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前言
作為基礎醫學本科核心課程系列教材之一,《醫學免疫學》是一門獨立授課的課程。主要閱讀對象是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學、藥學以及護理學的本科生。課時安排以2學分、36~42學時為基準,講授內容涵蓋基礎免疫理論、疾病的免疫學機制以及防治措施等,全面綜合,簡明易懂。它是自1996年由上海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教研室何球藻、吳厚生教授主編的《醫學免疫學》本科生教材後,時隔20年,再次由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全體教師負責完成的教材。
醫學免疫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在醫學基礎和臨床套用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它是人類在與疾病的鬥爭過程中,逐步認識到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具有抵抗能力,認識到自然界中的生物在個體生存和種系繁殖延續過程中,自主調節形成了抵禦病原微生物侵害的免疫系統,發揮了免疫功能,並運用人工的方法預防傳染病。尤其是牛痘疫苗的全世界範圍接種,消滅了給人類帶來極大災難的天花病,無疑是人類戰勝傳染病的輝煌勝利。這種“免”除“疫”患的方法孕育了免疫學,開創了免疫學的研究,擴大了免疫學的研究範疇,並推動了免疫學由經驗時期過渡到經典時期,及至現代免疫學的研究仍然方興未艾,成為醫學領域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因此,學習免疫學理論,掌握免疫學基本技術,是每一位醫學生必備的、重要的一環。
依據系列教材的統一部署,本教材以簡明扼要、內容新穎為宗旨,以固有免疫系統、適應性免疫系統等為主線,闡明抗原、抗體、細胞因子、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細胞等的特徵和功能,代替了以往授課章節先從分子等基本概念介入,再進行系統綜合的方式,避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內容的分段、分散學習,不利於及時理解和消化。全書40餘萬字,分為免疫學概論、免疫學理論、免疫相關疾病以及免疫防治等篇章。注重與臨床住院醫師資格考試大綱的銜接,做到以疾病為導向,以免疫學知識為基礎,以實驗課程為工具,互動式教學,開放式討論,前沿進展介紹相結合的整合式的免疫學知識傳授體系,使學生擁有紮實穩固的免疫學基礎理論知識和科研技能與素養,達到通用型醫學人才的培養目標。
《醫學免疫學》教材的出版,是顧問、責編及全體編委共同努力、通力合作的結果,在此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鍾一維老師、楊喬喬老師和王志明博士生在圖片的繪製、文字稿的整理和統籌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由於免疫學發展日新月異,新的理論顛覆舊的概念時有發生,編寫內容難免存在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以利於我們今後不斷完善與提高。
儲以微
2015年8月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免疫學概論
第一節 免疫學基本概念和免疫系統
一、免疫學基本概念
二、醫學免疫學的組成和功能
第二節 免疫學基本特性
一、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
二、適應性免疫應答
第三節 免疫學發展歷史
一、經驗免疫學時期(16~18世紀後葉)
二、科學免疫學時期(19~20世紀中葉)
三、現代免疫學時期(20~21世紀)
第四節 醫學免疫學研究和套用展望
一、免疫學基礎研究
二、免疫學套用基礎研究
三、免疫學的臨床套用
第二章 固有免疫系統
第一節 屏障結構
一、皮膚黏膜及其附屬成分的屏障作用
二、體內屏障
第二節 固有免疫細胞
一、吞噬細胞
二、自然殺傷細胞
三、固有樣淋巴細胞
第三節 固有免疫分子
一、補體
二、細胞因子
三、防禦素和其他酶類物質
第三章 固有免疫應答
第一節 固有免疫應答的作用時相
第二節 固有免疫識別及其效應機制
一、模式識別受體的基本特徵
二、模式識別受體的類別
三、重要的模式識別受體及其介導的生物學效應
第三節 固有免疫應答的生物學意義
第四章 淋巴細胞對抗原的識別
第一節 抗原
一、抗原的概念與特性
二、抗原的異物性與特異性
三、影響抗原誘導免疫應答的因素
四、抗原的分類
第二節 T細胞受體及其抗原識別
一、T細胞受體
二、TCR的結構和功能
三、CD3的結構和功能
四、TCR與MHC肽複合物相互作用
五、T細胞的抗原識別
第三節 B細胞受體及其抗原識別
一、B細胞受體
二、BCR的結構和功能
三、B細胞共受體的結構和功能
四、B細胞的抗原識別
第四節 抗原識別的意義
第五章 抗原的加工呈遞和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
第一節 T細胞識別抗原需要抗原呈遞細胞
一、專職性抗原呈遞細胞
二、非專職性抗原呈遞細胞
第二節 抗原加工呈遞
一、內源性途徑
二、外源性途徑
三、交叉呈遞
四、抗原呈遞的意義
五、非蛋白抗原呈遞
第三節 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
一、MHC的發現
二、MHC基因
三、MHC的多基因性和多態性
四、MHC分子及與抗原肽的結合
五、CD1分子呈遞脂質抗原
六、HLA與疾病的關係
第六章 淋巴細胞發育
