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路[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下轄鎮]

鄭路[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下轄鎮]

鄭路鎮位於山東省商河縣城東15公里處,總面積128平方公里,現有耕地10.5萬畝,下轄97個行政村,總人口6.18萬。人口出生率10‰,自然增長率為4.6‰。

鄉鎮簡介

鄭路鎮 鄭路鎮

鄭路鎮隸屬濟南市商河縣,位於商河縣東南部,總面積128平方公里,人口6.15萬,是山東省政府確立的重點發展的中心鎮,是商河縣東部的經濟、社會、文化中心。

鄭路鎮現有耕地7136公頃,下轄97個行政村,97個村委會。總人口6.15萬,人口出生率10‰,自然增長率為4.6‰。

悠久的城鎮發展歷史、經商、貿易的傳統。鄭路鎮自唐虞夏殷就有歷史記載。清代該鎮的鹽業規模很大,輻射到方圓百里的周邊縣。歷史上該鎮有“商河大市”之稱。六、七十年代,鐵編業發達,素有“鐵編故鄉”美稱。目前,鎮城區內有長達10華里的商業街,從事經營、銷售的人員遍布全國各地。

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人文環境。鄭路鎮是山東呂劇的發源地之一,民間文藝活動豐富多彩。被譽為“汊族民間男性舞蹈代表”的商河鼓子秧歌是該鎮民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境內有梁王冢、黑龍潭等文物古蹟有待保護開發。人民誠信踐諾,社會安定祥和,張北華、季學文等一大批傑出人物點綴著鄭路鎮燦爛的歷史。

便利的交通,豐富的資源。鄭路鎮地處華北大平原腹地,北依京津,南接濟南,東出青島,地理位置優越。商展路橫穿東西,環縣路貫穿南北,並將省道248線和國道220線連線起來,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距京福、濟青調整公路70公里,距濟南機場50公里。土地資源豐富,全鎮有國有用地1000餘畝,各種荒鹼地6000畝,可用於大型工業項目建設。徒駭河、土馬河縱貫全境,地上地下水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建設和經營企業的成本低。

完善的基礎設施,優良的投資環境。鄭路鎮境內有35KV變電站一座,程控電話、行動電話、網際網路構築起了發達的現代化信息高速網路。鎮工業園、鎮民營經濟園搭起了發展的框架。完成了“七通一平”,等待著各方人士前來投資開發。鄭路鎮正逐步成為建功立業的“風水寶地”,共謀發展的投資熱土 。

歷史沿革

2005年11月21日,撤銷展家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鄭路鎮。

區位優勢

鄭路鎮 鄭路鎮

鄭路鎮是省政府確定的237個重點中心鎮之一。全鎮10.5萬畝耕地,土地資源豐富。徒駭河、土馬河橫貫全境,水資源豐富。 境內有35KV變電站一座,電力資源充沛。鎮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形成了商貿區、工業區、生活區、休閒區等嚴格功能區分的小城鎮基本框架。占地100畝的工業園和占地200畝的創業園搭起了發展的框架。商展路經濟帶已具雛形。鄭路距濟青、京福高速公路70公里,濟南機場50公里,商展路橫穿東西,環縣路縱貫南北,將省道248線、316線和國道220線相連,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

人口數據

(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35577
17830
17747
家庭戶戶數 9005
家庭戶總人口(總) 35444
家庭戶男 17746
家庭戶女 17698
0-14歲(總) 7971
0-14歲男 4069
0-14歲女 3902
15-64歲(總) 24397
15-64歲男 12290
15-64歲女 12107
65歲及以上(總) 3209
65歲及以上男 1471
65歲及以上女 1738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5298

