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新區

鄭州新區

鄭州新區西起中州大道、東至中牟縣東邊界、南至航空港區、北至黃河大堤,包括鄭東新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國際航空港區、中牟縣,總面積約1840平方公里。鄭州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強烈的責任心,組織帶領廣大幹部民眾,積極主動謀發展,盡職盡責抓落實,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紮實的作風,強力推進各項工作,不斷以新成就展示新形象,努力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鄭州新區包含鄭東新區,是鄭汴新區的主要組成部分,西起中州大道、東至開封市界、南至航空港區、北至黃河大堤,包括鄭東新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國際航空港區、中牟產業集聚區、鄭州國際物流園區和中牟縣,面積約1840平方公里。

建立

2009年7月18日,鄭州新區工委和管委會揭牌成立,標誌著中原城市群核心區域的建設進入了統一管理、統籌規劃的新階段。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克,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王文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菊梅,省政協副主席張亞忠出席了揭牌儀式。

鄭州新區包含鄭東新區,是鄭汴新區的主要組成部分,西起中州大道、東至開封市界、南至航空港區、北至黃河大堤,包括鄭東新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國際航空港區、中牟產業集聚區、鄭州國際物流園區和中牟縣,面積約1840平方公里。

鄭州新區管委會主任、黨工委副書記由鄭州市委副書記李公樂擔任。

鄭州新區管委會於2009年7月18日成立,已於2013年5月撤銷。

作用

規劃、開發、建設好鄭州新區,可以有效促進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在構建全省現代產業體系中發揮引領作用;可以統籌城鄉發展,形成中原城市群最具活力的發展區域,在構建現代城鎮體系中發揮核心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區域內科技創新、公共服務資源等方面的基礎條件,吸引高端人才、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集聚發展,在構建自主創新體系中發揮龍頭作用,從而最終形成促進中原城市群發展的“發動機”、推動中原崛起的核心增長極,引領全省跨越發展。

基礎設施

交通規劃優先建

鄭州新區鄭州新區

鄭州至汴焦新許城際軌道:新區將以客運“零距離換乘”、貨運“無縫對接”為目標,打造連通全國、溝通世界的外部交通網路。鐵路方面,將加緊建設鄭西、石武和鄭徐客運專線,積極推進鄭渝鐵路前期工作

。城際軌道方面,優先建設鄭州至開封、鄭州至新鄉、鄭州至焦作、鄭州至許昌等城市的交通。航空方面,加強航空港建設,著力推進第二跑道和航站樓的規劃工作。

此外,還要抓好鄭民高速、安信公路、四港聯動大道、南三環東延、航海東路東延、鄭汴物流通道和鄭新路拓寬等工程建設。

產業發展

加快引進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升級是否能夠做好,關係著新區的全局與未來。國際貿易方面,要依託航空港區、出口加工區和保稅中心,建立便捷的國際貿易通道和平台,成為全省發展進出口和轉口貿易的最大集散地。

目標定位

總目標

鄭州新區鄭州新區

十年建成城鄉一體“複合城市” :新區規劃建設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科學發

展觀為統領,以“複合城市”為理念,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以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為動力,著力探索功能複合的新型城市發展模式,著力探索城鄉統籌改革發展的新機制,著力探索集約節約發展的新途徑,率先建成現代化、國際化、信息化和生態型、創新型新城區,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和戰略支撐點。“階段性目標是,三年打基礎、五年出形象、十年建新區。”建設發展中把“複合城市”的理念作為規劃、開發的靈魂。

經濟發展目標

至2015年,鄭州新區人均GDP達到8萬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3:47:50,城鄉居民收入比下降至2:1;

至2020年,鄭州新區人均GDP超過10萬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38:60,城鄉居民收入比下降至1.7:1。

社會發展目標

至2020年,鄭州新區總人口達到400萬人,城鎮化率達到92%。全面實現12年免費教育,城鄉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比下降至1.2:1以下,城鄉公共文化陣地達標率達到100%,農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10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定位

“複合城市”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城市建設區、經濟開發區,也不是城市與經濟園區的簡單疊加,而是城中有鄉、鄉中有城,一、二、三產業複合,經濟、人居、生態功能複合的高級城市發展形態。

城鄉統籌策略

城鎮化策略

鄭州新區鄭州新區

通過“組團型全域城鎮化”發展戰略,促進鄭州新區作為高水平城鎮化地區的迅速發展。對應城鄉關係

的不同發展階段,針對城區組團和外圍小城鎮採取不同的城鎮化策略。

1、遠期:極化發展城區組團,城市反哺鄉村

2、遠景:城鄉融合。詳情請看鄭州市規劃局檔案。

人口與城鎮化發展戰略:人口規模。規劃到2015年,鄭州新區人口達到270萬人,其中城區達到200萬人,小城鎮鎮區達到30萬人,農村人口減少至40萬人;

規劃遠期2020年,鄭州新區人口達到400萬人,其中城區達到323萬人,小城鎮鎮區達到45萬人,農村人口減少至32萬人。

城鎮化水平。規劃到2015年,鄭州新區城鎮化率達到85%左右;規劃遠期2020年,鄭州新區城鎮化率達到92%左右。

城鎮結構規劃

規劃城區為城區八個組團,人口規模為323萬人;規劃新市鎮為雁鳴湖、黃店兩遠郊新市鎮及白沙、花園口、柳林、姚家四個近郊新市鎮,人口規模合計27萬人;規劃祭城、韓寺等10個鎮為一般鎮,人口規模合計18萬人。

