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璋貴

鄭璋貴

鄭璋貴,蘄春縣蘄州棉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20多年來,他堅持不懈的努力,把當地一家瀕臨破產的鄉鎮企業發展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棉紗制線企業之一。2000年4月,他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蘄州棉紡廠黨支部書記兼廠長。1957年8月~1962年2月在蘄州竹林湖村任會計;1962年3月~1970年5月在蘄州竹林湖村任財經主任;1970年6月~1984年12月在蘄州鎮企管會任副站長;1985年1月年至今任蘄州棉紡廠支部書記兼廠長。1984年底止,蘄州棉紡廠辦廠近10年,累計虧損48萬元,廠區低凹、設備陳舊,1985年以來,廠區面積增加了一倍,設備1.5萬錠;固定資產900多萬元,翻了6倍,改變了只能紡10支以下的產品為60支出口產品,產值由原不足100萬元發展為過1200萬元大關,該廠產品供不應求。1989年獲“省優秀農民企業家”、全省“優秀工作者”稱號;1992年獲全省“先進工作者”稱號,是省黨代表。1998年獲全市“優秀企業家”稱號。老年被縣、鎮評為“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優秀經營管理者”。

豐功偉績

紡織女工 紡織女工

鄭璋貴,64歲,蘄春縣蘄州棉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20多年來,他堅持不懈的努力,把當地一家瀕臨破產的鄉鎮企業發展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棉紗制線企業之一。2000年4月,他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如今,他把60歲當作自己人生的又一起點,熱情豪邁地開始了新的長征。

11日,在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藥物學家李時珍的故里―――蘄春縣蘄州鎮,我們見到了被蘄春人親切地稱為“鄭家爺”的農民企業家鄭璋貴。正是這位貌不驚人的老人,以驚人的毅力,在蘄春大地上書寫了令人讚嘆的創業篇章。有人說,鄭璋貴與蘄州棉紡廠有著不解之緣,而他所領導的企業之所以取得如此巨變,都與三次外出考察學習有關。第一次,1991年秋去改革開放的南方考察,讓鄭璋貴眼前一亮:不吃“大鍋飯”,不搞“終身制”,只有用改革的辦法讓企業脫胎換骨,企業才有生的可能。在兩年零六個月的時間裡,他任勞任怨,全力引入新型管理機制和用工制度,終於將這艘在紡織行業競爭中搖搖欲墜的“小舢板”駛向了正確的航道―――躺著的機器響起來了,曾經無奈離去的工人回來了。

紡織女工 紡織女工

第二次,2000年7月,已接近60歲的鄭璋貴隨省里一個企業考察團赴國外考察學習歸來,大膽地向縣裡提出“企業要發展,改制要先行”的思路。寥寥數語一下子在當地炸開了“鍋”。在黃岡老區,把一個集體企業改制為民營企業,這在七年以前,不少人是用驚奇的目光掃視著他,就連與他相依為命、患難與共走過半個世紀的老伴也為他捏了一把冷汗,躲在家裡哭了好幾場。信念征服了人心,真情得到了理解, 2000年11月16日,在縣、鎮兩級的支持下,蘄春縣第一家改制企業―――蘄州棉紡有限公司正式掛牌運作。他在為企業改制的4個多月里,整整消瘦了10公斤,企業再次呈現生機。第三次,2001年,鄭璋貴又先後去非洲、中美洲等地考察,增強了自己堅定壯大企業塊頭的信心。蘄州棉紡企業也在改制後的四年時間裡完成三級跳:2001年,企業擴建老廠,更新設備,完成三萬錠粗紡紗的配套工程;2002年,與德方合資新辦一家年產三萬錠精製紡紗的“中德線業有限公司”;2004年,企業又新上三萬錠精紗紡織項目,使“鼎新線業有限公司”順利投產,同時還在本地和外地租賃四家棉紡企業,使“蘄州棉紡”年紡紗能力突破11萬錠,成為“湖北省紡織行業十強企業”。

在古城蘄州鎮,鄭璋貴是個有福之人:兒女們個個都有自己幸福的家庭;老伴體貼入微地精心照顧著他的生活。很多人弄不明白他為何這么拚命?“一個願意有所作為的企業家,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就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社會、為人民做點有意義的事情,用實際行動盡到自己一份責任。”鄭璋貴發自肺腑的樸素語言,讓人們更加敬佩這位老人。

一組數字最能說明問題:22年來,一個原本年生產能力只有1200錠的小廠,在他的經營下擴大了100倍;22年來,企業累計上繳國家稅收3800萬元;支付員工工資1.4億元,直接或間接安置社會富餘人員多達1.8萬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