下轄村莊

左家村 營子村 鄭家村 路家村李家坊村 季家村

鄭路鎮梁王冢 鄭路鎮梁王冢

前進西村 前進東村 西任村 東任村

黃家嶺村 劉洪倉村 前張村 後張村

營子村 李王家村 河西陳村 光明村

苑家村 滿家村 河西劉村 河南趙村

梁王家村 小賈家村 南解家村 大楊家村

小呂家村 大石家村小石家村 文家村

河南竇村 武家集村 蘆坊村 西劉橋村

中劉橋村 東劉橋村 張家灣村 張王莊村

蘇家村 南蘇家村 大袁家村 張廟村

小郭家村 賈橋張村 陳侯村 興隆鎮村

喬李石村 高邱站村 鄒龐村 李高曹村

扒牯李村 党家村 西莊科村 東莊科村

張墨林村 張天鵝村 邴家橋村 於家屯村

中國小校

商河縣鄭路中學

商河縣展家中學

商河縣鄭路鎮明德國小

商河縣鄭路鎮展家國小

商河縣鄭路鎮張廟國小

商河縣鄭路鎮扒牯李國小

商河縣鄭路鎮武集國小

商河縣鄭路鎮營子國小

商河縣鄭路鎮儲集國小

商河縣鄭路鎮孫家國小

經濟情況

2006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2.64億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為47000萬元、59000萬元、204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0%、10%、12%;地方財政收入9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00元,同比增加445元。

主要產業

鄭路鎮梁王冢 鄭路鎮梁王冢

全鎮已形成蔬菜生產、絲網加工、畜牧養殖三大產業基地。種植業以小麥、玉米、棉花、蔬菜、大蒜、牧草為主。萬畝速生林、千畝陸玉大桃和萬畝大蒜生產基地形成天然“氧吧”。建有高標準蔬菜大棚8000多個,蔬菜種植面積達1.2萬畝,大蒜種植1.5萬畝。生產的“展旺”牌無公害蔬菜銷往濟南、北京、瀋陽、哈爾濱、太原等20多個大中城市。以密目網為主的鐵編、地毯、老粗布、葦箔、笤帚苗加工等特色加工業撐起鄭路經濟的半壁江山。漁業、麥秸、木材、生石灰、廢舊物資等運銷有力助推鎮經濟發展。奶牛、黃牛、豬、羊、雞、魚的生產基地和養殖小區已達到70多個,養豬大戶1290多戶,規模飼養量已占全鎮飼養總量的40%以上。大牲畜存欄4萬頭,豬羊存欄7萬頭,禽類195萬隻,肉年產6000噸,禽蛋年產4000噸,鮮奶年產2500噸,產品運銷國內外。2006年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引進了山河五金、醫藥化工、飼料加工、木材加工、蒜片加工、棉花加工、水電暖安裝、恆溫庫建設等12個項目,引進資金3億元。鎮辦企業發展迅速,已形成以建築建材、路橋工程、鐵編、五金、地毯等主導產業,部分產品銷往韓國、歐美等地,建築、路橋工程已打入濟南市區。

農業發展

鄭路鎮林業生產發展迅速,2008年完成植樹造林6000畝,全鎮現擁有經濟林53000餘畝,樹木460萬株,森林覆蓋率達28%,形成天然“氧吧”。林業生產的興起,帶動木材加工業的蓬勃發展,全鎮現從事木片加工、板材加工和木材運銷業戶達50餘家,其中利民木業公司生產的刨花板、中纖板、膠合板和細木工板遠銷淄博、濱州、臨沂、濟南等大中城市。 畜牧生產全鎮已建設養殖小區70多個,養殖大戶1290多戶,養殖專業村50多個,養殖專業村規模飼養量已占全鎮飼養總量的60%以上。主要品種有奶牛、黃牛、豬、羊、雞、鴨、魚等,全鎮大牲畜存欄4萬頭,豬羊存欄13萬頭,禽類46萬隻,肉年產15600噸,禽蛋年產7000噸,鮮奶年產4800噸,年產值70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5%,產品運銷國內外。