城區人口規模為490萬人;規劃城區外圍組團為雁鳴湖、黃店,人口規模分別為20萬人、15萬人;規劃小城鎮為花園口、柳林等10個鎮,人口規模合計45萬人。

城鎮職能結構規劃。城鎮職能分為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配套工業、農業物流、商貿服務、鄉村旅遊、生態旅遊八個類型。

農村布局規劃

1、生態優先。引導農村居民點向生態環境相對良好的地區集聚,減輕農村生活方式對生態環境的壓力。

2、交通引導。引導農村居民點向交通線沿線集聚,增強農村居民點與各等級發展極點聯繫的便捷程度。

3、凸顯優勢。原則上不再保留規模小、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發展潛力不佳的農村居民點。

4、分區引導。根據農村居民點所處功能片區進行建設引導。

鄭州新區鄭州新區

遷村並點方案。按照農村居民點現狀及總體規劃,確定撤銷、整治、遷建、合併等規劃對策,具體

如下:

1、規劃遠期城區範圍內村莊。撤銷,農村居民就地城市化。

2、城郊生態綠帶內村莊。降低村莊密度,引導人口向城區集聚。對保留少量一般村進行整治,改善居住環境,完善配套設施。

3、沿黃生態旅遊發展帶及高效生態農業區內村莊。合併與整治。通過搬遷、合併等方式實現遷村並點,引導人口向中心村及小城鎮集中,提高農村建設用地利用的集約性。提高中心村服務水平,對保留的一般村進行整治,改善居住環境、完善配套設施。

村莊體系規劃。規劃形成“中心村——一般村”兩級村莊體系。中心村為一定農村地域內的中心,人口規模大於一般村,服務設施配置標準高於一般村。規劃中心村與一般村按1:2配置。規劃設定中心村58個,平均人口規模3000人;規劃保留一般村142個,平均人口規模1000人。

發展期望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春說:鄭州新區是鄭汴新區的主要區域,是鄭州改革發展的龍頭,是全省改革發展的重要視窗,鄭州市特別是鄭州新區廣大黨員幹部一定要從全省工作大局出發,充分認識加快鄭州新區開發建設的重大意義,切實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真正做到高起點開發、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發展,以一流的境界形成一流的思路、以一流的定位帶動一流的建設、以一流的業績作出一流的貢獻。

鄭州新區鄭州新區

第一,要編制一流的發展規劃。理念要新,起點要高,氣魄要大,眼光要遠,真正編制出契合新區特點、體現時代特色、引領發展潮流的科學規劃。第二,要構建一流的體制機制。堅持“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的定位,著力構建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最佳化、更趨合理的體制機制,以體制機制創新保障生產要素充分流動,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城鄉發展更加協調,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各項工作有機聯動。第三,要打造一流的產業體系。堅持項目推動,堅持創新驅動,堅持集聚拉動,堅持開放帶動,使鄭州新區真正成為全省對外開放的主平台和承接高水平產業轉移的主導區。第四,要建設一流的人才隊伍。堅持以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為主體,緊緊抓住培養、吸引、用好人才三個環節,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

人才資源,為新區建設提供堅強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第五,要營造一流的發展環境。堅持一手抓硬環境建設,不斷加強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把鄭州新區打造成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一手抓軟環境建設,使鄭州新區成為全省發展環境最優、發展速度最快、發展效益最好的地方。第六,要實施一流的組織管理。省市黨委、政府要加強領導,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鄭州新區要全力以赴。鄭州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強烈的責任心,組織帶領廣大幹部民眾,積極主動謀發展,盡職盡責抓落實,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紮實的作風,強力推進各項工作,不斷以新成就展示新形象,努力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省委副書記、省長郭庚茂說:要深刻認識建設鄭州新區的重大深遠意義,抓好關鍵環節,努力實現鄭州新區突破性發展。完善推進機制,確保鄭州新區建設紮實展開。首先要科學編制規劃,處理好新區與老城區的功能銜接關係、處理好具體實施區與空間預留區的關係、處理好新型市區與農業示範區的關係、處理好創新規劃與法定規劃的關係。

其次要加快產業集聚,做好產業定位、培育產業集群、提高產業集聚區的承載能力等工作,將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確定為主導產業,著力打造食品加工、汽車、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物流、金融、創意文化等八大產業集群。其三要突出交通優勢,圍繞全國的交通網路,打造集鐵路、航空、公路於一體的立體、高效、安全的大交通體系,以交通建設為先導,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其四要建好發展平台,重點是搭建好土地、投融資和人才三大平台,推動城市之間交通一體、產業連結、資源共享、環境共建和生態同構,解決好項目發展所需的基本條件。

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王文超:要充分認識鄭州新區建設的重大意義,堅定不移地推進鄭州新區建設;要堅持一流標準,努力把鄭州新區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信息化和生態型、創新型的新城區;要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全民建設鄭州新區的強大合力,共同把鄭州新區建設好、發展好。當前要抓好六項工作:深化“複合型城市”理念,迅速完善規劃體系;完善基礎配套設施,提高基礎保障能力;加快發展優勢產業,打造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深化改革創新,大力推進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打造對外開放主平台;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和諧新區。

中國各省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