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恆彪
人物簡介
2001年,為改變當時家鄉落後的教育條件,他放棄香港優厚條件,耗盡家裡所有積蓄,並通過吸引外資,在家鄉官會鎮創辦了香港昌福學校。11年來,他已累計資助貧困兒童、孤兒、單親家庭兒童400餘名,累計資助善款達100多萬元,這一義舉在當地被傳為佳話,被譽為“最美少林弟子”。主要事跡
釋恆彪和他的團隊秉承“立足農村,心繫慈善,造福社會,不圖回報”的辦校宗旨,用“點滴之愛”來傳播愛、奉獻愛,無償資助貧困兒童、孤兒、單親家庭兒童的事跡,吸引了人民網、河南電視台、《東方今報》、《河南經濟報》、《周口日報》、周口電視台、《周口晚報》等媒體目光,成為各媒體爭相採訪的對象。媒體報導
《東方今報》報導:周口項城市官會鎮一所學校創辦11年來,無償資助貧困兒童、孤兒、單親家庭兒童400多名。11年來,該校已花去善款100多萬元,這一義舉在當地被傳為佳話。中秋來臨之際,東方今報記者走進該校,見到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中秋團圓會。記者 田林/文圖有了新衣服,孤兒們幸福地笑了
●家外之“家”的中秋團圓
9月26日中午,官會鎮昌福學校食堂內,幾十名孩子、老人聚集在8張餐桌前,領月餅和新校服。一些孩子迫不及待地撕開了月餅的塑膠包裝,把月餅塞向嘴中。在孩子們中間,一名頭髮花白的老人放聲大哭,讓人心酸。
校長高自宣看著這一場景,淚水在眼眶內打轉。他說:“學校選在放假前為這些孩子過一個簡短的中秋節,目的是讓他們感受到一點節日的溫暖,學校就是他們的家外之‘家’,讓孩子們正視自己的情況,鼓勵他們堅強起來。”
看著食堂內的場景,昌福學校董事長馬剛背過臉抹起了眼淚。馬剛說 :“這40個孩子每個孩子背後都有一個辛酸的故事,孩子的父母或離異或重病或出了車禍,大都由爺爺奶奶照顧。但無論如何,孩子都是無辜的,都有受教育的權利。辦這個學校的目的就是為了資助這些貧困的家庭和孩子,所以11年來,學校對於孤兒和貧困家庭的孩子都免學費,對實在困難的孩子還要免生活費、住宿費。”
●“他們哭的時候不喊媽媽”
馬剛是一名俗家弟子,法號釋恆彪,自幼愛好武術,1985年春,進入少林寺深造,從師學藝期間,多次隨少林武僧團出訪,結識了眾多商界人士。
馬剛說:“當時我看到家鄉教育條件很差,就勸一些人來家鄉投資辦學。香港昌福房地產公司董事長何燕芳女士被我勸說後,決定來這投資。2001年,在昌福公司的大力資助下,昌福學校開建,2002年春落成。”
馬剛說:“建學校先後花去了900多萬元。11年來,資助了400多名學生,已經花去了100多萬元。我發現,這些孤兒和其他兒童打鬧的時候,有時難免會失手,但他們不是像其他孩子哭著找媽媽,而是哭喊著找爺爺奶奶,每聽到這我都感覺到心酸。他們的父母已經在孩子的心靈中缺位了,作為學校,我一定努力讓這些孩子受到更好的照顧。”
●“感覺那裡就像一個溫暖的家”
今年正在鄭州大學旅遊管理專業讀書的李亞芳是通過昌福資助讀完國中的學生之一。昨日上午,東方今報記者電話聯繫上了李亞芳。
“我家姊妹三個。讀國小的時候,我父親患上了肝癌,為給父親治病,我不得不輟學,而妹妹則在昌福的資助下繼續讀書。後來老師知道我家的狀況後,讓我在學校免費就讀。於是,大妹妹兩歲的我從六年級開始便和妹妹同班讀書,一直讀到九年級。今年高考,我妹妹考了587分,我考了578分。現在,我和妹妹在鄭大一個班裡讀書。在昌福的4年裡,學校老師對我和妹妹非常好,感覺那裡就像一個溫暖的家。”李亞芳說。
正在昌福讀九年級的李建波是李亞芳的弟弟。他說:“我希望能像兩個姐姐一樣考上大學,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 記者手記
武而有德
採訪昌福學校期間,我一次次想到本報曾連續報導的另一人物,登封希望武術學校校長劉剛。這兩所學校的創辦人均是少林弟子,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武德更為博大精深,而且這種武德緊隨時代發展而發展,和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兩個從事武術的人在和平年代的今天,通過辦學,資助孤兒、貧困兒童,正把中華武德精神在武術之外發揚光大。
