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 王玉紅 編 叢 書 名: 出 版 社: 鄭州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4501693 出版時間:2010-08-01
版 次:1 頁 數:314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醫學 > 醫學理論與研究內容簡介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設計內容廣泛,力求做到循序漸進、由淺人深、深入淺出、簡明易懂。在正確闡明重要的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相關基本理論的同時,著重於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介紹,特別注意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每一個知識點或技能點都按照專業和後續課程教學的“必需和夠用”進行詳略取捨和編撰審校。
目錄
第一章 緒言
第一節 病原生物與免疫
一、病原生物
二、免疫
第二節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的發展簡史
一、病原生物學
二、免疫學
第三節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進展及其在醫藥學中的套用
第二章 微生物學總論
第一節 微生物的生物學性狀
一、細菌的生物學性狀
二、病毒的生物學性狀
三、真菌的生物學性狀
第二節 消毒與滅菌
一、物理消毒滅菌法
二、化學消毒滅菌法
第三節 遺傳與變異
一、細菌的遺傳與變異
二、病毒的遺傳與變異
三、微生物遺傳變異的套用
第四節 醫學微生物生態學概述
一、正常菌群與人體的微生態
二、微生態平衡與失調
三、醫院內感染
第五節 微生物的致病性與感染
一、細菌性感染
二、病毒性感染
三、真菌感染
第六節 微生物感染的診斷與防治
一、微生物感染的診斷
二、微生物感染的防治
第三章 抗原
第一節 抗原的概念
一、抗原的概念
二、抗原的特性
第二節 影響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免疫原性的化學基礎
二、宿主因素
第三節 抗原的特異性
一、抗原表位
二、共同表位與交叉反應
第四節 抗原的分類及其在醫藥學實踐中的套用
一、抗原的分類
二、抗原在醫藥學實踐中的套用
第五節 超抗原
第四章 免疫分子
第一節 抗體與免疫球蛋白
一、免疫球蛋白與抗體的概念
二、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結構與水解片段
三、各類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學活性
四、單克隆抗體
第二節 補體系統
一、補體系統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二、補體系統的激活
三、補體的生物學活性
四、血清的補體水平與疾病
第三節 細胞因子
一、細胞因子的概述
二、細胞因子的分類
三、細胞因子的生物學活性
第四節 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
一、概述
二、MHC分子的生物學功能
三、HLA與臨床醫學
第五章 免疫器官與免疫細胞
第一節 免疫器官
一、中樞免疫器官
二、外周免疫器官
第二節 免疫細胞
一、淋巴細胞
二、抗原提呈細胞
三、自然殺傷細胞
四、NKT細胞
五、其他固有免疫細胞
第六章 免疫應答
第一節 非特異性免疫
一、屏障結構
二、參與非特異性免疫的免疫細胞
三、體液中的非特異性免疫分子
第二節 特異性免疫
一、概述
二、體液免疫應答
三、細胞免疫應答
第三節 免疫耐受
第七章 臨床免疫
第一節 超敏反應
一、I型超敏反應
二、Ⅱ型超敏反應
三、Ⅲ型超敏反應
四、Ⅳ型超敏反應
第二節 自身免疫病與免疫缺陷病
一、自身免疫病
二、免疫缺陷病
第八章 免疫學套用
第一節 免疫學防治
一、人工主動免疫
二、人工被動免疫
三、過繼免疫治療
四、免疫增強劑和免疫抑制劑
第二節 免疫學診斷
一、抗原抗體反應
二、淋巴細胞的檢測
第九章 細菌各論
第一節 化膿性細菌
一、葡萄球菌屬
二、鏈球菌屬
三、奈瑟菌屬
第二節 腸道感染細菌
一、埃希菌屬
二、志賀菌屬
三、沙門菌屬
四、弧菌屬
第三節 厭氧性細菌
一、破傷風梭菌
二、產氣莢膜梭菌
三、肉毒梭菌
四、無芽胞厭氧菌
第四節 分枝桿菌屬
一、結核分枝桿菌
二、麻風分枝桿菌
第五節 放線菌與諾卡菌
一、概述
二、主要致病放線菌屬
第六節 動物源性細菌
一、布魯菌屬
二、炭疽芽胞桿菌
三、鼠疫耶氏菌
第七節 其他病原性細菌
一、幽門螺桿菌
二、空腸彎曲菌
三、流感嗜血桿菌
四、白喉棒狀桿菌
五、百日咳鮑特菌
六、銅綠假單胞菌
七、嗜肺軍團菌
八、肺炎克雷伯菌
九、變形桿菌屬
第十章 病毒各論
第一節 呼吸道感染病毒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二、禽流感病毒