蔬菜是鄭路的主導產業,蔬菜基地現建有高標準蔬菜大棚7000多個,露天菜8000畝,年產蔬菜50萬噸;大蒜種植面積達2萬畝,年收購加工蒜片15萬噸。展旺蔬菜服務中心建於2003年,位於鄭路鎮展家村,商展路東端北側,東接省道316線,占地10000平方米,是集蔬菜種植與銷售、種植技術諮詢服務和農資銷售的綜合服務中心,是全縣最大的蔬菜交易批發市場。該中心主導產品以黃瓜、西芹、辣椒為主,搭配大蒜、西葫、豆角、芸豆等品種,年交易量達30000萬噸,產品遠銷北京、河北、太原、哈爾濱、濟南、淄博等20多個大中城市。今年以來,展旺蔬菜服務中心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重新硬化場地,改建交易大棚,完善辦公設施,正以嶄新的姿態喜迎八方客商的到來。

鎮黨委、政府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農業產業化總體部署,結合實際,大力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按照“重點突破,全面開花”的思路,發展大蒜生產,建立了以扒牯李為中心,輻射周圍20多個村的大蒜生產基地。引進優良蒜種,推廣大蒜脫毒技術,依靠科技提高大蒜品質,我鎮的大蒜生產以優良的品質、低廉的價格、優質的服務受到了客戶的好評。06年全鎮種植大蒜21560畝,其中優質白皮大蒜12400畝,優質紅皮大蒜9160畝。目前,全鎮種植的大蒜長勢喜人,預計可產蒜薹13880噸,蒜頭58480噸,其中白皮大蒜可產蒜薹9300噸,蒜頭31000噸;紅皮大蒜可產蒜薹4580噸,蒜頭27480噸。

工業發展

鄭路鎮黃金梨 鄭路鎮黃金梨

鄭路鎮素有“鐵編故鄉”之稱。建國前全鎮從事這一行業的人員就已擴散到北京、天津、瀋陽等大中城市,有的遠赴日本、朝鮮。建國後,60年代發展到20多個專業村,如解家、北蘇等。自改革開放以來,又迅速崛起如東山鐵絲製品廠等一些骨幹企業,從而走出了家庭作坊式生產模式,並逐年壯大起來。東山鐵絲製品廠現已發展成為擁有固定資產400萬元,年創產值1800萬元的龍頭企業。在東山鐵絲製品廠帶動下,各村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分散的家庭作坊生產走向聯合,逐步形成群體優勢。同時,鐵編業已由過去的刺繩、篩網等小打小鬧發展成為基礎建設提供配套產品的具有時代特色的行業。如公路防護網,就是伴隨90年代前期,中國高速公路建設飛速發展而興起的,並逐漸成為行業主導產品。 近年來,以密目網和安全網為代表的絲網產業蓬勃發展,成為該鎮獨具特色的經濟板塊之一。已新建絲網工業園兩處,並有8家企業入駐園區,全鎮現擁有絲網生產企業19家,織網機120台,與生產配套的顆粒加工等企業達30家,形成以工業園區為龍頭,以展家村、張王村為中心,帶動武集、蘆坊、文家等28個村從事該產業的密目網產業群。全鎮絲網加工戶1000餘戶,從事絲網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的人員達4000餘人,年產網片500萬片,產值可達1.5億元,產品遠銷四川、雲南、湖南、北京等地。

鄭路鎮通過大力發展植樹造林,全鎮速生林面積達到53000多畝,為了更好的解決速生豐產林的銷售問題,鄭路鎮利民集團投資1000多萬元興建了建築模板項目,該項目主要生產刨花板、中纖板、膠合板和細木工板。產品全部銷往韓國、日本等國家。目前三條生產線、24台加工機已全部投入生產,可日加工木材60多方,年加工建築裝修底板150多萬張,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500多萬元。

利民建築模板項目的投產運營,為鄭路鎮的木材加工業起到了帶頭作用,為全鎮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奠定了基礎。目前我鎮共有木片加工企業三家,木片加工機24台套,從業人員1000餘人,可年加工木片300餘萬張,為木材加工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帶頭作用,為全鎮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奠定了基礎。

