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對神器

配對神器

配對神器是指里約奧運單身運動員們紛紛使用的熱門約會軟體Tinder,幾乎所有項目的各國運動員更新著自己的動態,可以看到他們的個人狀態上寫著“大把時間需要消磨”或者“里約尋樂”。據悉,運動員村的活躍用戶數量狂增64%,而使用該軟體時的“滑動”操作次數上漲了69%。儘管奧運賽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Tinder的技術人員稱,相關使用數據每天仍在上漲。

概述

約炮神器Tinder約炮神器Tinder
Tinder,一款於2012年推出的手機約會軟體,一經上線就大獲成功。兩個月內就推薦匹配了超過100萬對用戶,積攢了3500萬次用戶評價,達到65%的日活躍度。

截止2014年年底,雖然只適用於iOS版本,Tinder的線上用戶數量已經突破5000萬,積攢45億次用戶評價,產生10億次照片展示和完成1400萬次配對。

如此火爆的Tinder其實是一款名符其實的外貌協會套用,主打看臉配對。用戶的主頁面上除了顯示推薦的異性用戶的照片之外沒有任何額外信息。

遇見符合眼緣的將照片向右滑,印象平平或是認為辣眼睛的將照片向左滑。向右滑代表喜歡,向左滑代表不喜歡。如果雙方互相標記為喜歡的話就可以發起會話,還可以近一步了解對方信息。

Tinder是一款基於Facebook數據平台的交友app,用戶只能通過Facebook賬號進行登入。推薦用戶都是根據Facebook上面的共同好友、興趣等眾多因素分析而來。

除了Facebook上的用戶信息,地理位置信息也是很重要的一項。Tinder會根據用戶的地理位置向其推薦附近的異性用戶。

與此同時,隨著用戶對Tinder使用頻率的增加,Tinder會對其交友喜好的認識更為深刻,用戶獲得潛在約會機會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奧運健兒們的福利

運動員們平日裡訓練任務繁重,比賽前夕恐怕連搭訕心儀對象互換電話號碼的時間都沒有。Tinder如此簡單粗暴的app無疑是奧運健兒們的福利。

而歷屆奧運村成為奧運選手釋放激情的場所早已不是秘密。主辦方向奧運選手發放安全套的習俗可以追溯到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

此後,歷屆奧運會提供的保險套數量只增不減。美國知名網路新聞雜誌Slate統計過歷屆奧運會保險套發放數量:當年的漢城奧運會主辦方一共提供了8500支保險套;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提供了5萬支,每個奧運選手可以平均分到10支保險套;2000年的悉尼奧組委為運動選手發放了9萬支保險套;2008年的北京奧組委在奧運村里擺放了10萬支保險套;2012的倫敦奧運會發放的保險套數量升至15萬,人均15支;而這屆的巴西奧運提供的保險套數量是四年前倫敦奧運會的三倍,每個奧運選手平均可分到42支保險套,成為史上之最。

網友們戲稱這真真是史上最瘋狂性感的奧運會。

每日郵報》稱,奧運村的很多運動員看起來都百無聊賴,所以他們拿出手機找點樂子的行為並不稀奇。

風靡奧運會

回憶2014年的索契冬奧會,Tinder可謂是出盡了風頭。花滑冠軍傑米·安德森在接受採訪時戲謔道:“在奧運村一打開Tinder根本把持不住,搜出來的全是各國運動員。真是搞笑,不過帥哥還是挺多的,一玩Tinder就停不下來。”

還有報導稱冬奧會期間紐西蘭的花滑選手RebeccasTorr在比賽中失利是因為玩Tinder過度。

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有了Tinder神器加持,美國男子體操運動員丹尼爾·萊瓦一臉懷疑道:“45萬?我希望這個量夠用。”

Tinder洛杉磯總部的全球交流和品牌推廣副總裁RosettePambakian在接受採訪時說道:“自從奧利匹克賽事開始之後,Tinder在里約熱內盧的使用率如火箭般攀升。周末之後,用戶推薦匹配率增長了129%,我們期待這個趨勢能夠維持下去。”

據《每日郵報》報,在占地2500萬平方米的奧運村中,Tinder的用戶活躍率為64%,使用“左滑右滑”尋找夥伴的用戶占69%。

2015年3月,Tinder開通了子服務TinderPlus。其中的功能之一是“漫遊”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查看當地的用戶。

RosettePambakian表示,奧運會期間,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到里約,里約已經成為使用該項“漫遊”服務頻率最高的城市了。

竟爭對手

對手Bumble

配對神器Bumble配對神器Bumble
在這個社交軟體花樣翻新層出不窮的時代,神器Tinder也很難在業內獨霸鰲頭。

打著“改變交友app運作規則”旗號的Bumble就這樣闖入了公眾視野,與Tinder共享了里約奧運這餐盛宴。

Bumble是於2014年年底推出的app,目前擁有固定用戶80萬人。使用方式與Tinder相似,都是通過“左滑右滑”與用戶配對。

不過與Tinder不同的是,這是一款以女權為賣點的app,女權Bumble強調由女方先發制人。如果女生在配對成功後不主動給男生髮信息,那么配對的男生就會在24小時內消失不見。

有喜愛Bumble的網友表示,Bumble讓她更有一種掌握主動權的感覺。

據悉,賣點不同外觀與使用方式卻非常相似的Bumble與Tinder其實系屬同門。Bumble的開發者是Tinder的創始人之一,因為曾被同為Tinder創始人的前男友性騷擾而怒離公司。

Bumble的創始人稱,因為自己的經歷所以知道女人經常在戀愛關係中處於被動地位,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她希望將戀愛主動權放到女人的手中,Bumble因此應運而生。

BusinessInsider曾將Bumble評為“最佳手機約會軟體”,Bumble在里約奧運會中的表現也是成績斐然。

據悉,游泳選手KevinCoders、OliviaSmoliga、JimmyFeigenClarkSmith,網球之星DenisKudla,籃球選手DavidLee,水球選手AlexRoelse,橄欖球選手MartinIosefo,排球運動員MaxwellHolt等都是Bumble的忠實冬粉。

除了面臨到來自競爭對手的威脅之外,有國內報導指出,Tinder的未來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首先,Tinder基於Facebook數據平台的app,在轉移了相關法律法規風險的同時,也不得不依附於Facebook。這種過分依附於其他社交平台的用戶數據的模式,實在不利於長遠的發展。

其次,Tinder的股權問題也值得思考。Tinder最大的股東並不是創始團隊,而是媒體公司IAC。媒體公司IAC曾要求Tinder公司創始人辭職,高層動盪。

由此看來,被奧運賽事捧紅的神器Tinder還能走多遠依舊成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