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
他堅持把加強理論學習和制度建設作為第一要務。一是把學習做為解放思想的基礎。積極參加上級理論培訓、黨委中心組學習、思想作風整頓及創先爭優等集中學習活動,及時組織全場黨員幹部採取以會代訓、下發材料等形式進行學習,通過學與思的融合,達到知與行的統一,全場黨員幹部思想觀念得到進一步解放,開放創新意識得到進一步加強,實際工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二是把制度做為執政為民的關鍵。建設一支優秀的幹部隊伍,必須有健全完善的工作機制。為此,從學習、出勤、作風、考核等方面入手,制定完善30項規章制度,輯印成冊下發到各單位、各科室,做到了工作有標準、行動有指南。同時將全年工作分解成五大項、五十小項,層層落實到人,形成了農場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良好氛圍。三是把團結做為謀事成事的根本。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班子成員堅持定期談心、溝通,求同存異、去偽存真,各項工作決策和落實做到了民主集中,特別是在重大項目建設和農建工程的發包施工上,更加嚴格堅持現場勘查、班子研究、領導分包、專人監管、會議調度的原則,使其既切合實際、又順應民意。
經歷
他始終堅持“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理念,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創新“建強堡壘抓班子、服務發展出點子、富民增收尋路子、典型帶動樹樣子”四項措施,通過一線調研、匯集民意、科學決策,形成了全場上下服務發展、助推發展的熱潮,農場經濟實現了較快發展。農業上,引入基地經濟理念,引進水稻新品種10個,推廣乳苗拋秧、工廠化育秧新模式4個,扶持成立農民合作社7個,建設設施農業基地4個,臨港現代農業體系初步形成。工業上,利用“飛地”政策,建設“中小項目園”500畝,為首鋼提供產業鏈條上所需的中小項目服務和冶金原輔料的供應服務;利用關停企業閒置資源引進大小項目4個;同時,實施項目分包責任制,強化項目的督導與服務。三產方面,創新“總部經濟”理念,引進晟鼎商貿公司,年繳稅金3248萬元,成為全縣上繳稅收最大的商貿企業;引進開發商投資1億元建設龍勝花苑、順景新村兩個商住小區,農村居住環境大幅提升;依託“豐”字形框架格局,推進農場繁商區建設,形成了“三區、兩延、一帶”發展格局。順利收回原部隊農場借用土地,終於圓了全場2萬民眾、半個世紀的夢;同時,組建了正源農業有限公司,專門負責原部隊農場收回土地的經營管理工作,妥善解決資產移交、契約終止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在他的帶領下,廣大幹部民眾凝心聚力、負重前進、開放創新、提速發展,2010年,在造紙企業關停的困難形勢下,全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9692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5745萬元,實現區域稅收4374萬元,同比增長219%,創歷史最好水平。
他抓牢目標、創先爭優,突出重點興黨建。一是圍繞“創先爭優”活動,大力開展“一創雙爭”、“星級創建”等活動,組織黨員幹部開展“三日一網”活動300多次,發動幹部民眾為青海玉樹災區、白血病患者孫義帆、鄭艷東等捐款7萬元,組織開展了“關愛學子”及救助貧困大學生活動,黨員幹部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156個,先鋒模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組織開展集中培訓12場、“紅色”之旅2批次、專業考察8次,累計發放學習資料2000餘份,2名黨員通過塑形教育實現自主創業,8人參加大專和本科學歷進修。採取“雙向述職、綜合考評、民意測評”的方式選拔任用幹部,並實行“競爭任職、輪崗鍛鍊”,提高支部書記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推行“一線工作法”,認真落實領導幹部住村“三日”、“蹲點”調研等制度,撰寫駐點手記68篇、蹲點調研24篇、記寫民情日記800餘篇,得到受助戶和廣大村民的讚譽。二是圍繞思想作風教育整頓活動,從著力解決幹部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入手,層層召開民主生活會,廣泛徵求黨員幹部和農工民眾的意見和建議,下發徵求意見建議表200多份,徵求意見建議58條,採納實施18條。創新“三站一廳”為民服務模式,實施“一站式服務”和“全程代理制度”,進一步搭建了基層黨組織聯繫和服務民眾的有效平台,使黨群幹群關係更加密切。同時,在村隊以街道為單位,按照黨員職責設定“經濟服務、治安調處、扶危幫困、環境整治、民主議政”五個“民情責任區”,基層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三是圍繞文明建設工作,將文化活動做為精神上的惠民工程,成功組織了元旦聯歡、春節文藝匯演、元宵秧歌調演以及迎國慶“龍勝杯”籃球賽、“晨鑫杯”桌球賽等文體活動20餘場次,民眾幸福指數大幅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