手工純棉老粗布是一個擁有傳統和先進設備相結合、具有紡織、漂染、縫紉等工藝的紡織行業。主要產品:純棉條花布、印花布、四體錚花布等。設計新穎、做工精細、品種多樣的純棉製品,能適合多種用途。它運用我國古代傳統手工工藝與現代新技術相結合的製造方法。主要原料是100%純棉線製成,不褪色、手感柔軟、對皮膚無刺激性。還具有獨特、古典純樸的民間風格,花樣繁多,深受消費者青睞。

具有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民間手工工藝製作的純棉線老精布,經過幾百年的源遠流傳,質樸、勤勞、智慧的張氏後傳人,使這一瑰麗的民間工藝品得到了繼承與發展。在魯北地區被廣泛譽為具有獨特魅力的“張氏老粗布”,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港、澳、台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際友好往來饋贈親朋好友蜚聲中外的時尚佳品。鄭路鎮手織純棉老粗布加工廠,散落在各村各戶,共有織布機400台,紡織人員500人,年產13.5萬尺。

城鎮建設

為切實改善發展環境,破解制約鄭路發展的瓶頸問題,推動鄭路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2008年在全鎮集中開展“環境建設年”活動,按照總體規劃及城區概念性規劃要求,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重點抓好九項工程:

道路建設

一是在鎮區南側新修一橫五縱6條交通幹線2819米,面積22058平方米。二是利民大道改造。增修副路長3394米,面積11879平方米;兩側門頭房花磚鋪設長3394米,面積23758平方米。三是改造備戰路北段5.7公里。四是打通鄭惠路。五是新建徒駭河展家橋和北蘇橋。

供、排水管道建設

規劃建設供水管網,鋪設供水管線約20000米,逐步解決居民飲用地表污染水問題。規劃修建地下排水管道9400米,解決城鎮地表徑流排水、污水淤積問題。

綠化、亮化建設

修建利民大道兩側綠化帶3394米;一橫五縱6條道路兩側栽植果樹、灌木等綠化植物。新增南側路燈36桿72盞;新架高15米供電線路一條,增設變壓器數台,改善鎮區供電環境。

公園建設

結合鎮區內池塘及周邊環境建設民眾性休閒娛樂公園一處,硬化廣場4450平方米、新增綠地8900平方米、修建人行路4000米、植樹1300株、修建涼亭2座、安裝高架天燈及健身器材等。

環境美化建設

增加環衛設施:垃圾箱50個,配套建設公廁3處,垃圾填埋場1處。對鎮區廣告牌匾進行清理整治。

敬老院建設

規劃建設占地3000平方米、容納100人,文化、娛樂、健身、休閒設施齊全的高標準敬老院1處。

農村中國小升級改造

新建搬遷占地20畝的褚集國小、改造展家國小,暑假後投入運營。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多方籌集資金用於7處揚水站正常運轉,對主幹溝進行清淤。搞好侯家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建設。

文物古蹟

商河

商河在營子前、河西陳北,滿家北有明顯的遺址。河寬在營子前235米。據舊商河縣誌記載,商河是西漢時河堤督尉許商帶人在高唐(禹城)西北鑿河入海,以泄渤海、清河、信都三郡湓溢之水。商河早已乾涸,現在只存遺址。

梁王冢

梁王冢在梁王冢村西北200米處,此冢南北長58米,寬42米;面積2,400平方米,高5米,用土9,000餘方。傳說梁王冢是戰國時期梁惠王在東征時,長子戰死葬於此。是士兵從東海之濱兜土堆成此冢。冢土裡有大貝殼。冢頂上曾築有廟院。舊商河縣誌記載“城東北梁王冢,莊西冢甚高大,上有廟數楹,無碑誌,相傳即梁惠王所言:東敗於齊長子死焉遂葬於此。”經有關人員鑑定冢上和邊緣斷面處有晚商和春秋戰國時期的鬲、豆等物殘片,屬晚商遺址。

