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大法幢寺

酒泉大法幢寺

大法幢寺位於肅州城北二公里處討賴河畔北崖梧桐灣,占地一百一十於畝,寺院坐北向南,依崖傍水,祁連雪峰盡收眼底。周遍林木蔥鬱,流水潺潺,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氣象萬千。 大法幢寺原名救生寺,又因寺內有一座古鐘樓,所以俗名又稱鐘樓寺(原址在今酒泉中學)。寺院創建時間已不可考,但據明嘉靖年間所編《肅鎮志》可知,這座寺院在元代已有,明代酒泉城示意圖亦有標明。在清“順治十八年,副使李雨沾倡修。康熙九年、四十八年俱增修,傑閣參雲,登之可以曠覽”(《肅州縣誌·宗祠廟宇》),為明清以來,河西地方眾僧聚會吟梵的重要寺院之一,及當時酒泉城內最大的宗教活動中心,故名“僧寺”。寺內懸有古鐘一口,重約五千斤,聲音渾厚綿長,圓潤宏亮,擊之聲聞十餘里,據《縣誌》記載:其鐘聲音晨渾晚清,又稱“晚鐘”與“僧寺”合起來,就成了肅州八大景之一的“僧寺晚鐘”。 1935年,在酒泉鐘樓寺籌組成立“中國佛教會酒高安敦玉金鼎七縣聯合分會”(前身為“肅州七縣佛教聯合會”)包括酒泉、高台、安西、敦煌、玉門、金塔、鼎新七縣,1946年改組為“中國佛教會甘肅省酒泉分會”。與此同時,恭請當代名僧心道法師(法幢宗鼻祖)來酒泉宏揚佛法並開爐傳戒,盛況空前。為正視聽,改寺名為“大法幢寺”。 鐘樓寺建築分三層,座北向南,山門前牌坊上寫著“大法幢寺”四個大字。山門正中,上懸豎匾一塊,紅底蘭字,上書“救生寺”三字。每逢盛會,寺內“撞鐘吹螺供奉具,貝葉梵文朝復暮”,觀者雲集,老少塞路,香菸繚繞,仕庶敬香者絡繹不絕,鐘聲清悠,梵音吭吭,為酒泉佛教文化薈萃之所。 殿宇為仿唐建築,塑像端莊古樸,與敦煌寞高窟藝術一脈相承,出自著名雕塑家何鄂之手。該寺也是原中國佛協常務理事、甘肅佛協副會長、大法幢寺方丈融照大和尚駐錫之寺。二00一年二期擴建工程開始,二00三年底完成了佛塔和臥佛殿主體工程。佛塔為九層八角樓閣式建築,高四十點八米,號稱西部第一塔。臥佛殿為雙重檐殿堂,東西九開間。臥佛為鋼混雕塑貼金,長三十六米,高八米,二00七年年底完成臥佛塑造、殿堂裝飾、佛像貼金工程,四壁繪製釋迦牟尼佛故事壁畫,二樓設定千佛閣,完工後將成為目前國內乃至世界最大的室內金臥佛,整個臥佛殿氣象宏偉,金碧輝煌。

大法幢寺位於肅州城北二公里處討賴河畔北崖梧桐灣,占地一百一十於畝,寺院坐北向南,依崖傍水,祁連雪峰盡收眼底。周遍林木蔥鬱,流水潺潺,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氣象萬千。 大法幢寺原名救生寺,又因寺內有一座古鐘樓,所以俗名又稱鐘樓寺(原址在今酒泉中學)。寺院創建時間已不可考,但據明嘉靖年間所編《肅鎮志》可知,這座寺院在元代已有,明代酒泉城示意圖亦有標明。在清“順治十八年,副使李雨沾倡修。康熙九年、四十八年俱增修,傑閣參雲,登之可以曠覽”(《肅州縣誌·宗祠廟宇》),為明清以來,河西地方眾僧聚會吟梵的重要寺院之一,及當時酒泉城內最大的宗教活動中心,故名“僧寺”。寺內懸有古鐘一口,重約五千斤,聲音渾厚綿長,圓潤宏亮,擊之聲聞十餘里,據《縣誌》記載:其鐘聲音晨渾晚清,又稱“晚鐘”與“僧寺”合起來,就成了肅州八大景之一的“僧寺晚鐘”。 1935年,在酒泉鐘樓寺籌組成立“中國佛教會酒高安敦玉金鼎七縣聯合分會”(前身為“肅州七縣佛教聯合會”)包括酒泉、高台、安西、敦煌、玉門、金塔、鼎新七縣,1946年改組為“中國佛教會甘肅省酒泉分會”。與此同時,恭請當代名僧心道法師(法幢宗鼻祖)來酒泉宏揚佛法並開爐傳戒,盛況空前。為正視聽,改寺名為“大法幢寺”。 鐘樓寺建築分三層,座北向南,山門前牌坊上寫著“大法幢寺”四個大字。山門正中,上懸豎匾一塊,紅底蘭字,上書“救生寺”三字。每逢盛會,寺內“撞鐘吹螺供奉具,貝葉梵文朝復暮”,觀者雲集,老少塞路,香菸繚繞,仕庶敬香者絡繹不絕,鐘聲清悠,梵音吭吭,為酒泉佛教文化薈萃之所。 殿宇為仿唐建築,塑像端莊古樸,與敦煌寞高窟藝術一脈相承,出自著名雕塑家何鄂之手。該寺也是原中國佛協常務理事、甘肅佛協副會長、大法幢寺方丈融照大和尚駐錫之寺。二00一年二期擴建工程開始,二00三年底完成了佛塔和臥佛殿主體工程。佛塔為九層八角樓閣式建築,高四十點八米,號稱西部第一塔。臥佛殿為雙重檐殿堂,東西九開間。臥佛為鋼混雕塑貼金,長三十六米,高八米,二00七年年底完成臥佛塑造、殿堂裝飾、佛像貼金工程,四壁繪製釋迦牟尼佛故事壁畫,二樓設定千佛閣,完工後將成為目前國內乃至世界最大的室內金臥佛,整個臥佛殿氣象宏偉,金碧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