府。人民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必須自覺接受人民民眾最嚴格的監督。我們要常懷敬畏之心,敬畏法律、敬畏人民,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區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高度重視司法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進一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嚴格執行廉政建設責任制,改革監督管理辦法,注重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嚴格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強化對公共資源交易的監督管理,推行電子招投標,加強政府投資重點項目廉政風險防控,建設政府投資項目專項資金監管系統。加強對資金、資源密集領域的監督和經濟責任審計,開通“陽光渝北”網惠民資金和農村“三資”監管系統,規範財政補貼資金運行管理。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嚴肅查處失職瀆職和違法違紀行為。深化政風行風評議,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以廉潔高效贏得人民民眾的信任和支持。
各位代表!渝北正處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關頭。我們一定在中共渝北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廣博的智慧、更加自信的姿態、更加務實的作風,改革創新、開拓奮進,為“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努力走在全市改革發展前列”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