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鄭桓公(?—公元前771年)西周時鄭國的建立者,姓姬名友,周宣王之庶弟。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靜把姬友分封到都城鎬京附近的鹹林,在今陝西省華縣西北一帶,國號為鄭,這就是歷史上最早的鄭國。姬友,史稱鄭桓公,又因為鄭國是三等諸侯國,國君為伯爵,鄭桓公也叫鄭伯友。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1年)西戎攻破鎬京,周幽王被殺,鄭桓公陣亡,戰馬馱屍返回鄭地,葬身於封國之地。今陝西省華縣鄭桓公墓保存完好。 雖歷經2700多年風雨,仍巍然屹立,接受世界各地鄭氏後人的拜謁。
鄭桓公,姓姬名友,周宣王之弟。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封其弟友於鄭,居棫林,後又改稱鹹林,今華縣東北,後又遷徙“拾”地,今華縣畢家鄉拾村。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西北部族犬戎攻破西周,周幽王被殺於驪山(今陝西臨潼)之下,鄭桓公也同時同地遇難。
鄭桓公殉難後,就葬於鄭國故地,墓址在今縣城西關。遠在三國曹魏時成書的《皇覽》,就記桓公墓在鄭縣。明朝的華州志仍記桓公墓在西關路南,與今天的方位一致。明朝的鄭桓公墓前有牌坊,原題“緇衣遺愛”四字。明萬曆年間浙江道監察御史、翰林院庶吉士、鞏昌府(今甘肅隴西)知府鄭國仕,在路過華州時,將牌坊題字改為“周宗忠賢”。此牌坊後毀於明末戰亂中,明朝鄭桓公墓後有祠堂三間。天啟末年,即1627年前後,華州知州馮甲第,因財政困難,出賣墓旁土地,祠也被拆。清朝時,又在原重建了鄭桓公祠,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華州再次發生戰亂,鄭桓公祠再次被毀。到了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華縣縣長吳至恭,目睹墓地淒涼,令姬、段後裔築圍牆,立石碑,以表忠烈。
公墓歷史
墓地原有3間鄭桓公祠及一座功坊,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1月23日)農曆臘月十二日,發生在以華縣為震中的8-8.3級,列度為11度的強烈地震所毀。明萬曆年(1573年)間,鄭桓公祠及功坊修復,將原功坊上所題“緇衣遺愛”四字,改題為“周宗忠賢”。明末時祠與坊又廢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縣長吳至恭修葺。1957年,鄭桓公墓列入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解放後1972年戰備時略有破壞。1988年縣文管會與螺釘廠將殘留土冢四周用磚砌封,頂部用水泥抹蓋,周圍栽植樹木花草,現墓周長10米,高2.1米,保存完好。
新中國成立後,鄭桓公墓得到妥善保護。1957年5月,陝西省人民委員會(今陝西省人民政府前身)將鄭桓公墓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墓意義
鄭桓公墓應當是中華民族黃河血脈源頭中的一條泉水。是歷史長鏈中不可缺的一個環扣。鄭國在中國歷史上有四百餘年的建國史《詩經》中有《鄭風》,《史記》中有《鄭世家》。他為中國歷史文化留下了許多可貴的財富。當地政府應當高度重視,並積極協調各方面社會力量,尤其鄭氏家族在海內外的各種民間組織,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修葺,充實,完善這座陵園,讓它恢復到歷史上應有的規模。使這塊風水寶地能讓古鄭國之靈氣為今天的陝西華縣經濟旅遊等事業的發展帶來福祉。
鄭桓公不僅是一千二百萬鄭氏子孫的太始祖,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忠臣良將,中國歷史上東周王朝的興起,是和鄭桓公的深謀遠慮分不開的,讓我們永遠銘記他的豐功偉績,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