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郟

崇禎十三年(1640), 崇禎十七年(1644)年,鄭郟以 康熙八年(1669),鄭郟始得一子,鄉親父老為其祝賀。

一、人物生平

鄭郟字奚仲,一字皆山,生於明萬曆四十四年(1615),康熙三十八年(1699)尚健在,莆田人,崇禎末歲貢生。崇禎五年(1632),黃道周被削籍為民回到漳浦,先與諸弟子論學於浦之北山,後講學於漳郡紫陽學堂而成《榕壇問業》一書。直到崇禎八年(1635)歲暮,黃道周復還山守墓,才結束此次的講學之旅。在此期間,鄭郟得以有機會追隨黃道周。是年,與兄鄭郊同為督學李長倩所賞識,首拔食餼。崇禎十三年(1640),黃道周因論奪情諸事出都,復還北山守墓。崇禎十六年(1643)黃道周居北山。這兩次問業的機會,鄭郟都沒有錯過。崇禎十七年(1644)年,鄭郟以明經貢於朝廷,正值明亡之際,應當沒有得到什麼適當的任命。不過從《詩集》來看,這段時期前後鄭郟應當有過一段短暫的仕途生活,且在國變之前,與夏彝仲、李雯、聞啟詳等名士皆有交誼。順治三年(1646),鄭郟舉家隱遁於莆田的壺麓山下,是年與陸圻林山村山上建有紅花亭,成為他們日後聚會的場所之一。至康熙二年(1663),他先後居住過溪泉、青山、盧峰、橫塘等地,可以說過著流離輾轉的生活。儘管如此,鄭郟始終關心抗清事業。雖然我們無法得知鄭郟在這近二十年的時間內具體從事什麼活動,但從他所結交的諸多愛國志士來看,毫無疑問鄭郟充當著類似聯絡抗清義師的角色。康熙四年(1665),許孚遠“痛哭而卒,鄭牧仲“經紀其喪”後“買棹歸閩”。鄭郟從其兄得知訊息後“眼枯傷老友”。康熙六年(1667),八月一日,方以智與僧非渠為伴,至莆田。余颺、鄭郊、鄭郟等相迎殷殷,請入通天寺說法。康熙八年(1669),鄭郟始得一子,鄉親父老為其祝賀。六十歲以後,鄭郟過著隱居讀書、著書自樂的生活。《易測》就是在這之後,直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才成書。康熙三十七、三十八,鄭郟“躡屩至丹霞、梁山,弔古興懷”,因目睹舊物而抒發“恨招魂之無術,嘆殘生之多淚”之情。

二、相關事件

羅炤先生所撰《天地會的兩個源頭》以莆田林山村紅花亭的題記、紅花亭前後柱的楹聯等文字和鄭郟的詩歌進行對照,最終得出了諸如“鄭郟的一生行事,便具備天地會秘籍中所記的關於陳近南的上述五個特徵。在陳近南的身上,可以看到鄭郟的影子”的新論。順治四年(1647),魯監國派兵攻打興化,沒有成功。第二年,魯王在抗清義軍的積極配合下攻下了興化府。但是不久後,清兵旋即反攻,興化府又被占領。而鄭郟與魯王政權之工部尚書沈宸荃、吏科給事中林嵋,以及破產支持義軍的曾長脩情誼甚深。《詩集》有《沈彤庵曾長脩載酒過訪兼有鯉湖之訂》、《曾長脩過訪》、《沈彤庵過訪》三首,它們應是作於第一次進攻失敗後,第二次進攻之前,應是沈、曾二氏與鄭郟在為第二次進攻做準備。

三、作品一覽

著作有《皆山詩集》、《易測》、《詩史》、《和陶》、《廣騷》、《春秋表微》、《明書》、《南華微笑》、《續英雄記》、《鈔同聲錄》。

四、史籍記載

鄭王臣《莆風清籟集》六十卷(光緒庚子年刊本)
郭柏蒼《全閩明詩傳》(光緒十六年郭氏沁泉山館刊本)

五、歷史評價

黃道周稱讚其為“吾鄉才子”,在他眼裡,鄭氏兄弟足以作為莆田才俊們的代表。因此後人有“鄭氏有兄弟,道周美莆田”(張其滏撰,祁正注《明代千遺民詩詠》初編卷六)這樣的詩句來稱詠他們。而康熙時古文大家林西仲更以詩贈曰:“鄭君兄弟瑚璉姿,胸羅萬卷臨山陲,屏跡城市三十載,高風同為海內議。”(清·薛起鳳撰 何丙仲整理《鷺江志》)《蘭陔詩話》稱皆山“博學多識”;《柳湄詩傳》贊郟“髙介有節”。(侯官郭柏蒼《全閩明詩傳》卷五十,光緒已醜閩山沁泉山館開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