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貴

鄭金貴

鄭金貴,男,曾任福建農林大學校長(正廳級)、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1949年10月生,泉州永春人。

簡介

男,漢族,1949年10月生,泉州永春人

現任職位

曾任福建農林大學校長(正廳級)、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1年10月獲福建農學院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碩士學位。
1984年1至6月赴國際水稻研究所進修。
1985年5月至1998年8月,歷任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黨
鄭金貴
委副書記、黨委書記、研究員;
1998年8月調任福建農業大學校長,
1999年福建省教育廳評定為博士生導師,
2000年10月任福建農林大學校長,
2010年12月30日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福建農林大學黨委副書記、常委、委員,校長職務。

榮譽稱號

“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
農業部“海峽兩岸農業技術合作中心”首席科學家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福建省委省政府表彰的“福建省傑出科技人員”、
“福建省優秀專家”
“福建省有突出貢獻的農業科技人員”,

兼職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農業部重點學科—“作物遺傳育種”學科的第一帶頭人,
中國作物生物技術學會副會長、
中國遺傳學會理事、
中國農學會理事、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委員
福建省科協副主席等。

研究成果

長期從事作物遺傳育種、作物生物技術、農產品品質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獲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10篇,出版著作5部(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培養博士後5人,博士生15人,碩士生35人。

研究方向

1949年10月生於福建永春,1975年畢業於福建農學院,1984年到國際水稻研究所進修,1998年成為福建農業大學(現為福建農林大學)校長至今。
其主持的“谷稈兩用稻選育及其秸稈高效利用技術”項目,獲得200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這是我省建國以來生命科學領域最高等級的國家技術發明獎。
在大部分人上山下鄉時,他追上了大學的列車;高考制度剛恢復,他就考上了研究生;“出國熱”還沒開始,他已經從國際水稻研究所進修歸來;在水稻育種學家們都把目光集中在提高稻穀產量上時,他另闢蹊徑,瞄準了秸稈。 現任福建農林大學校長的鄭金貴,一直掌握著自己人生的主動權。其實,在23歲之前他還是個再普通不過的農民。
“小時候沒有想過當校長,但是我一貫很努力。”探尋這個閩南男人的拼搏之路,沒有什麼比那首膾炙人口的閩南歌曲更適合來評價:愛拼才會贏!
時光倒流到2006年的一個晚上,鄭金貴閒逛到一個學生宿舍。一個男生在電腦遊戲裡廝殺正酣,無暇理會這個串門的老師。
“同學,這么好的時光,怎么不去讀書?打遊戲多浪費啊。”他問道。
“讀書有什麼用?我的上屆師兄們,成績平平但只要家裡有關係,照樣好工作;成績優秀沒背景的,現在正推銷礦泉水呢,一瓶一塊錢。”男生不認識校長,連頭也沒回。
“我聽了心裡非常難受。可是這種不公平的社會現象我作為校長無法改變,短期內也消除不了,我雖然是校長,可是出了這個校門我什麼辦法也沒有。”這個一校之長一時間竟無言以對。顯然,這不只是個別學生的心聲。
“這么多學生不讀書,那很嚴重啊,一年5000個畢業生蓋校長的章,十年就是5萬個啊,這責任很大啊!”對於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命運的鄭金貴來說,這個觸動實在是太大了!
他認為,作為校長、師長,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說服學生改變這個錯誤的觀點,於是他自創的“矩形原理”也應運而生。

關於矩形原理:

“底邊代表家庭背景,高代表個人努力。小A是農民家庭,可是個人很努力,後來成了博士當了總裁,個人成就是2×15=30;小B是縣長孩子,個人一般,成就是4×5=20;小C爹媽很強,小C不爭氣,個人成就4×1=4;小D家裡下崗了還沉迷遊戲不上進,個人成就2×1=2……” 他承認個人優秀如果家庭背景雄厚那是如虎添翼,但是他也告誡學生:在這個競爭的時代,出於自身發展的考慮,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可能包容太多的草包。
鄭金貴說,“底邊”(即家庭背景客觀條件)不能改變,但“高”(即個人努力)卻可以不斷增加,人生的“面積”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英雄不問出身,其實鄭金貴的個人經曆本身就是“矩形原理”的最好證明。
23歲之前,鄭金貴是個農民。“看我的名字就知道父母沒什麼文化啦,只知道金子最貴。呵呵!” 鄭金貴認為任何事情都不能急著動手,一定要把思路抓好,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抓關鍵”,“選題最關鍵”。做一個科技農民,是他人生第一個選題。
“毛主席說,要從有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選拔學生,我看到了希望。我當時是農民,怎么成為有經驗的農民呢?我當時分析有兩條路,種田搞科研或發表文章。”鄭金貴最後決定雙管齊下,獲得大家認可,爭取被推薦成為工農兵大學生。
當時的“科技種田”不過是引進良種,但在那個閉塞的年代,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鄭金貴留意著報刊上的各種農業信息,看到哪裡有糧食豐收的信息,就寫信去索要良種。
儘管手頭拮据,他堅持在懇求信里附上了寫好回信地址並且貼足郵資的信封。因為在那個貧困的年代,8分錢的郵資就有可能斷了對方回信的念頭。
功夫不負有心人,鄭金貴陸續收到了回寄的良種,經過各種試驗,提高了村里糧食的產量,成為村民信賴的“農技員”,同時不斷投送的文章也有回音了。
1972年他如願以償被推薦進入福建農學院,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大學生。後來,他歷任省農科院研究所所長、副院長、黨委書記,36歲成為副廳幹部,49歲成為農大掌門人,人生之路自此平步青雲。
鄭金貴說自己是個很努力的人,努力當個好校長、好科學家,父親和丈夫的角色也完成得不錯。 鄭金貴的愛人有一年腦部手術住院,他請了一個星期的假全心全意伺候妻子。妻子的飲食、排泄、日常作息、各項生理指標,他像做科研一樣詳細認真地一一記錄。
趴在妻子的病床前7天7夜,他研讀了有關妻子病情的各種醫學資料和藥物書籍,甚至因此指出了剛畢業的年輕醫生的用藥錯誤而制止了大禍釀成。
醫生和護士經常指著鄭金貴妻子的病床教育其他病患家屬:“你們看那床的家屬多用心,你們要像他一樣就好了。”
作為一個搞科研的高校校長,他的時間和精力是怎么兼顧呢?
“每天8小時是校長時間,五天工作日就有40個小時;每天再擠出4個小時做科研,加上周末兩天的8個小時,就是36個小時。我年輕的時候有時40多個小時不睡都沒問題,現在年紀大了,但是做事情要抓關鍵就會事半功倍。”
“您給自己十年的校長生涯打幾分?”
“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盡了一百分的努力,但是效果只有六十分吧。”
“最想對學生說什麼?”
“努力學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