黑龍潭

黑龍潭位於路家西北,距村200米。呈葫蘆狀,把朝西北。現有面積117,677平方米,最深處2.5米。舊商河縣誌記載“城東三十五里有黑龍潭闊數頃,深不可測。水色如墨,昔傳有龍居此,歲旱禱雨輒雲氣蔚蒸,澍雨霧霈。”潭形成於何時已無據可考,年久淤積乾涸數十年了。現在夏秋多雨季節,常有積水。有些較淺地段已播種莊稼。潭北龍王廟遺址尚存。

金堤

“金堤”即商河舊縣誌所記“八景”之一:“長堤凝翠”,是古代擋水大堤,築於秦代。當地流傳著“秦始皇北修長城南修堤”的傳說。舊縣誌記載西漢時金堤曾決口。“東漢永平年間汴渠不斷南侵。永平十二年發卒十二萬遣王景、王吳修渠、修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於永平十三年渠、堤竣工。”至民國時期金堤在路家北到孫集鄉前後堤子有遺址,前張家西有遺址。七十年前,路家北至前後堤子一段堤高五米,底寬20米,頂寬10多米。夏秋之際,芳草鋪茵,森然彌望,翠色可掬,巍峨蜿蜒,十分壯觀。前張西現在還有金堤遺址。

特色產品

生豬,肉牛,肉雞,奶牛,蛋雞,禽蛋,棉花,春筍

未來規劃

該鎮將圍繞“全力打造區域強鎮”這一總體目標,深入實施“工業立鎮、開放強鎮、環境興鎮”戰略,大力推進“三地兩園一帶”建設,突出“絲網加工、蔬菜生產、畜牧養殖、城鎮建設和勞務經濟”五大亮點,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推動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超常規、高速度、跨越式發展。

新農村建設

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大力實施“三清三改”和“五化”工程,努力打造環境優美、自然和諧、全縣一流的生態型社會主義新農村。

一是加快商業街建設,繁榮貿易,發展經濟。充分利用靠近鎮駐地區位優勢,搞好商業沿街樓開發建設,已建成沿街商住樓120多間,進駐各業商戶70多家,有利地促進了商業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全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二是“五化”工程基本完成。投資70萬元建設完成了村內兩縱三橫的柏油公路,全面完成了路面硬化;大街兩側全部安裝了路燈,實現了亮化;路旁雜草柴堆全部清除,實現了淨化;已在部分路段種植了花草樹木,基本實現了綠化。

三是“三清三改”和沼氣池工程基本完成。村內垃圾堆、柴草堆、糞堆已全部進行清理。戶戶吃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有50%以上的戶安上了太陽能,100%的戶實現了淋浴;70%以上的戶完成了改廚改廁;全村已建成沼氣池50多個,占全村總戶數的70%。

四是“兩委抓三會”創新發展載體。村糧食購銷協會助推經濟發展;村民道德評議會倡導形成文明新風;村務民主理事會促進管理民主進程。

五是土地調整已經完成。通過民主決策,科學調整,現在該村已調整成戶均一塊地,極大地方便了民眾生產生活。

各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左家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東任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東劉橋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東莊科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中劉橋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喬李石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於家屯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光明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党家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劉洪倉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前張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前進東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前進西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南蘇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南解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大楊家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大石家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大袁家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季家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小呂家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小石家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小賈家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小郭家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張墨林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張天鵝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張家灣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張廟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張王莊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扒牯李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文家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李家坊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李王家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李高曹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武家集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河南趙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河西劉村

商河縣鄭路鎮河西陳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滿家村會

商河縣鄭路鎮蘆坊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蘇家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苑家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營子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西任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西莊科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賈橋張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路家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邴橋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鄒龐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鄭家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陳侯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高邱站村委會

商河縣鄭路鎮黃家嶺村委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