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鄭百春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曾放過牛,進過工廠,教過書,當過老闆,打過工。社會閱歷比較豐富。鄭百春自述:不算聰明,但具有父輩農民的品質:勤奮好學、不怕苦累、有毅力、有恆心,真誠善良,喜歡具有挑戰性、開拓性的工作。
工作經歷
1979年7月考入銅陵師專(現為銅陵學院)學習,
1981年7月分配在安徽省巢湖水泥廠(現為巢東股份)工作,
1987年考取中國政法大學國家計畫內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
1990年7月份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
1990年5月份通過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招錄考試,
1990的8月1日進入國務院某直屬機關工作。
1992年參與編輯《“二五”普法讀本》、《中國勞動法規大全》,
2010年2月17日出版《二奶研究》(法文版,與Pierre合著)。
為二奶維權
2006年6月鄭百春在目睹孫姓二奶悉心照顧癌症“老公”一年多,而不能達到“老公”遺贈的財產後,並對社會現實和歷史進行反覆思考研究後,破天荒地大膽提出了二奶維權的口號,創辦二奶維權網。二奶維權網的問世,
二奶維權網的問世,引起了國內媒體和大眾的廣泛關注和質疑。隨後在國外又引發一場採訪鄭百春及二奶維權網的高潮,來自歐美等地區國家的電視台、報紙和雜誌紛至沓來。到目前為止,已有390多家國內外主流媒體採訪報導過鄭百春,包括: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東方衛視、山東衛視、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北京青年報、中國婦女報、浙江日報、《家庭》、《知音》、新浪網、TOM網、鳳凰網、台灣東森電視、聯合早報、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英國BBC、法國第一電視台、法國《新觀察家》、英國泰晤士報等。
鄭百春認為:縱觀華廈,放眼全球,女人和男人在政治、經濟、法律、道德、文化等領域是極不平等的。幾千來,社會給女人打造了一個又一個有形的和無形的枷鎖。男人給女人製造了一個又一個悲劇,男人除了偶爾給女人帶來短暫的快樂外,拋給女人的是痛苦、性病、歧視。人們把婚外性過錯的責任全部推給二奶。大多數人理所當然地認為:性不道德,好象都是女人的錯,二奶的錯。在司法實踐中,二奶本應得到保護的權利而被無端剝奪。法官在審理判有關二奶的案子中,以道德標準代替法律規定,法律的天平無原則地傾向大奶,或者是包二奶的男人。 二奶的人身權利受到保護,二奶的則產權利不應受到保護。 更不用談二奶的人格權、隱私權等權利了。對此,鄭百春喊出如下口號:
"二奶是人,當有人權"
“反對歧視,主張平等”
“依法維護二奶及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權益”
“大奶、二奶、三奶的合法權益同受法律保護”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道德面前男女平等”
“革男人的命,維女人的權”
“法律不等於道德,道德不能代替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