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著撰寫基礎與攻略

醫學論著撰寫基礎與攻略

"醫學論著屬於科技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書信息

作 者: 徐新獻,慈書平,揭盛華,許聖宣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219 出版時間:2007-10-01
版 次:1 頁 數:303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醫學 > 醫學理論與研究

內容簡介

《醫學論著撰寫基礎與功略》介紹了醫學論文撰寫的意義和醫學論文的分類、體裁、選題、基本要求、撰寫特點,以及醫學論文撰寫的資料積累和整理,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醫學文獻信息檢索、醫學論文的統計學處理、科研設計、醫學論文寫作的漢語基礎、醫學論文寫作的表述規範等醫學論著撰寫的基礎知識,介紹了醫學論著的撰寫步驟和基本格式,重點闡述了醫學論著中文題、作者及單位、摘要、關鍵字、引言、材料和方法、結果、討論、結論、致謝、參考文獻的撰寫攻略,為了方便讀者學習理解醫學論文各部分的撰寫,書中通過大量範例以解析其撰寫攻略,供讀者寫作時參考借鑑,最後簡要介紹了醫學論文的投稿、退修、校對與發表。書末附錄為醫學論文寫作時值得了解的一些知識。

醫學論著的分類

醫學論著屬於科技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學發展的重要信息源,也是記錄醫學進步的歷史性檔案。有統計資料表明,當今全世界每年通過各種刊物發表的科技論文達300~400萬篇,其中約75%發表在期刊上。可見科技期刊在傳播科研成果、交流實踐經驗、啟迪學術思想、推動社會進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作為醫學期刊,讀者是主體,沒有讀者,期刊就失去了生命力;作者是源頭,期刊的基本素材需要作者提供。因此,欲成為醫學期刊的優秀作者,必須了解和熟悉醫學論著的種類及撰寫規範,從而自如地撰寫醫學論著,積極地參與醫學學術交流。
醫學論著的種類較多,體裁各異,主要可分為七大類:(1)評論類;(2)論著類;(3)簡報類;(4)病例報告類;(5)綜述、講座類;(6)會議紀要類;(7)訊息動態類。

一、 評論類

常見欄目:述評、專論、編者的話、編者按、編後語等。
(一)述評和專論述評類文稿是作者或編者針對某一科研項目或研究專題進行較為廣泛而深入的闡述和精闢的評論,也可對某一方面進行深入的專論。要求觀點鮮明、針對性強。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常見述評類欄目:述評、專家述評、專家專論、專家論壇、焦點論壇等。
(二)編者的話、編者按及編後語三者均是從編者的角度對某一刊物或某一組、某一篇具體文章的某個觀點進行評論或闡述。(1)編者的話一般涉及面較廣,內容相對較全面。可以是編者在新的一年開始時對刊物的構想、安排,或是對讀者、作者的要求與希望;也可以是對一年工作的回顧與總結;或是對某一期文章的內容進行介紹和評論。(2)編者按和編後語的針對性很強。一般針對具體文章或文章中的某個觀點或方法,提出編者明確的觀點和見解;或者從具體文章引出帶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引導讀者展開討論。編者按和編後語要求簡明扼要、觀點鮮明、語言精練、用詞準確而慎重。

二、 論著類

醫學論著的種類和體裁較多,但其中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是論著(original article)或稱為原著,醫學論著又包括實驗研究、臨床研究、臨床報告、現場調查研究等,均屬於一次性文獻,是報導基儲臨床、預防等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的學術性論文,他們構成了各種醫學學術性期刊的核心。作者掌握了論著的基本特徵和撰寫規範,其他醫學論著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一)論著的基本要求醫學期刊的質量和水平,主要取決於刊載學術論文的質量和水平。一篇高質量和高水平的論著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思想性:要遵循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貫徹黨和國家對衛生工作的方針和政策。遵守科學道德,防止政治性錯誤和泄密。
2.獨創性:要求其內容較已發表的文獻有新的發現或發明。基礎研究要求選題新,方法先進,有新觀點;臨床研究要求收集的病例數更多,觀察研究更深入,診斷和治療方法有創新,效果更佳,提出新見解等。以往許多文稿投至期刊後未被採納,主要是因為作者僅重複了過去的文獻或是教科書的內容,而缺乏新意或創見。  
3.科學性: (1)選題要有足夠的科學依據;(2)採用的材料和選擇的方法要有充分的可比性和必要的隨機性;(3)如實反映研究過程,準確提供觀察數據,全面分析研究資料;(4)推理具有邏輯性,結論強調嚴謹性。 
4.實用性:除少量純理論研究性論文外,大多數醫學論著應結合臨床、預防工作的實際。論著的實用價值越大,指導作用越強,讀者越歡迎。  
5.可讀性:醫學論著的文字表達要準確、簡練、通順。要使用規範化的科技語體。使讀者用最少的時間,獲取最多的知識和信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