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信息交換標準HL7

醫療信息交換標準HL7是由SamSchultz博士提出的,這一提出在很多反面取得了成果。

1987年由SamSchultz博士在賓夕法尼亞州大學醫院主持的一次會議促成了HL7組織和通信標準的誕生。隨著許多用戶、廠商、顧問組織的加入,HL7隊伍在逐漸壯大,於是成立了HL7工作組。HL7的主要套用領域是HIS/RIS,目前主要是規範HIS/RIS系統及其設備之間的通信,它涉及到病房和病人信息管理、化驗系統、藥房系統、放射系統、收費系統等各個方面。HL7的宗旨是開發和研製醫院數據信息傳輸協定和標準,規範臨床醫學和管理信息格式,降低醫院信息系統互連的成本,提高醫院信息系統之間數據信息共享的程度。
Health Level 7中的“Level 7”是指OSI的七層模型中的最高一層,第七層。但這並不是說它遵循OSI第七層的定義數據元素,它只是用來構成它自己的抽象數據類型和編碼規則。它也沒有規定規範說明如何支持OSI第一到第六層的數據。
HL7並沒有提供一個完全的“即插即用”解決方案,因為在醫療機構的傳輸環境中有兩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1)醫療機構的傳輸環境中缺乏處理的一致性;
(2)產生的結果需要在用戶和廠商間進行協商。
因此,它提供的是一個可在較大範圍內選擇數據和處理流程的靈活系統,並儘可能的包括所有已知的程式(觸發器Trigger)和數據(段Segment和域Field)要求。
在HL7通信協定中,訊息(Message)是數據交換的基本單位。HL7的訊息是自動生成的,它將HL7標準文檔自動轉化為一個HL7規則資料庫和部分程式數據結構代碼。實現一個通信標準的具體工作是生成數據結構,以及實現一個構造器(Builder)和一個解析器(Parser)。數據結構表現了標準中各個數據對象的相互關係。構造器將數據結構中的數據轉化成能在電子數據交換媒介中傳輸的數據串。而解析器能夠將數據串解析回原來的數據結構。HL7標準是一個文本結構的文檔。首先,利用一些文字處理工具將文檔中的各個數據定義抽取成數據結構,再將結構的形式存入預先定義的HL7規則資料庫。然後,開發一種代碼生成器,它根據規則資料庫的內容,自動生成某一種計算機語言代碼。最後,可將這些代碼加入實際套用的程式框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