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重慶市中醫研究院 ,是在重慶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由原重慶市中醫研究所和 重慶市中醫院於1959年9月正式與重慶和平醫院合併組建而成
前身系1902年法國人創建的“仁愛堂醫院”,1944年改名“陪都中醫院”。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中醫政策的指引下,於1955年成立了重慶市第一中醫院,匯聚了大批知名中醫專家。1973年因我院在中西醫結合急症治療及科研方面的突出貢獻,經國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立重慶市中醫研究所。
醫院規模
一號橋和小什字院部將於年內搬遷到江北南橋寺,搬遷後醫院將分布為南橋寺院部和道門口院部。醫院業務用房面積11萬平方米,開設病床1300張,設臨床科室30個, 醫技科室12個。有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1個(皮膚科),國家中醫和中西醫結合重點建設專科6個(皮膚科、神內科、針灸科、婦科、腎病科、腫瘤科),國家中醫藥重點研究室1個(皮膚免疫研究室),市級醫學和中醫藥重點學(專)科9個,衛生部診斷鑑定機構2個,市級中西醫結合醫療中心3個,市級研究所2個和市級臨床質控中心1個。目前,重慶市中醫藥學會、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重慶市針灸學會和重慶市中醫藥行業協會均掛靠在該院。
醫院設有重慶市中醫藥文獻信息中心,辦有全國性刊物《中醫急症雜誌》。醫院有在職職工1145人,其中高級職稱249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市級名中醫30人,醫學博士11人,碩士81人,國家和省級師帶徒導師1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3人,國家和省級中醫、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42人。醫院擁有大型數控放療系統、核磁共振、螺鏇CT、1000毫安多功能數字X光機、全自動生化、彩超等大型醫療設備200餘台,醫療設備總值1.5億元。年門診量68萬人次,來診病人分布全市40個區縣、市外及日本、馬來西亞、加拿大等世界各地。
歷史沿革
重慶市中醫研究院,是在市委市府的關心支持下,由原重慶市中醫 研究所和重慶市中醫院新近合併組建而成的我市唯一的三級甲等中醫院,是全市最大的集醫療、科研、製劑、教學、信息研究為一體的中醫藥臨床醫療科研中心,是衛生部審定的高等醫學教育臨床 教學實習基地、國家中醫管理局全國中醫急症培訓中心,承辦有國家級雜誌《中國中醫急症》,是重慶市中醫藥學會和重慶市針灸學會掛靠單位。
追溯歷史,重慶市中醫院是一家跨越三個世紀、具有107年悠久歷史的知名醫院。合併前的重慶中醫研究所,前身是1902年 法國 方濟各. 瑪利亞修女會創建的仁愛堂醫院,後與1943年成立的陪都中醫院、1945年成立的勞福醫院合併,於1955年經重慶市政府批准成立重慶市第一中醫院,1966年經國家科委批准建為重慶市中醫研究所。原重慶市中醫院前身是1896年英國人創辦的 仁濟醫院,1950年政府接管成立重慶第三人民醫院,1955年組建為重慶市第二中醫院,1985年經市政府批准改名為 重慶市中醫院。歷史的腳步跨入了二十一世紀,新時期的人們對醫療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人工智慧民眾不斷增長的健康保健的需要,更好地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實現把我市建設成為長江上游醫學中心的宏偉目標,市政府在《關於進一步發展中醫事業的決定》中,做出了將重慶市中醫研究所和原重慶市中醫院合併組建新的重慶市中醫院、重慶市中醫研究院的決策。從此,一個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嶄新的 重慶市中醫院( 重慶市中醫研究院)為我市中醫事業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科研成果
重慶市中醫研究所,因名醫薈萃和首創中醫急症工作而享有盛譽,在中醫學科建設、中藥劑型改革、人才培養和對外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湧現出以 吳棹仙、文仲宣、 龔志賢、 張錫君、史方奇、陳樞燮、 黃星垣、曹良仁等為代表的中醫藥專家和中西醫結合專家。全院有70餘項科研項目獲國家、省、市級成果獎,四個科研製劑被批准為國家級新藥,6項科研成果轉化為市場產品,其中參麥流向液技術被杭州正大青春寶製藥集團和 四川 雅安製藥廠採用,所生產工藝的參麥流向液年銷售值達8億多元;新藥丹桃合劑轉讓給重慶希爾安藥業,獲圍讓費300萬元,年產值達5000多萬元。近10年來,先後承擔完成了國家、省、市面上級重點課題40餘項,協研項目 12項,現有在研課題25個。在科研製劑改革方面,研製開發了一系列配方和工藝獨到、療效優良的中藥製劑,如參麥注射液、三生注射液、丹桃合劑、丹梔口服液、長青膠囊、寄生烏梅片等,現有院內製劑21種,200餘個品種。
獲得榮譽 重慶市文明單位標兵,全國精神文 明建設
地址
地址:重慶市江北區盤溪支路6號(江北南橋寺)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