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構造
劉伯承元帥故居前有精工浮雕花圈,兩棵濃陰如蓋的黃桷樹。1989年,沈家灣劉伯承元帥故居按原貌修復,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故居建築是一棟青瓦土牆、半邊茅屋的三合院,屬晚清川東(現渝東)一帶的普通農舍,當時僅有陋室三間,因兄弟姐妹增多,才又陸續建了幾間。故居的正堂屋大門上方,掛著鄧小平同志1986年親筆題寫的“劉伯承同志故居”大匾,面向的左側房是劉伯承的臥室,右側房是劉伯承父母親的居室。
綜合介紹
據故居展出的《劉氏家譜》記載,劉家的祖籍原在湖北荊州府江陵縣,後隨清朝初期“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遷到重慶市雲陽縣關口鄉定居,世代農耕為業。到鹹豐年間,劉伯承的祖父劉正富1860年因交不起租佃流落到開縣浦里河畔,一邊開荒種地,一邊給人吹嗩吶,乾鐵匠活,逐漸積蓄錢糧,購置田地,自耕自食,建立家園,生有六個兒子。
劉伯承的父親劉文炳為排行第六,家庭經濟好轉時,讀了幾年私塾,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執筆修撰過《劉氏家譜》,同時還會給人吹嗩吶、打鐵加工製作農具、生活用具,是耕田種地的能手,是當地有名的“泥腳文人”。
劉伯承的母親周寅香,高大壯實,勤勞儉樸,聰慧善良,川東一帶的習俗“上風坐男使女立,男當門戶女當入”,她長著一雙沒纏住的大腳,無論外耕田,內持家,紡棉花,巧手針線活都十分能幹,為人又心地善良,深得公婆的器重和鄉里的好評。她生臉四男三女,男按“伯仲叔季”排列,劉伯承率先。
1892年12月4日,劉伯承誕生在重慶市開縣趙家鎮周都村張家壩劉家院子。劉伯承5歲時,隨父輩分家,搬遷到離老屋100多米的後坡沈家灣居住。劉伯承在這裡生活了14個春秋,直到1911年離家從戎投身辛亥革命。
劉伯承同志故居現藏有文物35件,其中11件文物及當年使用的書籍、物品複製件,分布在他居住的臥室、父母居室、灶房及堂屋。通過這些原狀陳列和故居左測保存完好的供飲水的石水缸、加工穀物的石碾盤(1985年出土)、灌田養魚的堰塘,還有那屋亮度荒草萋萋、無一塊墓碑的父母墳地,還有那童讀《三國志》、《水滸傳》的小樂園——遮天蔽日的五棵大黃桷古樹,和此處通往河邊碼頭的古道,當年劉伯承青少年時期常在此讀書、納涼、擔煤歇息,及在河邊放牛的麻柳林、誕生地、私塾遺址等,真實地再現了劉伯承1892—1911年期間,就是在這樣一個黎明即起,荷鋤下地,勤勞、貧寒卻有文化的家庭環境中度過的。
在劉伯承故居右側(原是二弟劉明書、三弟劉叔禹的居室和倉屋)已另闢為三間輔助陳列室,用17件文物配以50餘幅圖片資料,展示了從小就聰明伶俐的劉伯承,鍾毓於故鄉山水的靈秀,得助於父母和一位能文能武的啟蒙教師,使他在德、智、體三方面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展示了他少時勤耕苦讀,憤懣清廷的腐敗,立志“拯民於水火”的成長軌跡。早期艱苦生活磨鍊,為劉伯承日後成為新中國開國元勛和一代名帥奠定了堅實基礎。
悠悠歲月過去了。劉伯承始終沒有忘記哺育他的故里。1986年10月7日,劉伯承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94歲。遵照他生前的遺囑和汪榮華同志寫給中央軍委的信的意願:要求把劉帥的骨灰“撒在太行山、大別山、淮海戰場、南京和大西南,讓你的忠魂,與養育你的大地和人民,與你指揮千軍萬馬戰鬥的地方,與長眠在那裡的無數烈士,永遠在一起”,其部分骨灰於1986年10月24日由中央栽下兩株黃桷樹。這位從貧苦農民家庭走出來的一代名帥,最後,又回到養育他的故土。
1986年11月26日,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劉伯承同志故居”匾名。1987年夏,開縣政府在安葬劉帥部分骨灰處的兩棵黃桷樹中間修建了肅穆、簡樸的陵園,玟青石墓碑上刻有徐向前元帥於1987年6月親筆題字“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劉伯承帥之部分骨灰葬於此”。
後世影響
開縣故鄉的人民以劉伯承為驕傲。為世世代代紀念這位偉人,他們修繕了劉帥故居,在故居右側前設立青石紀事碑一座。還在浦里河“劉帥故里大橋”頭,集資塑了座高8米的劉伯承雄姿英發的路馬銅像,組建成立了劉伯承元帥故居陳列館。劉帥故居已成為重慶市重要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2000年,重慶市政府將劉伯承同志故居公布為第一批直轄市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情況
在朝天門或菜園壩長途汽車站乘坐到開縣的長途客車,票價129元,約4小時車程。開縣乘公車到故居,約40分鐘車程,票價1元。自駕車:經渝萬高速公路到萬州下,再到開縣趙家鎮劉伯承故居,3.5小時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