釋恆彪和他的孤兒學校
在項城市官會鎮有一所學校——昌福學校,該校多年來接收、資助貧困兒童、孤兒多達400多名,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釋恆彪,俗名馬剛,項城市政協常委、少林寺弟子、官會鎮昌福學校董事長。自創辦昌福學校以來,該校一直秉承“立足農村,心繫慈善,造福社會,不圖回報”的宗旨,十餘年來,已資助貧困兒童、孤兒、單親家庭兒童400多名,累計資助善款達100多萬元。
“父母責,須順承!”當記者走進學校的時候,學生們正在晨讀,朗朗的讀書聲傳遍校園。在昌福學校的學生大都是自幼失去親人,多數跟隨爺爺奶奶生活,他們的爺爺奶奶也都是六七十歲高齡了,有的甚至都已喪失了勞動能力。在昌福學校,這些孩子拋卻了飢餓和寒冷,盡情地享受本該屬於他們的童年,盡情地汲取知識,逐步強大自己,讓自己能夠依靠自己的雙手和肩膀擎起屬於他們自己的那片天空。
孫肖南,今年12歲,8年前媽媽離家出走,父親又身患重病,在醫院接受治療,由爺爺和姑姑照顧。釋恆彪知道情況後,專程從外地趕回來,去醫院看望了肖南的爸爸,並送去醫療費。懂事的肖南在一旁給爸爸擦拭眼淚:“爸,我好好學習,以後不貪玩了……爸,別哭,別哭……”小小的雙手,拭去父親的淚珠,也點燃了全家的希望。
校園中年齡最小的馬銘成,今年才5歲。在他1歲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去了他父親的生命,後來母親也走了,從此他和奶奶相依為命。在記者詢問小銘成是否想媽媽時,他告訴記者:“想。但是我現在要在這好好上學,學校的老師對我很好,我會聽老師和奶奶的話,好好學習,長大了,好好報答他們!”質樸的童音詮釋著這個世界上最純潔的真情。
“我叫劉金傑,今年在昌福學校上學,爸爸已經去世了,媽媽很早就走了……我在學校感到很溫暖,長大以後如果我能考上大學,一定會記住母校對我的關心。如果考上大學,也讓父親含笑九泉了。”劉金傑,今年11歲,5年前爸爸患病去世了,從那以後,小金傑就沒見過媽媽了。小金傑是個非常爭氣的孩子,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她有一個理想就是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以後回報她的母校和老師。
在昌福學校像肖南、金傑、銘成這樣的孤兒還有很多,同樣,他們都有著令人心酸的身世。這是一群苦難的孩子,他們歷經艱辛,必定會健康成長;經歷風雨,他們必將擁有屬於他們的明天。在昌福學校,他們都找到了昔日家庭的溫暖,學校不僅給他們免去了所有學費和生活費,而且還要資助他們以後上高中、上大學。
據釋恆彪介紹,昌福學校辦學已經11年了,這些年中,每年都有大批貧困孩子和孤兒來到學校,他們都接收了。釋恆彪說:“我自身是一名佛門弟子,也是一名政協委員,濟善救貧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會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助他們,同時也希望我這一點綿薄之力能帶動社會上更多的人去關愛他們、幫助他們。”
愛因無私而珍貴,生命因希望而永恆。一股股關愛的暖流,一份份真摯的情感,釋恆彪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人間大愛,讓這些失去父母之愛的孤兒們真切感受到世間有情、人間有愛,他也以自己的善舉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去關注、關心、關照這些可愛的孩子。我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