第一節 B細胞在骨髓的分化發育
一、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
二、Ig基因重排與B細胞分化
三、未成熟B細胞的陰性選擇
第二節 T細胞在胸腺的分化發育
一、TCR基因重排
二、TCR基因重排與T細胞分化
三、陽性選擇
四、陰性選擇
第三節 淋巴細胞在外周的發育成熟
一、淋巴細胞再循環
二、外周淋巴細胞的生存和發育
第七章 T淋巴細胞及其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
第一節 T細胞表面分子
一、TCR-CD3複合物
二、CD4和CD8共受體
三、共刺激分子
四、黏附分子
五、絲裂原受體及其他表面分子
第二節 T細胞亞群
一、根據T細胞所處的活化階段
二、根據表達的TCR類型
三、根據表達的輔助受體CD4和CD8分子
四、根據其輔助受體的表達和免疫效應功能
第三節 T細胞應答
一、T細胞活化
二、抗原特異性T細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
第四節 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
一、效應T細胞遷移至感染部位
二、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類型
第八章 B細胞及其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
第一節 B細胞活化的調控機制
一、B細胞的抗原識別系統
二、B細胞抗原識別後的信號轉導
三、B細胞激活後信號轉導的負性調控機制
四、B細胞活化異常與免疫疾病
第二節 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
一、B細胞對TD-Ag的免疫應答
二、B細胞對TI-Ag的免疫應答
三、體液免疫應答產生抗體的普遍規律
第三節 抗體的結構和功能
一、抗體的結構
二、抗體介導的效應功能
三、各類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學特性
四、抗體在醫學生物學方面的套用
第九章 黏膜免疫
第一節 黏膜免疫系統的組成
第二節 黏膜免疫系統功能特徵
一、黏膜免疫系統中的相關免疫細胞
二、黏膜免疫系統的淋巴器官接近抗原
三、黏膜免疫系統誘導局部特異性免疫應答
四、黏膜免疫系統易誘導免疫耐受
五、黏膜免疫系統對正常菌群應答
第三節 黏膜免疫應答及其調節
一、黏膜免疫系統中的抗原呈遞
二、黏膜淋巴細胞歸巢
三、黏膜免疫系統的免疫調節
第四節 黏膜免疫的意義
第十章 抗感染免疫
第一節 抗感染免疫的一般特徵
一、病原體分類
二、抗感染免疫反應的類型
三、抗感染免疫的結局
四、抗感染免疫的特點
第二節 抗胞內病原體感染的免疫反應
一、抗病毒的免疫反應
二、抗胞內菌的免疫反應
第三節 抗胞外病原體感染的免疫反應
一、抗胞外菌的免疫反應
二、抗真菌的免疫反應
三、抗寄生蟲的免疫反應
第十一章 超敏反應
第一節 超敏反應分類
第二節 Ⅰ型超敏反應及其介導的過敏性疾病
一、參與過敏反應的主要成分和細胞
二、Ⅰ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三、影響Ⅰ型超敏反應的因素
四、常見的Ⅰ型超敏反應相關疾病
五、Ⅰ型超敏反應的防治原則
第三節 Ⅳ型超敏反應及其介導的過敏性疾病
一、參與Ⅳ型超敏反應的主要成分和細胞
二、Ⅳ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三、臨床常見的Ⅳ型超敏反應性疾病
第十二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節 自身耐受的形成和打破
一、自身耐受的形成
二、自身耐受的打破
第二節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理損傷機制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損傷機制
第三節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遺傳和環境因素
一、遺傳和環境因素影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
二、遺傳因素
三、環境因素
第四節 常見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常見自身免疫性疾病舉例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原則
第十三章 腫瘤免疫
第一節 腫瘤抗原
一、腫瘤抗原的分類
二、腫瘤抗原及其主要特點
第二節 機體抗腫瘤免疫應答
一、免疫監視
二、固有免疫應答
三、適應性免疫應答
第三節 腫瘤的免疫逃逸機制
第四節 腫瘤的免疫診斷和治療
一、腫瘤的免疫診斷
二、腫瘤的免疫治療
第十四章 移植免疫
一、同種異體器官移植排斥反應
二、移植排斥反應類型
三、移植排斥反應防治原則
第十五章 免疫系統疾病防治
第一節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的免疫治療
一、單克隆抗體療法
二、自身抗原療法
三、常用藥物對免疫調節 的作用
第二節 腫瘤的免疫治療
一、腫瘤疫苗
二、溶瘤病毒
三、抗靶分子單克隆抗體
四、過繼轉移T細胞療法
第三節 感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一、感染性疾病預防的歷史和現狀
二、預防性疫苗的研製
三、預防性疫苗的免疫策略
四、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治療
五、佐劑
附錄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