三、冠狀病毒
四、其他常見的呼吸道病毒
第二節 腸道感染病毒
一、腸道病毒
二、輪狀病毒
三、其他腸道病毒
第三節 肝炎病毒
一、A型肝炎病毒
二、B型肝炎病毒
三、C型肝炎病毒
四、丁型肝炎病毒
五、戊型肝炎病毒
六、庚型肝炎病毒
七、TTV病毒
第四節 皰疹病毒
一、單純皰疹病毒
二、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
三、巨細胞病毒
四、EB病毒
第五節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一、生物學性狀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三、微生物學檢查及防治原則
四、預防措施
第六節 其他病毒
一、狂犬病病毒
二、蟲媒病毒
三、出血熱病毒
四、人乳頭瘤病毒
第十一章 其他原核微生物
第一節 螺鏇體
一、鉤端螺鏇體
二、梅毒螺鏇體
第二節 立克次體
第三節 衣原體
第四節 支原體
第十二章 真菌
第一節 概述
一、生物學性狀
二、致病性
三、真菌的微生物學檢查
四、抗真菌免疫
五、防治原則
第二節 主要病原性真菌
一、淺部感染真菌
二、深部感染真菌
第十三章 微生物與藥物
第一節 微生物與抗生素
一、抗生素的概念
二、抗生素的製備過程
三、抗生素的作用機制
四、耐藥性
第二節 微生物與其他藥物
一、微生物與維生素
二、微生物與胺基酸
三、微生物與酶及酶抑制劑
四、甾體化合物的微生物轉化
五、其他微生物製劑
第三節 微生物與藥物變質
一、藥物中微生物的來源
二、微生物引起的藥物變質
三、防止微生物污染藥物的措施
第四節 藥物製劑中的微生物!檢查
一、無菌製劑的無菌檢查
二、口服藥及外用藥物的微生物學檢查
第十四章 人體寄生蟲概論
第一節 寄生蟲與宿主
一、基本概念
二、寄生蟲對宿主的作用
三、宿主對寄生蟲的作用
第二節 寄生蟲病流行與防治
一、寄生蟲的危害與現狀
二、寄生蟲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三、寄生蟲病的流行特點
四、寄生蟲病防治原則
第十五章 醫學蠕蟲
第一節 線蟲
一、似蚓蛔線蟲
二、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和
美洲板口線蟲
三、蠕形住腸線蟲
四、毛首鞭形線蟲
五、廣州管圓線蟲
第二節 吸蟲
一、華支睪吸蟲
二、布氏薑片吸蟲
三、衛氏並殖吸蟲
四、日本裂體吸蟲
第三節 絛蟲
一、鏈狀帶絛蟲
二、肥胖帶吻絛蟲
第十六章 醫學原蟲
第十七章 醫學節肢動物
前言
高職高專教育醫藥類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是在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醫藥生產單位、醫藥行銷部門以及醫藥科研院所工作的套用型高級技術人才。為了適應新世紀對醫藥學人才的要求,我們組織編寫了最新版的針對高職高專藥學專業的教材《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由於本教材的適用對象是高職高專醫藥學人才,我們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力求體現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三特(特點對象、特定要求、特定限制)和五性(思想性、科學性、啟發性、先進性、適用性),旨在培養學生開拓學習與思維的精神。
根據有關專家建議以及兄弟院校的反饋意見,編寫小組成員對該版教材的內容、編排等方面進行了逐章逐節的討論和修訂,並在章節安排、突出重點、解析難點、內容編排及取捨等方面做了一些變革。本教材分為微生物學總論、免疫學基礎、微生物學各論、微生物與藥物、寄生蟲學部分內容。根據高職藥學專業學生培養的特點,本教材借鑑了多方面的有益經驗,注重引用相關學科發展的新知識、新成果,注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專業相關基礎套用能力及概括、分析、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避免與交叉學科有關知識的重複,力求體現強基礎、重套用和當前高等職業教育與創新教育的目標,為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其他專業課程及臨床課程打下良好基礎提供了有力指導。
本教材設計內容廣泛,力求做到循序漸進、由淺人深、深入淺出、簡明易懂。在正確闡明重要的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相關基本理論的同時,著重於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介紹,特別注意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每一個知識點或技能點都按照專業和後續課程教學的“必需和夠用”進行詳略取捨和編撰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